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怎样才能让孩子对历史感兴趣
去年我们去国家博物馆,出门时抬头看到,一是中国的三维地图,二是顺序下来的,从夏商周,春秋开始的朝代列表。
我自己看了是很受用,每次看到,其实就是一个巩固,强化记忆的过程。
其实这些内容,对于国人而言,就跟是身份证信息一样,都坚持要能背下来。可惜我自己能做到,小孩就有点不耐烦了。
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是买中国或者世界的三维地图挂墙上,随时能看到,同时也可以贴中国历史划分表在墙上,每天随时能看到。--当然,我不敢保证是否有意义,因为我家都没试过。
【 在 haidehutu 的大作中提到: 】
: 试了很多方法,大人的储备还行,奈何孩子不感兴趣。基本的历史故事还知道一些。跟同学一起玩,看一下视频或者书就放下了,另一孩子把我们不少书借去了,现在经常在b站,喜马拉雅看历史节目,让他家长买书。 我们和他讨论,经常就切换到奥数上去,出几个题难倒同学。对于文史就是提不起兴趣。 愁煞人
--
FROM 115.47.149.*
历史,地理这类知识,跟影视类的欣赏还有很大的不一样。
这都是一个逐步过程,搭建好相对比较完整的框架之后,其余的很多是在平时浏览各种信息时,自行填补上去的。
比如我比较推荐,首先把中国(或者世界)的一些朝代,地理信息给罗列出来,每天可以接触,背诵,记忆。这本来就是对于一个成人而言的必备素质。
至于细节上的,诸如唐朝经过百年发展到天宝盛唐,再中唐百年衰落,到后50年的大乱,再到后来的五代十国持续50年,朝代更替军镇割据,统治者靠义子牙将为依靠力量,继位者很多是成年之后的兄弟而不是未成年的儿子等等,这都不是靠背诵记忆的,还是要看将来成年之后,是否有足够的学习思考习惯去积累。
【 在 itudou 的大作中提到: 】
: 从小培养的吧
: 很小就有一些简单的故事可以听听看看
: 然后持续看 慢慢就感兴趣了
: ...................
--
FROM 115.47.149.*
要开饭了。我再回一帖。
这历史,地理,还是绘画,弹琴,还是下棋,乃至钓鱼,阅读,看影视,看纪录片等等,都是一种爱好,一种有意识培养起来,作为一个成年人的基本素质。最不济,也就能在老年时,多一些娱乐自己,延长寿命的兴趣点。当然,如果能由此爱好,逐步积累出一些学问,那是更好。这跟人一谈,言之有物,就容易有个好开端了;现在不怎么流行见面递烟,敬酒之类的做派了,那就换一类交际方式。
相对来说,历史,地理,阅读文字(小说,诗歌等等)是低成本,任何场合都可以投入的项目,因此如果能刻意培养出这么一些爱好,那会获益不少--至少比去夜钓,海钓,还是打高尔夫,保龄球这些要亲民得多,是不是。
【 在 almondwu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啥非要对历史感兴趣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OS」
--
FROM 115.47.149.*
嗯,我算是看出来了,这个版面,作为家长,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别。按照我们这年纪,从小就是历史地理生物的考试科目出来的,哪怕是学渣,也该知道这“历史”的重要性。
如果连家长都不知道,搞不明白,为什么要对历史(中国或者世界)感兴趣,在他的前半辈子都没有这个体会,那谈何教育家中的子女? 你这提到“答非所问”,只不过你所看到的,超出了你预设答案的范围?
