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北外壹佳简直是谜一样的存在
1.没有班级群。从来没有。
2.可以跟授课老师联系啊。疫情前线下课课后五分钟后就可以跟老师沟通孩子的表现。app上一直可以跟老师联系询问孩子的课堂表现以及找老师要意见以及建议。
授课老师的微信电话的确不给。估计是老师们比较忙,做不到即时回复(微信电话这种)
【 在 Comgarden 的大作中提到: 】
: 从励步线下转北外线下半年时间,一直觉得挺别扭
: 1、不建班级群,班主任宁愿一个一个家长通知,是怕聚众造反吗?
: 2、不让与主讲老师联系(包括见面、微信、电话)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8」
--
FROM 114.253.235.*
他家佛系。顾问老师也不会一个劲的推销,就类似于爱上不上,不上他们也不在意的那种。
也没0沟通吧。每次考试都有分析,自己问老师,老师给的回复也挺中肯。
但不是老师主动。一定是家长主动!!!
现在线上,家长可以旁听,看看老师的风格,孩子的表现。
【 在 Comgarden 的大作中提到: 】
: 可能是习惯了以前励步的模式,家校互动非常友好
: 每次课还可以有几个家长旁听
: 学而思没上过,确实不太习惯这种近乎零沟通的模式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8」
--
FROM 114.253.235.*
不太赞同这种说法。
在他家好几年了,一路换了好多个老师。即便模式化教学,虽然他家对每个老师也都是筛选过,但每个老师风格不一样,课堂掌控力不一样,责任心也不一样。遇到过英孚跳槽来的老师,就觉得不行,上了一次课,立马给孩子转班了。
还遇到过一个老师批改作业时书写很丑,我一度觉得不可忍,但他的确责任心很好。
他家也不算追逐利润的吧。扩张的不快。至少不如厚海。
【 在 haileyw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突然,有点醒悟这是怎么回事了。
:
: 这种机构,采用模式化教学,因为教育行业瓶颈在于有经验的老师很少,为了盈利就得解决这个瓶颈,让有经验(比如十年以上)的老师,把自己的知识批量写出来,梳理出来,传授给新大学毕业生,两三年时间就可以培养出一位貌似有经验的老师。从而解决了传统培训机构无法做大的问题。作为上市或者规模大的企业,每年都有盈利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满足资本化的股东逐年增加的利润需求。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8」
--
FROM 114.253.235.*
孩子的反馈,以及布置的课后作业以及跟老师课后聊天。
有责任心的老师布置的作业跟没责任心的完全不一样。有些就是只需要完成基本作业就行,有些就会额外布置其他作业。
我们没升之前两周一次作文,升班到英孚这个老师后,居然没作文了~~~这个老师说不着急,等下学期了才开始布置作文。转班后还是两周一次作文。
【 在 takelama 的大作中提到: 】
: 北外壹佳不能旁听,您是怎么知道老师讲得好不好的?
:
: ~~~~~~~~~~~~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8」
--
FROM 114.253.235.*
5年级准备ket,本身就是家长没规划吧。
我个人觉得孩子习惯得养成。kb阶段需要家长陪,eim阶段遇到的第一个老师,是课间批改孩子作业的。后续老师都要求孩子自做自批自查(除作文外)。
不过孩子不做作业,估计老师也就跟家长反馈一下,家长不上心孩子也还是原样。
【 在 jenniferrun 的大作中提到: 】
: 北外青少学而思这种,都靠课下家长配合抓,不检查作业背单词,效果打折一半,慢慢就跟不上了。这个同学现在五年级准备ket?
:
: 【 在 myneer 的大作中提到: 】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8」
--
FROM 114.25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