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Re: 有不鸡的好学校么?
十一学校2+4,不中考,压力小。
【 在 o00000000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听到一个名校(名字不说了),初中天天作业做到晚上11点,太可怕了。毅然决定不跳坑了
: 大家有没有 不 那么鸡的好学校选项?
: 我的高中风气就很好,从来不补课,周末和同学去奥体踢球,每年高考结果都是区里排名第一名。
: ...................
--
修改:Ragnarok99 FROM 192.19.236.*
FROM 192.19.236.*
2+4在初二只淘汰不到1/10的人,其实除了极少数学习兴趣崩掉了,成天打游戏的,是很难被淘汰掉的。
2+4的问题是高考裸分不算太强,比不了老大和老二的实验班,因为没有中考压力,第三年和第四年太放松,选课走班制度事实上鼓励偏科。但是小孩子受的心理创伤真的是小很多了。
而且实际上2+4的学制编排比较合理,这个最近了解了一下高中的课程安排才体会到了。从数到代数这一个大层次的递进实际是从仔细讨论二次函数图像导入的,但常规的33学制学完了二次函数就快要中考总复习了,所以在这个半吊子位置要刷很多题。比较理想的是二次函数各种变化捣鼓清楚之后就接下来幂/指数/对数函数,然后三角函数,然后作为阅读材料看一看微积分,学完向量和解三角形,这个时候就可以从高一个层次来导入物理概念。
【 在 lilyhouse 的大作中提到: 】
: 哪里压力小了,不在24的拼命鸡想进24,已在24的也拼命学怕被淘汰去33
--
修改:Ragnarok99 FROM 192.19.236.*
FROM 192.19.236.*
2+4的数学其实不难,主要是快,快的原因参见我上个帖子后边补的第二段。
什么意思呢,中上等智商(不需要到数竞国赛奖牌的智商),抽象思维开窍别太晚,在初二这个时间点上对各种函数和恒等变形能hold住,跟得上,它就给你提供了一个更合乎逻辑的数学物理课程安排,高考这两门课拿个差不多的分数是比较容易的。
【 在 lilyhouse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们数学补课的特别多,数学要求太高了
--
修改:Ragnarok99 FROM 192.19.236.*
FROM 192.19.236.*
因为2+4的一开始数学也有分层的问题,2+4的数学高层就有点像是针对数学物理竞赛储备的了,所以题会难一些,但是你老老实实缩在基本层也是可以的,还是能够更早一些导入高一波的数学模型。比33学制把数学和物理进阶的时间全放在高一要舒服多了。
【 在 Xsc001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看了看1124的期中期末考试卷,除了先后顺序不一样外,确实难度比其他学校实验班还要大很多啊。。。
:
--
修改:Ragnarok99 FROM 192.19.236.*
FROM 192.19.236.*
一直都分啊。主要是分数学3和数学4吧,还有二十来个最强的进一个特别的班级,内部称之为“枣林村",相当于是数竞班了。
【 在 Xsc001 的大作中提到: 】
: 意思是,24内部,现在数学也是分层教学么?
:
--
FROM 192.19.236.*
我说了“老老实实缩在基本层也是可以的”
但是在十一呢,就是因为数学分层的气氛太强,所以文科要自己多下点功夫,不然高考分数可能受一些影响。
【 在 Pandora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们这根本就不是给lz大气
: 你们这是故意吓唬lz啊
: :
: ...................
--
FROM 192.19.236.*
33的数学第一次考不及格的叫数学1,有资深老师慢慢带着讲,争取到中考的时候补上去,33的大部分同学是数学2,基本是初中人教版的进度略有调整,33的100个比较好的同学是数学3,进度会快一些,高中要用到的恒等变形,函数部分会有一些加强,初三刷题力度很大,中考数学基本保证95分以上。24的基本层就叫数学3,高层叫数学4(一年跟一年名字略有变化,但差不多就是这么回事)
【 在 Xsc001 的大作中提到: 】
: 1124里面数学分四层?四个进度和难度?
:
--
FROM 114.242.249.*
是的,所以数学需要提前学。因为物理如果要从比较高的层次导入各种概念的话,一开始就需要用到向量和微积分思想,但是正常的数学进度还没学到这儿。这是现在中学课程编排一个主要问题。
【 在 USSRCCCP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物理上来就讲三角函数分解向量,比我们那时候是难多了。小孩一下子理解不了三角函数,不知道有什么用。
--
FROM 114.242.249.*
也有很多不搞竞赛的,但是由于第三年和第四年比较闲,很多人还是会试着搞一搞竞赛,学校也有先修课。但人总是有惰性的,没有大考在前边压着,自我驱动的效率还是不会太高。另外就是数学分层的气氛太浓,文科容易瘸腿,无论33还是24都有这个问题,虽然学校一直强调这个事,但架不住家长太热心,小孩子也觉得进了数学高层就NB,成天鸡数学。个人觉得这俩问题是高考裸分搞不过老大老二的主要原因。不过你要让我说,要快乐成长还是在24会好一些,老大和老二选拔直升在初三,压力大很多。
【 在 Xsc001 的大作中提到: 】
: 基本理清了,谢谢。再问一下,24里面的数学三家长,普遍对自己的定位是什么?以竞赛为目标的多么?
:
--
FROM 192.19.236.*
13分和师达比较像,纯初中校,中考导向。
现在的中考由于题目不难以及校额到校的影响,跟高考不一样,是偏科必死,手不能滑,数学语文以95分为目标,其它科目争取满分,任何一门课丢5分以上都是大问题(今年的道法发神经除外)。所以如果想中考出成绩,还是师达13分这种最好,小强的非直升班可没劲头给你这样反复练习,反而更看重初高衔接,中考要考高分得自己下功夫。
但是师达这种的到了六小强高中,有很大概率搞不过本校初中上来的,这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 在 sophialily 的大作中提到: 】
: 西城最厉害的13分就是考刷题出来的成绩,初中晚上作业11点常态,磨蹭点的直接12点后,号称魔鬼学校其实就是题海战术
--
FROM 192.19.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