好吧,我归结到一点,这让小孩“对历史感兴趣”,其实是,让他的余生能更有乐趣。其他的,我也不多说了,反正能理解的,也不需要我多解释。谢谢。
我也不多扯皮了,到了周末反而事多。收拾一下投影仪去,周末看个片子。
【 在 almondwu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的挺多,就是答非所问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OS」
--
FROM 115.47.149.*
专门买了家用投影仪,让小孩一起看,精心选择的一些纪录片。
比如我们早年时,对古代文物为什么珍贵,缺乏概念,以为古老的东西就是好;但是现在就不同了,存在那么多的视频,纪录片,要能妥善利用起来。
前一段时间带着小孩看了《国家宝藏》,其中的方升一段,xx白盘一段,这就能一起感受,文物的珍贵,不仅在于其重量材料,制作的精美,更在于它蕴含的历史价值,比如能反映当时的制作水平,器皿上有字,能跟历史记载一一吻合,有的文物在当时也具有珍贵的意义,就不用说能完好保存到现在了。
有很多教育问题,不仅是给小孩的,也是给自己家庭的,这不是靠语言上的辩驳抬杠出来的。
【 在 smile2004108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家一年级男娃,对历史超级喜欢。最近报了班,跟老师在国博看文物,还是比较有趣。这个可以试一下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Mi 10」
--
FROM 115.47.149.*
懂得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这是家长的责任。
比如我同学的儿子,从小专注力就很强,只要是看书,在短短时间内就能做下来,翻看书籍安静下来,这就是值得羡慕,学习的。
有时要有意识得让小孩知道,能理解,什么是值得去羡慕,敬畏的,不能因为自己无法理解,就认为没必要去学习。---就好比是一锈迹斑斑的文物青铜方升,那有什么用?用来砸核桃还不顺手呢。
【 在 rainmansyst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有啥好羡慕的,
: 要不你给他淘宝一个洛阳铲,去公园铲着玩儿。。
:
: ...................
--
FROM 115.47.149.*
//hand
这版面,各ID之间差别太大了。 这都能问的出“历史感兴趣有什么意义”的话,我是服了。
【 在 Rachel119 的大作中提到: 】
: 正在跟娃一起看《中国通史》中,100集快追完了…
: 发自「今日水木 on Android」
--
FROM 115.47.149.*
好吧,都催我了,我就再回你一帖,阐述我的想法。
很简单,就一句话,“历史,地理等知识;阅读能保证足够的专注力”这些都是作为现代人,特别是进入21世纪的新人类,必备的素质。那来那么多的“特点”,这降低到脚底板的标准,有各类的开脱呢。
【 在 rainmansyst 的大作中提到: 】
: 优点当然可以去佩服,但是不是要照着画就不一定了,得根据自己特点来。
: 说的再直白点吧,就是有一种学是我爹想让我学,行为习惯,学习态度是应该学,精细
: 到这种学科内容,未必。
: ...................
--
FROM 115.47.149.*
说一句实话,这里有一部分家长,估计对什么叫“兴趣”都缺乏认识。
兴趣仅仅是一种,你花了时间不觉得痛苦,有一种愉悦感的行为。--- 这是可以培养的,谁也不是天生的,对文字感兴趣,对符号感兴趣,对脏了吧唧的文物感兴趣。但是你作为家长,你有这机会,也可以去尝试,通过合适的方法,培养子女的兴趣。
好吧,你在这里勉强抬杠就没多大意思了,这愁眉苦脸的带孩子,还“学有意义的历史”,那就真叫负担了 ,对小孩也是负担。
【 在 almondwu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压根就没看懂我在说什么,还这么高兴的自说自话……学历史有必要也有意义,我从来没否认这一点,不过有必要有意义就要感兴趣吗?那需要感兴趣的可多了去了……如果家长的理由是“我感兴趣所以你也得感兴趣”,那自己也得有衣钵让娃继承才说得过去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OS」
--
FROM 115.47.149.*
不知你是否 能区分踢足球,玩数学和喜欢历史这中间的区别 ?
这就好比,同样是在公园组建的老年人乐队,有人唱歌,有人敲鼓,还有人吹口琴,还有拿沙锤,摇铃的。。。你能不能区分出,长远来看,这些各司其职的老年人会不会有区别?
我晚些时候再来看,这还有事呢。 我觉得,这有一部分人真是,眉毛胡子都不分,思路很糊涂,这大概是纯粹停留在概念上抬杠吗?
【 在 Nay 的大作中提到: 】
: 喜欢历史的去喜欢就好,喜欢足球的可以踢足球,喜欢数学的去玩数学,这是这个时代最好的一点。
--
修改:lgxp FROM 115.47.149.*
FROM 115.4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