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非北京,学了一年奥数,已考上初中,回顾下
中学靠奥数点招,只能招到学过奥数的孩子里的牛娃,反过来会漏掉没学过奥数的牛娃。招到的多还是漏掉的多,要看当地的鸡娃大环境。
【 在 ChengChui 的大作中提到: 】
: 四年级的时候去上了个普通的所谓奥数班,生源很差所以教的题很简单,考试基本都满分,结果五年级上的时候去名校参加五升六考试,惨遭打击。回来马上报了半学期的学而思s班,寒假开始上s+直到现在差不多一年,阿丘学堂有些题比较难。线下培训机构也赶紧换了,找了个本地no1学校联办的培训机构进中等班,难度也不大,半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Android」
--
FROM 123.121.82.*
没学过一天奥数,没上过一天学科类课外班,也不靠家长自鸡,就是跟着学校学。目前在西海某顶级高中综合稳定年级前十,数学单科稳定前1%。北大暑期营优秀学员。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学过的仅靠小学校内,即便智商不低,但错过了小学黄金期启蒙,未来学理工科的掉链子的会比较多
--
FROM 123.122.163.*
你又如何证明那些学过奥数且排名前列的学生是因为受到了奥数启蒙才能有如此优异的成绩的,而不是学生自身的天资高?
一个人不可能从头再来过两边人生,平行世界就算有我们现在也观察不到。
仅凭现在的优秀学生比例,能说明什么?
我的例子起码说明了,不学奥数一样也能排名顶尖。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是个例,你可以给出这种孩子的占比
: 当然,以后取消学科类培训了,也可以说这种孩子占比100%,哈哈哈
:
--
FROM 123.122.163.*
目前的顶级高中的优秀学生里,家长鸡娃的,学过奥数的比例比较高,但并不能直接证明他们的优异成绩是靠学奥数鸡出来的,只能说明他们学过奥数,且这样的学生(家庭)数量比较多(特别是在海淀),仅此而已。
--
FROM 123.122.163.*
那是因为这些完胜的孩子恰好学过奥数。
天资好的学生如果学奥数,一定奥数成绩好。
而不是,通过学奥数,使这些学生的课内成绩更好。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诸如早陪,2+4都没有了么?
: 另外,我前面不说了嘛,中考也是奥数好的孩子完胜啊
--
FROM 123.122.163.*
你如何能得出这样的推论?请展示一下你的推理过程。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的意思我再推理一下可否理解为,一个人一辈子不学数学只要他智商超群也能得菲尔兹奖?
--
FROM 123.122.163.*
不学奥数=什么都不学?跟着学校学=什么都不学?不报班=什么都不学?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推理过程完全依照你的模式来的啊,你这不是天才决定论么?后天的因素无限趋近于零的前提下就是这个结论啊
--
修改:ptco FROM 123.122.163.*
FROM 123.122.163.*
高考不是奥赛,谁是20%谁是60%?谁是50%,谁是100%?
报班学课外还是跟着学校踏踏实实学课内,哪个更重要,不要本末倒置。
这里的家长有几个是为了竞赛拿国金国银的,有多少是为了北清的。
我想就算是为了拿国金国银的,他们中的绝大部分的最终目的也是北清。
而如果目标是北清,奥数的正作用非常有限,而且有时候是负作用。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学20%就等于学60%?学50%就等于学100%?不报班家长牛的话自己教啊,孩子牛自己学比如您举的例子
--
修改:ptco FROM 123.122.163.*
FROM 123.122.163.*
不需要在小学时就报奥数课外班学。到了高中跟着学校的强基课学就足够了。
这正好说明了,竞赛成绩好主要是因为孩子本身的素质好,然后学什么都能成。
【 在 angrycm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其实想问问北大暑期营的知识从哪学的?学校课内反正不教这些,如果是学校的奥数小组,那也不能说没学过啊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XS Max」
--
FROM 123.122.163.*
北大清华的暑期营寒假营一直都有,营员报名要经过筛选,一般能通过报名审核入营的,都是有高考清北录取实力的。
而优秀学员,在所有营员里的占比在20%+。
本届寒假营正在报名阶段。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强基啊,强基还搞个营?这是有多不信高中成绩啊哈哈哈
--
FROM 123.12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