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初中小思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感觉这两年竞争愈发激烈了,算是一个相对公平的项目来源,近年也有被玩儿坏的趋势,尤其是帽子项目
【 在 snowboby 的大作中提到: 】
: 谢谢分享,祝好运。刚交完本子,是什么意思?
--
FROM 159.226.117.*
有项极长的,必然有对应的极短
相对均衡的,很难个个拔尖
【 在 kirozh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哎 说的就是我家了
: 数学从来没下过115
: 道法从来没上过平均分
: ...................
--
FROM 159.226.117.*
孩子现在高几?
看以前的总结,陪伴很重要,的确如此。不知道现在高几了,怎么个陪伴法了?
还是更多的靠孩子和学校了?
【 在 nanyan 的大作中提到: 】
: 1、关于文科思维和理科思维,除了极个别学神文理均强,大多数学习不错的孩子都是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文科思维优势或理科思维优势。文科思维强的孩子在初中好过一点,难关在高一;理科思维强的孩子的难关在初一。文科思维和理科思维在初中的区分点在于政治和数学,文科思维的孩子需要比较多的时间把数学保持在95,而理科思维的孩子不费吹灰之力;文科思维的孩子不费力气就能保持政治95,而理科思维的孩子可能九牛二虎还是上不了80分。现在初中生的政治不是我们小时候简单背诵默写,而是另一个层次的语文,需要高度归纳总结凝练融会贯通,文科思维差的孩子思维成熟度不够,所以需要一段比较长时间的思维培养期。父母能够帮助孩子看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不过度骄傲也不被打击,顺利过渡。
: 2、能够达到极致层次的学习都是一种自主学习,只有自主学习才会有大的思维突破。整体而言,初中生的学习已经不是父母所能掌控,上了中学应该每一个学期都能够明显感觉到孩子整体学习力的提升。但是父母还是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培优过程中瓶颈期的突破,我们家经历了从主要靠家长抓--完全放手—到现在采用给父母讲题的办法,既能起到监督作用也促进亲子关系,效率虽不高但是期望能够陪伴他度过摸黑期;补差中的找问题,补差就像做实验,到底是哪个条件出了问题,非得靠家长一点一点的找出来,只有父母才能有这个决心和耐心。
: 刚交完本子,每次在版上呼唤rp都有好运,但是确实上了初中以后日子平淡无奇,想来想去都没什么值得总结和表达的,硬挤出来这些,:)
--
FROM 159.226.117.*
我是硬背的
那时候很难理解的,初中生的认知,远远到不了
【 在 quinrui 的大作中提到: 】
: 也想问。
: 现在回首,我发现自己当年整个学习阶段政治都没学明白,比如: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劳动力和劳动关系......感觉好像也是进入社会才慢慢明白的。这到底跟什么有关系,心智、思维、阅历等?
--
FROM 159.226.117.*
哲学到底学的啥,我特别好奇
【 在 quinrui 的大作中提到: 】
: 感觉也偏向哲学。
: 不过我这个智商,哲学妥妥的渣渣,感觉学哲的,都是精英的脑子。
:
--
FROM 111.197.86.*
这挺好
我也在试图认识自己
中年人的感受:从旁观者的角度看自己的情绪来由,然后及时消化掉不好的情绪
这算不算自我的哲学思考?
【 在 jackalove 的大作中提到: 】
: 认识自我 认识世界
: 解剖自我 解剖世界,不断深挖,不断提问
: 一般人不太会关注到这个点。就比如 吃惯了重油重辣,理解不了食物本身的味道有啥好吃的,干嚼白米饭有啥好吃的。
: ...................
--
FROM 111.197.86.*
哦哦,初二啊,我们也是
特别想了解高中孩子的总结:)
【 在 dyn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像是初二
--
FROM 111.197.86.*
怕深挖挖出走火入魔了
感觉这个受挫之后的坏情绪,即便道理都懂,它依然会在,需要时间和过程慢慢消散
不是说我看清缘由,也懂道理了,它就一下没有了
所以就让它慢慢消散,不要刻意去开心,那更难受
这时候发现艺体美真是疗伤的好药啊
我觉得这可能就是艺体美给人带来的最有价值的感受
【 在 jackalove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就是这种感觉 再不断深挖
: 当你深挖到,做事只为热爱和好奇,就只会觉得分数和钱只是结果,提问解答 才是最好玩的。
: 我感觉这才是终极自驱力,科学和艺术的最源头的那个线头
: ...................
--
修改:shiningway FROM 159.226.117.*
FROM 159.22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