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粗大 IOI前4名全是中国队 (转载)
一方面奥运金牌上升,一方面近视,中风,糖尿,痛风,肥胖等也大幅上升。用金牌证明中国人身体强壮似乎很矛盾。
【 在 haole99 的大作中提到: 】
: 据统计,1985-2015年共31届IMO竞赛,我们19次总冠军,140个IMO金牌,早独霸该赛事多少年了,早该放下执念了。
:
--
FROM 223.72.77.*
一步步来。
产业届从低端走到高端,怎么都需要几十年。中国发展已经算快的了。
【 在 haole99 的大作中提到: 】
: 要想超越白人,就要在他们特别在意的领域(如芯片、操作系统、光刻机、先进发动机、高精度数控机床、特种材料等等)打败他们。IMO/IOI题目都是来龙去脉和答案很明确的东西,以此为最高目标有多大意思?100个IMO/IOI金牌/奖牌,也不如解决一个国家实实在在未能解决的问题重要,1000个IMO/IOI金牌,也不如一个菲奖/图灵奖更有意义。
:
--
FROM 111.193.231.*
【 在 U238 的大作中提到: 】
: 少了50万领退休金的,美国降低了老龄化,同时还满足了年轻人不爱封闭的需求,美国没有输。当然中国年轻人没有美国年轻人非要派对到处浪的需求,也保护了老年人,中国也赢了,俩国家都挺成功的,你不能换角度去理解,不合适,美国人也会说中国防疫防了老年人保住了,但是是牺牲了大量年轻人的就业和出行为代价,老龄化进一步加重?看上去是不是挺扯?
你这么能洗,特朗普都感动哭了。美国赢得这么漂亮,为啥老特铁稳的连任给弄丢了呢...
--
FROM 111.197.115.*
体育的问题在于只抓少数天赋选手,资金、设施主要用在他们身上了,普罗大众就随他去。看看小学课内体育就明白了,想报个体育社团,没有相应的身体素质和天份,门都没有。
【 在 U238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方面奥运金牌上升,一方面近视,中风,糖尿,痛风,肥胖等也大幅上升。用金牌证明中国人身体强壮似乎很矛盾。
--
FROM 123.112.70.*
祝贺,这届创记录了。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4.4
【 在 bibobelle 的大作中提到: 】
历史第一次一个国家包揽前4
dmy满分冠军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Pro Max」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4.4
--
FROM 101.40.179.*
舒尔茨和吴宝珠这些大神只是觉得好玩才去参加的,再看看我们的那些选手从小就进行职业奥数培训,有可比性吗?话说回来数学还算好的,一般人你让他刷也不见得刷起来,物理更过分了,不就是大学物理提前学吗?物理定律是不变的,然而题的解答方式差不多都是唯一的,不知道那些国内ipho的那些金牌后来物理科研做的怎么样,但猜测可能还不如数学成材率高
【 在 RockNRoll 的大作中提到: 】
: 错了,现在竞赛方面是美国跟中国接轨,看美国imo成绩上来最主要就是那个华裔数学教授罗博森的功劳,他中学也是奥数选手拿了个银牌,后面大学读数学,现在呢在cmu任教,不过cmu都知道计算机厉害,数学很垃圾的,他也是搞什么计算数学不是数学研究主流,不过他主要是带美国奥数,看付云皓的一篇文章,自他当美国奥数总教练后,美国也学中国那样层层选拔然后封闭训练,所以美国奥数成绩上来了,中国人或华裔可以说太看重竞赛了,你看聂子佩俞辰捷高继阳牟晓生这些竞赛选手读大学后还热衷讨论中学奥数,果不其然,聂子佩拿了博士现在去华为了,牟晓生去研究经济学了,陶哲轩这人呢也行现在还热衷做中学奥数题,所以为什么他格局跟佩雷尔曼舒尔茨这类大神不是一个档次,格局觉得成就,恽之玮这类人就是大学后完全不讨论中学奥数了
--
FROM 122.96.44.*
数学是天赋加刷题
化学更恐怖,直接学大学无机有机
信息学得刷大量的算法
国内的竞赛确实内卷厉害,除了要一定天赋,必须大量刷题或提前学。一万小时法则.
