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理由效应是指附加的外在理由取代人们行为原有的内在理由而成为行为支持力量,比如:孩子最开始喜欢卡片是自己发自内心的喜欢,后来变成为了父母而喜欢,或者是为了获得父母的奖励而谈论卡片,此时喜欢这个行为就由内部控制(真心喜欢)转向外部控制(为了获得奖励)的现象。
由于行为的真正力量和持久动力只能是主体内心的态度,而外在约束对人的作用是一时的。当一种外在的刺激(比如奖励)不存在了,人们失去了解释行为的理由,认知产生不协调,便会终止表现这种行为,来获得认知的平衡。
您说的在谈论某种话题的时候,旁边有不喜欢的气味或者是噪音,这在心理学上属于行为主义的经典条件反射刺激泛化的范畴,最典型的案例是华生的小阿尔伯特实验。
阿尔伯特是个7-8个月的小婴儿,他对带毛的小动物没有任何恐惧,可以在视频中看到他看到小白鼠会用手抓,华生做的实验是每当带毛的小动物、小玩偶出现,都会在阿尔伯特背后发出刺儿的声音吓孩子一跳。重复多次、久而久之之后,可以看到阿尔伯特一看到带毛的东西就害怕,严重的时候甚至发生抽搐的现象。
这就是刺激泛化,由对刺耳声音的恐惧泛化到对带毛动物的恐惧。
【 在 Pandora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算是吧
: 如果每次提问回答的时候,旁边队友释放一点孩子不喜欢的气味,比如韭菜盒子味,榴莲味,或者制造一点膈应孩子的声音,比如指甲挠玻璃的声音,诸如此类,请问,这又可能产生什么效应?
: :
--
FROM 106.3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