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说一点我了解的关于建华实验的一些情况
昨天去玉泉路十一学校和建华实验学校校区(二者校园连通)转了一圈,关于十一的情况我就不说了,大家可以看得到,我比较吃惊的是作为私立的建华实验学校的情况。
今年建华的两个毕业班,合计40人,共考入清华2人,北大医学部2人,其中第一名也是北京市前100,40人百分之百上一本线。这次高考成绩也是最近几年大力进行2+4教育改革的一次成果展示,无疑是可喜的。
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他们的实践选修课程,通过实践体验周,孩子们分组进入各行业的实践基地(这些实践基地由学生家长参与建设),包括法院检察院,眼科医院,中科院的实验室,制造企业,亦庄文化产业园等,亲身体验职业现状,完成实习报告。这些对他们的专业选择也好,包括对于他们的文理综合的考试都有较大的帮助。特别好的一点是,第一名考入清华的孩子,是带着明确的要去研制某款新型发动机的目标选择专业的。
下学期开始,建华准备加入15次课程的国情认知课程,包括典型国情和重点行业认知。这个课程,我会重点参与,通过邀请各专业领域的职场人士或者研究人员进入课堂讲课和交流的方式,为孩子们拓展视野,增强对于国情和社会的认知。
这方面的工作类似于很多年前我观摩到的八中少儿班实践课程,是很值得投入的一个课程。接下去,我可能会采访几位建华和十一的毕业生,从学生角度了解下实践课程对于孩子们的影响。此外,这样的实践课程,也希望更多的学校能够开展起来。
--
FROM 124.64.17.*
【 在 cheerjj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是学校老师?怎么参与校内课程?
这个课程是对外开放的
--
FROM 124.64.17.*
【 在 lynn0429 的大作中提到: 】
: 毕业生只有40人?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OS」
是的。两个班。这个学校很小。
--
FROM 124.64.17.*
据我所知,几个头部名校会有,其他的估计没有这么完善。你说的对啊,这个方向的课程很重要的。我看了孩子们之前的报告,完成的很好,模式上接近于我们在大学的实践报告。
【 在 maoy2008 的大作中提到: 】
:
: 谢谢分享。高中开始就应该有这样的课程
: 而不是考上大学算完成任务
: 其他学校不知道有木有啊
: 学习的动力、持续努力的意义
: 人生的目标更加清晰,真的不错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RMX3350」
--
FROM 223.104.41.*
是的。你说的很对。开设职业体验和国情认知课程就是这个目的。
【 在 sunufida 的大作中提到: 】
:
: 赞,中学树立职业目标,大学才不盲目,时间宝贵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RMX3350」
--
FROM 223.104.41.*
【 在 lilyhouse 的大作中提到: 】
: 普通中学也有这种课呀。玉渊潭就有学生公司,还会参赛
嗯嗯,对玉渊潭我不太了解,北京的条件是要好一些。
我们一些中西部的中学就没有这个内容了。
--
FROM 124.64.17.*
【 在 katyusza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错,真好
: 是的。你说的很对。开设职业体验和国情认知课程就是这个目的。
: 发自「今日水木 on RMX3350」
今天,孩子们反馈回来,他们对习主席说的“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很感兴趣,接下去,我们的国情认知课程就要给他们讲什么是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
FROM 125.34.14.*
【 在 LoooK 的大作中提到: 】
: 高中一个年级才40人,很惊讶。是高一时就招了40人,还是后来有分流?
:
高中两个班。初中进来就考,属于本校直升,原则上不接受校外统考招生。
--
FROM 125.34.14.*
【 在 serena16 的大作中提到: 】
: 主要是建华不能走读很纠结
: 北京好的私立中学都要求住校,师达啥的
: 这个很难接受,但是如果小升初没有好的学校,私立也是必须考虑的范畴
建华的办学效果这么明显我有点意外。
我是很多年前就知道建华的,当时它还不怎么起眼。
--
FROM 125.34.14.*
【 在 searcyru 的大作中提到: 】
: 请问这个开放课程,校外人士怎么参与呢?
: 发自「今日水木 on VOG-AL00」
这个国情认知课程,我会提供某些建议。
参与该国情认知课程的主讲人,都是校外主讲人。
举例,我们建议拟邀请某知名公益基金派员参与讲解“边远地区残障学生的艺术教育支持”,讲解边远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部分小内容。
--
修改:returnboat FROM 125.34.14.*
FROM 125.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