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Re: 小学数学学习的一些个人看法
一句话,要有长远眼光。相信没有家长的目的就是孩子小升初考个好成绩,目标最短也要瞄准高考。所以小学数学的第一目的是培养孩子的兴趣,第二目的是培养孩子的数理思维,再往下排是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最后才是成绩。
【 在 omc (我只有背影)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神,请问小学数学的金光大道是啥?如果不是低难度大量刷题,如果能做到最好的去衔接初中,让孩子在小学阶段做好初中数学需要孩子具备的数学方面的能力呢
: #发自zSMTH@TAS-AN00
--
FROM 222.95.26.*
这个很难说清楚。大致就是让孩子体会数学和其他理科架构的脉络,甚至自己做尝试性的搭建,逐步学习其中的方法论和逻辑思想。这里面也需要做题,但是不是偏题难题,而侧重于典型例题和书上的定理,重点不在于会做题,而是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对整个课程的结构建立整体的认识。需要很好的老师,或者父母用心的引导。
【 在 omc (我只有背影) 的大作中提到: 】
: 确实是。兴趣的培养我们走了弯路。真诚请教数理思维的具体培养方式
: #发自zSMTH@TAS-AN00
--
FROM 222.95.26.*
计算很重要,也需要大量的练习,乘法表都背不熟数学肯定学不好。但是基础不光计算,还包括习惯、书写、规范等等,都是从小打下的基础。比如有的孩子看到一种新奇的解题思路,能很快意识到它的价值,进行举一反三,有的孩子就缺乏这种敏感性。有的孩子打草稿总是写得乱七八糟,自己都找不到刚才的结果写在哪里。有的孩子总是忘记检查,有的孩子则下意识在每一步计算后都进行检查。这些都可以追溯到小学阶段打下的基础。
你说的习惯性马虎确实是基础不牢,不过我觉得多数不是练得不够,而是练得不规范,养成了一些错误的习惯。就像一些业余出身的运动员,才华横溢,但是偏偏最基础的动作需要重新打磨。
【 在 miabaobao (baobao)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年级的孩子,扎实的数学基础就是计算吧?计算还是需要积累练习吧?所谓低级错误类似马虎这样的情况我个人认为还是练得不够基础不牢,不然为啥1+1就不会错。不打算拼奥数的非牛娃,一年级是不是就练计算?
: --来自微水木3.5.11
--
FROM 222.95.26.*
如果你是说经常犯低级错误的问题,可能有这些原因:
1、注意力不集中。这个因人而异,但是幼儿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是正常的。可以教导孩子在做题时高度专注,然后在题目之间放松精神。专注力可以练习,例如让他从1写到500等等,但是一般等孩子10岁以后再练。
2、孩子有错误的习惯。比如竖式计算写得太密,不知道有意识对齐。太潦草,经常把7搞成1。这个要盯着改。
3、有隐蔽的薄弱环节。忘记进位。口算从高位到低位,笔算从地位到高位,两者会冲突。这种要经常注意孩子犯的错,看看是否有规律有原因。
【 在 miabaobao (baobao) 的大作中提到: 】
: 非常感谢!您说的这些好习惯需要在孩子练习时候家长要盯着步骤、动作然后灌输和纠正吧?或者有什么推荐的方法吗?
: --来自微水木3.5.11
--
FROM 222.95.26.*
好学生基本都是放养的吧,他喜欢学什么就学什么。
【 在 omc (我只有背影)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们现在二年级人教版还没开始学乘法,但是孩子自己把乘除法学会了,做了点题,现在我纠结要继续做百位加法还是等一下校内进度,先做点高思课本的题。请问有何建议呢?
: #发自zSMTH@TAS-AN00
--
FROM 222.95.26.*
放养的意思是凭着学生自己撒欢,想学啥学啥,对啥有兴趣学啥,家长负责提供一个好的环境,而不是家长订一个长长的计划一丝不苟的执行。鸡娃不值得羡慕,拔苗助长而已,短期有点效果,对孩子长期发展没有好处的。
学习资源现在只嫌多不嫌少吧,互联网上啥找不到。教辅这些好的和差的其实区别没那么大,真正的差异还是在人身上。韦东弈这一类的也不是靠什么神功秘籍,而是他们父母水平高,能更好的因材施教,这个学不来的。
【 在 kakapo7 (鸮鹦鹉) 的大作中提到: 】
: 几十年前大家都没啥学习资源,放养的话,主动自学的就会特别突出,之后就能进重点中学搞竞赛,有最优秀的老师带,在优越感好胜心的激励下,想不上个重点本科都难
: 现在放养,再自觉,再有钻研精神,也没普通被鸡的乖学生跑得快学得扎实,连重点中学都难进,之后怕是能上个二本就很不错了
: 相较于美国,中国在中学阶段考察的知识,更偏重技巧和考验仔细程度,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不及美国的私立中学。而且美国的私立中学的学生,只要愿意就能接触到很多本科的课程,甚至还能得到大学教授的指导,同时也有很多不错的可供自学的教材是他们的母语编写的
: ...................
--
FROM 222.9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