- 主题:问大家个事,关于抑郁或厌学的家长求助
握手
【 在 fishwater01 的大作中提到: 】
: 哈哈,想到一起去啦。
:
: 【 在 Pandora 的大作中提到: 】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Xr」
--
FROM 115.171.216.*
五脏六腑生了大病,家长都会愿意孩子放弃一些学业追求,健康就好
为啥抑郁了,就不能同等处理,降低学业追求,健康就好呢?
【 在 fishwater01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本身就是小月份的孩子留一级没啥,要是大月份或许想得多些,这个也看家长给娃灌输的是啥想法了。
:
: 原班其实是病因的一部分,回原班坏菜的可能太大了。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Xr」
--
FROM 115.171.216.*
年轻人,你可真逗哈
你先说别回你,我已经主动放弃re你,也没挑剔你干涉别人灌水自由
然后你又自己追上来入座,我倒也没挑剔啥,灌水呗图个乐
现在你没得说了,又来“不再回复”这一套……感觉你还没长大啊……
【 在 yaxinxuan 的大作中提到: 】
: 谁知道我自我感觉没过分的回了您下,您在别人那不停re明涵内涵我啊。不再回复。惹不起
: 【 在 Pandora 的大作中提到: 】
: : 你怎么还不放过我呢?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Xr」
--
FROM 115.171.216.*
也是
家长先疏导自己的情绪吧
【 在 fishwater01 的大作中提到: 】
: 家长在娃的学习上投入心血太大,沉没成本太高,总归就是执念太深。可抑郁厌学这事吧就像手握沙,攥得越紧,手里留下的沙就越少。
:
: 【 在 Pandora 的大作中提到: 】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Xr」
--
FROM 115.171.216.*
是,如果自己有心,自学也是可以的
孩子们将来大学里能选修相关课程,参加心理辅导的实践,就更好了
【 在 douyu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心理学知识非常有必要,无论大人还是孩子
: 【 在 Pandora 的大作中提到: 】
: : 看样子,很有必要让我娃以后接触一点心理学特别是心理辅导的知识,明白自己在遇到类似情况的时候,有能力做什么,没能力做什么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Xr」
--
FROM 115.171.216.*
谢谢
【 在 douyu 的大作中提到: 】
: re
: 【 在 Pandora 的大作中提到: 】
: : 所以,遇事自己努力托底,指望别人帮助,别人还真不一定指望得上,也真不一定能帮的上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Xr」
--
FROM 115.171.216.*
所以我说,娃们进了大学之后……最好去正经靠谱心理系蹭课哈。网课……得筛选
如果有人指路,推荐合适的教材,自学也是完全可以的,自学能达到的程度,应付日常生活也够了
不过心理辅导还得靠实践,学习、练习、实践,得有专业老师带领,特别是指点长短,让孩子明白自己是不是适合做心理辅导,适合做什么类型的、做到什么程度。能不能有这样的机会,这就真是看缘分了……
【 在 douyu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过国内心理学整体比较落后,很多人并没有经过专业学习就出来上课,要在各种鱼龙混杂中找到专业课程不容易。
: 【 在 Pandora 的大作中提到: 】
: : 是,如果自己有心,自学也是可以的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Xr」
--
FROM 115.171.216.*
思路挺好,学费也贵啊,不如花钱去报个人家的课程班?
以及,日常了解心理知识就够了,并不需要经常去面诊吧
【 在 omc 的大作中提到: 】
: 家长报个心理所在职研究生上,就能认识一些北京各精神病院的医生,要到微信号,蹭个师生关系挂号方便,知道周几出诊。顺道上课学知识…
:
: 【 在 Pandora 的大作中提到: 】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Xr」
--
FROM 115.171.216.*
原因可能是方方面面,孩子也未必跟家长坦诚交代。实在问不出来就不问了,家长调整自己的心态,找些专业的书来看看。对孩子温和接纳,适度陪伴,当然私底下可以找老师了解在校情况,如果平时和孩子同学家长关系好,也可以找人家了解了解。前面有人建议家长自己去找咨询师,也是靠谱的,但是不能找便宜的咨询师。
十几岁的孩子也可以学着在大人提供足够支持的情况下,自己调适恢复,不过这样一来,对大人的要求很高了。大人自己要先调适好,有信心给孩子正确的支持。
以上,都比指望老师同学,来得有效。
家长如果状态稳定下来,老师和朋友也会感觉得到,自然会更愿意提供帮助。
愤怒哀怨指责恐慌都是这时候的正常情绪,但是除了发泄一下,并没有实质性的作用。成年人了,得亲自担起帮助孩子的责任。再难也得担。
【 在 omc 的大作中提到: 】
: 也对。不过如果都严重到要转学了,可以长远规划操作一下,没准挂号还能加号。
:
: 话说回来,这楼主说的家长,我看着挺怪的。自己孩子什么问题都没搞清楚,就要求老师要求学生家长的。没准老师是因为平时和她打交道多知道怎么相处是合适的度呢。这年龄孩子,恋爱问题,同学关系问题,学习问题,师生关系问题,黑社会事件问题先扫一遍,没准最后是亲子关系问题…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Xr」
--
FROM 115.171.216.*
lz说的那个孩子,到底是害怕同学不接纳,还是之前导致抑郁的因素依然在,这个都不好说的
大家一直都没有说同学老师不该关心,更没人说生病的孩子应该消失。这么可怕的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
大家一直在说的是:家长要先自助,不要盲目以为老师同学来了,这事儿就好了,更不要因为老师同学都没来所以怨天尤人,这样对孩子的调适,没有任何好处。
假设孩子原来在高度竞争的班级里,恰恰是因为学业压力导致抑郁状态,那,老师同学的探望,是好事吗?在学业困难没解决、心理压力依然超负荷的情况下回到原班级,是好事吗?不一定吧。
为什么这么假设呢?毕竟在抑郁状态的孩子们当中吧,这类情况算是比较常见。
【 在 buaawangtao 的大作中提到: 】
: 首先说,教课和做咨询还是差别很大的,而且即使做咨询也有不同专长,所以我不敢说我是专业的。
: 但就这个问题,我个人觉得找老师和同学最重要的真的不是心理辅导,而是寻求老师和个别同学对抑郁症的了解和对抑郁症患者的接纳。 说白了,这个孩子现在复学面临最大问题是(担心)班上同学(因为不了解)导致的对抑郁症患者的排斥和不接纳,不管是以哪种形式呈现。这很可能是事实,比如以往关系还不错的同学,因为他得病,怕伤害他或给自己带来麻烦,而离他远一点。家长能做的,其实是争取个别老师和同学对抑郁症患者的理解和接纳,让孩子能在复学初期获得最初的这些支持,然后慢慢融入原班级。我估计家长肯定也有B方案,如果复学不成功,下一步再调整。
: (其实版上很多人的观点,你得病我“同情”你,支持你转学,别在我眼里出现就行,这就是一种歧视,很多人没意识到而已。对家人也是,一个人得病,就觉得他们全家人都有问题,脑子都不行了。真正的尊重是问他和家人是否想转学,理解他背后的考虑,然后看是否能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但国内大环境是这样,很无奈。很多心理疾病患者康复过程中,面临的最大压力就是来自周围人的歧视)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Xr」
--
FROM 115.17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