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阅读赏析题,感受和答案完全相反
如果谢道韫真顾及前面人感受,就不该答啊
看林黛玉进贾府就是,林黛玉一开始说读了四书,后来听说贾府小姐只是识字,就改了啊
【 在 watson () 的大作中提到: 】
: 初一统考,“未若柳絮因风起”中“未若”应如何朗读,结合人物特点分析。
: 答案:重读,速度稍慢,把谢道韫内心的自信从容表现出来。
: 娃:轻读,第一,谢道韫是女孩子,回答问题有羞怯之感;第二,谢道韫在前面男孩之后回答,比他更好的答案,顾及前面人的感受,不宜大声否定前者。(孩子口述,大概这两点)
: ...................
--
FROM 219.236.127.253
有位老先生说的,有一句诗传世就是大诗人啊
从这个角度,谢道韫算大诗人一点问题没有啊
所以红楼梦说堪怜咏絮才,女子有才就叫咏絮才啊
【 在 Lcsccc (大海巨浸,含蓄深远|踏雪无痕)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真的,这你得跟贵娃说清楚谢道韫当年到底是怎么读的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出题老师认为谢道韫是怎么读的。
: 这段文字是宣扬才女的,表达裙钗不让须眉,侄女之诗才更在侄子之上的意思。当然也展示了古代家庭文化生活轻松和谐的画面,突出谢安教子/女有方,子弟才能畅所欲言。
: 出题老师显然认为才女谢道韫没把谢朗放在眼里,所以读得重且慢,何止自信从容,说不定还朝他哥哥翻了个白眼,比了个“耶”!
: ...................
--
FROM 219.236.127.253
即使没有背景,也该知道
如果真的顾及前面的人,根本不会说,直接说不会不好吗
所谓举手不留情,留情不举手
【 在 liluo2005 (liluo2005)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三观问题,
: 就是背景知识还不够
: 另外多做题吧,多体会出题人可能的思路
: ...................
--
FROM 219.236.127.253
说就是得罪人啊
和声音大小有啥关系呢
所以古人说,有理不在声高
【 在 liluo2005 (liluo2005)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不一定
: 有人会选择不说
: 有人会忍不住轻声说但觉得不好意思
: ...................
--
FROM 219.236.127.253
你说的是
孩子以为小声就不得罪人了,其实不是
这就不是语文的问题了,为人处世的问题
所以古人说,作文先做人
【 在 liluo2005 (liluo2005)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都没看明白我说的重点是啥。。
: 我重点在最后一句好吗
--
FROM 219.236.127.253
其实就考悟性啊
比如演个谢道韫,该如何演这句台词呢?
观众更认可哪一种呢?
古书好多都是曰,具体该怎么曰?那有道理的,比如看看老三国,看看里面具体都如何曰的,原文就是操曰
【 在 Julietmm (熙熙五岁啦) 的大作中提到: 】
: 要我说这种题出得就很扯
--
FROM 219.236.127.253
那个时候的女性,和后来不太一样
稍晚一点是花木兰,北魏的,替父从军
李渊是哪个公主打仗来着,好像娘子关就这么得名的
【 在 starw (化缘道人~~相忘于江湖) 的大作中提到: 】
: 谢道韫是将军之女,豪门之后,自然不是一般人
: 实际上她老公啥也不管,她只能自己招人训练
: 后来她和外孙还是被抓住了
: ...................
--
FROM 219.236.127.253
咏絮才肯定知道
其实就是如何做人
如果真顾及前面人感受
那啥也不会说的
就像荷马史诗最后比赛,阿基琉斯就说了,你们比就行了,我只提供奖品
【 在 watson () 的大作中提到: 】
: 书上和卷上都没有,老师和课辅材料多是对谢安有所介绍,也多是围绕谢安出题。虽然知道谢道韫是个才女,不知道她有这么多故事。
--
FROM 219.236.127.253
对啊
我的意思就是这样
如果她真顾及前面的人,根本不会说话的
郭沫若当年不写了一句
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及武夷一小丘
真把几个桂林大学生气的够呛,徒步去武夷山看看
【 在 carrotjenny (辛勤养猪的日子)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的意思是,哪怕不了解任何背景,只要这里谢小姐出口了,就可以推论出她是一个自信强大不考虑对方感受的大女主
: 进而可以推论出此题答案是:重读,从而体现出她的自信
: 是这个逻辑吗
: ...................
--
FROM 219.236.127.253
上面我说了
这就算是悟性啊
如果真顾及,不会说的
比如杜甫写尔曹身与名俱灭,那你说他小声读,就不是骂人了吗?
【 在 carrotjenny (辛勤养猪的日子)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终于理解你的逻辑了
: 语文就是这样思考的?
--
FROM 219.236.127.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