今年还是去年,有个IMO,华中师大附,花了几千小时在国子学上。
其实那时间还不如花在自学大学数学上。
但没办法,现实就这样。
【 在 silentgauss 的大作中提到: 】
:
: 舒尔茨和吴宝珠这些大神只是觉得好玩才去参加的,再看看我们的那些选手从小就进行职业奥数培训,有可比性吗?话说回来数学还算好的,一般人你让他刷也不见得刷起来,物理更过分了,不就是大学物理提前学吗?物理定律是不变的,然而题的解答方式差不多都是唯一的,不知道那些国内ipho的那些金牌后来物理科研做的怎么样,但猜测可能还不如数学成材率高
: 【 在 RockNRoll 的大作中提到: 】
: : 错了,现在竞赛方面是美国跟中国接轨,看美国imo成绩上来最主要就是那个华裔数学教授罗博森的功劳,他中学也是奥数选手拿了个银牌,后面大学读数学,现在呢在cmu任教,不过cmu都知道计算机厉害,数学很垃圾的,他也是搞什么计算数学不是数学研究主流,不过他主要是带美国奥数,看付云皓的一篇文章,自他当美国奥数总教练后,美国也学中国那样层层选拔然后封闭训练,所以美国奥数成绩上来了,中国人或华裔可以说太看重竞赛了,你看聂子佩俞辰捷高继阳牟晓生这些竞赛选手读大学后还热衷讨论中学奥数,果不其然,聂子佩拿了博士现在去华为了,牟晓生去研究经济学了,陶哲轩这人呢也行现在还热衷做中学奥数题,所以为什么他格局跟佩雷尔曼舒尔茨这类大神不是一个档次,格局觉得成就,恽之玮这类人就是大学后完全不讨论中学奥数了
:
--
FROM 123.114.92.*
没听到过出什么大人物,09年的那个iPho世界第一说他们那届五个人都不从事物理研究了,所以很多物理集训队去学热门的计算机去清华姚班了,结果就是他们集体在姚班成绩垫底,数学选手的也被信息选手吊打,只是比物理选手好一些
【 在 silentgauss 的大作中提到: 】
: 舒尔茨和吴宝珠这些大神只是觉得好玩才去参加的,再看看我们的那些选手从小就进行职业奥数培训,有可比性吗?话说回来数学还算好的,一般人你让他刷也不见得刷起来,物理更过分了,不就是大学物理提前学吗?物理定律是不变的,然而题的解答方式差不多都是唯一的,不知道那些国内ipho的那些金牌后来物理科研做的怎么样,但猜测可能还不如数学成材率高
--
FROM 113.104.250.*
招他们这几个可不是为了门面,对冲基金需要复杂的算法模型,你说的那些帅哥美女主要去做资本市场销售环节吧
【 在 RockNRoll 的大作中提到: 】
: 去基金大材小用了,基金又用不到什么高深的数学知识,他们去基金干的可能还不如普通人,国内那些券商基金招那么多帅哥美女清北复交,就是因为赚钱,人都趋之若骜,他们设这些门槛当高端而已,基金招那么imo金牌也是冲门面罢了
: 【 在 figo12 的大作中提到: 】
: : 去对冲基金还不算成才吗?
: ...................
--来自微水木3.5.11
--
FROM 111.201.91.*
所以说信息和数学竞赛存在还有那么一些意义的,姑且这么说吧。物理竞赛考的是两百年前的普物,连100年前的量子力学都够不上,场论和弦论都快100年了,和真正的物理研究相差太多了,根本选不出啥物理人才,不过是身边有点资源提前学了点普物而已【 在 RockNRoll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听到过出什么大人物,09年的那个iPho世界第一说他们那届五个人都不从事物理研究了,所以很多物理集训队去学热门的计算机去清华姚班了,结果就是他们集体在姚班成绩垫底,数学选手的也被信息选手吊打,只是比物理选手好一些
--
FROM 122.9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