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给小学生出这种题不合适吧?
当然是大前提了
文章明确说了,不当宰相就没人送鱼了
那秦城那么多贪官,还有人送礼吗?
【 在 SHUOT (瞎忙)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有什么大前提小前提
: 大小的说法,是针对同一个问题的原因
: 这里两个前提针对的是不同的问题
: ...................
--
FROM 219.236.127.253
文章明确写了,不当宰相就没人送鱼了
你得阅读理解
西游记也写了,孙悟空在五行山下500年,更无一个相知的来看,为啥?是他没朋友?那是因为他是钦犯了
我就问你,有人追到秦城送礼吗?
【 在 SHUOT (瞎忙) 的大作中提到: 】
: 前面有人刚说了
: 你不当宰相就没人送礼,那是混得太差了吧
: 不当宰相就没人送鱼了么?
: ...................
--
FROM 219.236.127.253
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长给我鱼,
你没读过这篇文章?
【 在 gucas11 (xxxxxxxx) 的大作中提到: 】
: 原文哪句明说了不当宰相就没人送鱼了?
--
FROM 219.236.127.253
不是都给班干部送礼的?
不当班干部了,自然没人送礼了
【 在 sunnywheet (小米) 的大作中提到: 】
: 孩子们的对世界的理解 还不能理解到因为宰相呢。这个超过孩子们认知了
--
FROM 219.236.127.253
就是用原文的话啊
没问题
【 在 Group (这个真没有) 的大作中提到: 】
: 因为题目没说清楚是在问哪个原因
: 是问为什么“献”东西?还是问为什么献的东西是“鱼”?
--
FROM 219.236.127.253
公孙仪的意思就是,收礼了,吃鱼就不能长久了,不是长远的办法
【 在 SHUOT (瞎忙)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不能再给我鱼
: 而是不能长给我鱼
: 这里长我可以理解成经常和长久么
: ...................
--
FROM 219.236.127.253
这篇文章总体来说是正面的
说的是收礼就当不了宰相了
类似的,当年我也遇到过,考那篇著名的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 在 HYN0S (原来是谁谁)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题目,如果老师要把答案讲清楚的话,不可避免的会传递给小学生“因为某人当了
: 大官,所以你要给他送礼”这样的价值观。
: 本人的意见是:这种价值观,孩子早晚要习得,但不应该由公办教育来灌输,因为它毕
: ...................
--
FROM 219.236.127.253
原文说了
同样爱吃鱼,不当宰相没人送了
【 在 xiangyuan (香远)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么聪明,你给说说为什么说都买的是鱼而不是别的啊
: 你说说他要喜欢狗你买鱼有用吗
--
FROM 219.236.127.253
我说了
我就遇到过古文阅读理解,杨震拒贿的故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当官有人行贿,古今中外都是这样,毕竟不是世外桃源,都是人间,咱说难听了,神仙都得行贿啊,镇元大仙不还得带上几个人参果?
【 在 antinimei (你妹啊) 的大作中提到: 】
: 文中恰恰是批判这种行为啊,可以正面引导。社会本来就存在现象,虽有糟粕但也不见得就是毒瘤,如果连老师家长都如临大敌讳莫如深,谁去教导孩子遇到这种情况时应该如何对待,让他自己去悟吗?这态度本身就是大人推诿的表现。所以不在于能不能出现,而在于能不能在学生年
--
FROM 219.236.127.253
我说了,是不够严谨
但是单选,你得选最根本的原因,原文写了是因为当宰相,并且也说了,不当宰相就没人送了
【 在 xiangyuan (香远)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国争相买鱼而献之——这句话逻辑重音不一样意思也是不一样的
: 他是宰相,并且喜欢鱼——这两个前提才是“买鱼献之”的全部原因
: 所以说这题逻辑本来就不严谨,出题的就是二
: ...................
--
FROM 219.236.127.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