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Re: 学乐器的都啥性格
真实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5
【 在 luckyrabbit 的大作中提到: 】
感觉不到他喜欢,只是学了这么久自己觉得扔了可惜,总想着可以显摆,但又不愿意好好练,每天知道需要练琴,但低水平重复,让精细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5
--
FROM 36.45.100.*
也就是说这么做的好处是培养孩子毅力?
不过坏处肯定是有的,人每天的意志力有限,在练琴上耗多了做别的就疲了
【 在 BigTTBeHappy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家练琴从小到大,那是天天打架,每天都是战争,各种磨耗还找大人茬。家里大人从来都是忍气吞声,如履薄冰啊,只有实在忍不了的时候,才偶尔爆发回吼一下,回吼之后,又觉得孩子从小一直坚持,挺不容易的,大人自己都做不到,于是给孩子承认错误,继续跪哄陪着。
: 但是每天练完琴之后,孩子可以完全恢复成一个正常人的表现,等于全家每天都迎接一次解放。战争,解放,战争,解放,周而复始,年复一年。
: 我觉得也不能说性格毁了,因为如果根本不练琴,那孩子也就不会像疯狗一样,疯狗是暂时的,而且每天就那么一会儿时间狂犬病发作。坚持忍,忍10年,等孩子上高中了,肯定不会这样。
: 坚持,有毅力,就是最好的性格品质之一。
--
FROM 1.80.185.*
从你的秒速来看不值,首先投入的时间资源和情绪资源很多,其次有可能是负收益。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5
【 在 luckyrabbit 的大作中提到: 】
所以我在想,这是图啥,也不喜欢,还烦躁,弄的大人也很崩溃,值不值当这样。快找不到坚持的意义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5
--
FROM 106.44.62.*
主要是每个父母对乐器对人生这个“增色”的判断有差别
从而愿意付出的代价有差别
不过世界是千姿百态的,有认知区分是好事
另外既然和纯书呆比,考虑到纯书呆多花了很多时间在学习上
是不是应该默认对方的大学要高出一个档次才合理。。。
【 在 BigTTBeHappy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孩子愿意坚持每天练琴(30分钟以上),仅仅只是练琴过程很烦躁痛苦,需要家长跪哄陪伴,那还是值得坚持的。
: 乐器本来就是积少成多,量变产生质变的事,低级重复是避免不了的,甚至是赢过别人的关键点。运动员每天重复练习的内容更低级,但依然有意义,出成绩,就有前途。虽说我们业余学乐器,并不指着靠这门手艺吃饭,但只要练得好,还是会给人生增色不少,比纯书呆强太多。这是一件
: 岢值阶詈螅膅ame。
: 一年8760个小时,活到80岁,走过700800个小时,从这70万个小时里,拿出4000个小时,就可以做到业余最顶尖的那一档,水平比得上专业选手。这样看,值是不值?
--
修改:leedcomm FROM 1.80.185.*
FROM 1.80.185.*
那差不多也就是几十万分之一的精英。。。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5
【 在 BigTTBeHappy 的大作中提到: 】
考上清北,同时还精通一样甚至两样乐器(央院演奏级这档)的孩子,每年可有大几十个呢。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5
--
FROM 1.80.185.*
4000个小时不少了,虽然人一天有24小时,但真正能用于娱乐的时间最多几个小时,甚至不少小孩每天玩的时间连一个小时都不到。
这就像很多人虽然月薪5000,但是能存下来的也就500,多用200还是很心痛的。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5
【 在 BigTTBeHappy 的大作中提到: 】
如果孩子愿意坚持每天练琴(30分钟以上),仅仅只是练琴过程很烦躁痛苦,需要家长跪哄陪伴,那还是值得坚持的。
乐器本来就是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5
--
FROM 1.8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