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娃练琴一错音就要发飙,大家也这样吗?
不行,7级也得加大练琴量了,7级曲子长度也不短了,难度也不低了,怎么也得100-120小时的练琴量才能搞定,而且这点量只能是“通过”,离“优秀”差距很大。真不是老师给你刻意压慢考级速度,是你们这点练琴量,到了高级别,想快也快考也快不起来啊。不加量的话,也就是小学毕业过9级。所以现在是该提量的时候了。
有陪练老师,肯定练琴效率高,家长陪必然是各种磨耗,陪1小时,实练也就半小时,乖孩子能实练45分钟以上。但是有什么其它办法呢?除非再砸300块钱,把陪练改成每周6次,每次半小时。但是孩子自己未必愿意每天都有陪练老师监督练琴,因为在陪练老师手里,孩子没法磨耗休息哭闹。其实磨耗休息哭闹,也是练琴路上,必要的成本投入,大部分坚持不下来的家庭,都是因为忍受不了年复一年的做这类成本投入。
【 在 Mercucy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们现在才7级,老师也刻意压慢了考级速度
: 目前娃是这样,基本只有陪练老师在才练琴,因为自己一个人练很容易发飙,感觉他对错音或者是音准是零容忍,所以我才很烦恼这个问题,目前根据版上大家的建议就是必须要陪着。不过昨天试着陪练发现一个新问题,我在旁边听着,娃就耐不下心好好练习,一会非要给我拉个别的曲子考我这是什么,一会要求我跟着他唱谱。。。
--
FROM 24.61.185.*
没有,她儿子是寒假考过六级,现在正在练七级曲子。七级哪儿能练那么点琴就考过呢,而且同级别,提琴的练习量需求也比钢琴要多,如果一周只练2小时,基本需要练1年才能通过。提琴的七级和五六级曲目,难度根本不在一个维度上,挺考验平常的技术功底的,对于小朋友而言,没有足够的重复摸找,生理上很难把音拉准了。这点练琴量,也就是个音准"尚可”,音色的事情就别想了,音色需要把每天的练琴量加6倍以上。
【 在 xuevan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也记得那个帖子,你家娃在我看来太有天赋了,一周两个小时就能考完七级很厉害了,我们考七级时一天至少3小时。
: 另外我觉得陪练老师还是有必要的,事半功倍,比家长陪肯定是效率高很多,可以一周三次陪练,三次家长陪。
:
--
FROM 24.61.185.*
周末有的是时间可以荒废,所以可以周末家长陪,周中请陪练老师陪。
不过等你们拉8级和九级曲子的时候,必须要每天练的,而且陪练老师陪那30分钟不够,要么加钱让陪练老师陪60分钟,要么让老师陪30分钟,孩子和家长继续再练30分钟。否则用一年时间考八级和九级是天方夜谭。到了演奏级每天练45-60分钟,也得练上1年,300小时+的量,才能以“尚可”的成绩通过,以上高级别要求的练琴量都是能力不错的孩子,能力差的练这点量也根本考不下来。央院的演奏级文凭不是批发的,尤其是给小学生,发的很少很少。北京孩子一届小学毕业生,(不走附小附中),拉小提琴的,能有50个左右考下九级吧,演奏级,就是几个人,少的时候一只手数,多的时候两只手数。
我之前在这个论坛里看到好几个人说过提琴九级的很多,演奏级的也不少,说这话的人真不要脸。
【 在 Mercucy 的大作中提到: 】
: 您过奖啦,我们现在是在备考7级,2月刚过的6级
: 我也是在纠结陪练的事情,如果全部自己陪,实在是时间不允许,我和娃爸都下班晚。
--
FROM 24.61.185.*
跟孩子说,考级(演奏级)=高考,成功率跟考清北其实是一样的,0.5-1%。
成功率一样,但难度更大,因为把它放在小学了,如果是中学考级,生理上的条件要好很多,可以事半功倍,但中学练琴时间更少了,所以没有选择,只能现在立即发奋图强。
我感觉弦乐对生理条件的要求,高于智力要求,它专治各种牛B哄哄的头脑发达四肢简单的学霸。聪明也就是视奏快,用的指法都对,但音准和音色跟聪明没有一毛钱的关系,全靠堆时间耐心细抠。肢体协调能力和意志品质都属于生理条件范畴。各方面都好的孩子,是天才,太少见了,我们普通人能占上三两样优点就是条件不错,可以努努力试试看的。
【 在 Mercucy 的大作中提到: 】
: 哇您说的这些我一定得跟孩子好好说说,他完全没有考虑过八九级的难度,一直觉得没问题。
: 孩子的练习量确实得加起来,现在这种练习确实太不够了。
: 实在是非常感谢您的分享!
--
FROM 24.61.185.*
哈~~我们家学琴虽然投钱很少,但是投入人力特别大啊,要人命。因为投入巨大时间精力,所以被迫陪成了“专家”。
6级得优秀了吗?没得优秀就是音准还“尚可”,高级别的音阶琶音双音还得多砸时间磨才行。而且小提7级开始要求音阶拉三个八度,大提更是9级开始要求4个八度,七级八级九级演奏级还要求拉3度、6度、8度的双音,大提89级演奏级双音要求三个八度,小题演奏级也要求两个八度双音了……单音阶从一弓1音练起,到一弓12音,大提一弓16音…..这些全靠砸时间。等音阶琶音双音拉“尚可”了,放到曲子里,高级别曲目是炫技类,换把非常多,怎么能从低把位突然一下换到高把位,并且按准那个音……全靠砸时间,重复无数遍的摸啊找啊。我们业余考级,可怜的练习量摆在那里,所以音准做得其实大都不咋滴,考官有个容忍度在那里,级别越高,容忍度越低。而且也就是央院要求严一些,其它地方音协考级,包括上海音乐学院考级,都没这么严,他们那些量产批发的10级孩子的那点可怜的音准,到央院也就只能考到7级,运气好赶上手松的老师或许能过8级。就把它想成是高考,考清华北大,就是这么个难度。为啥北京弦乐业余考级厉害的孩子,学习也都特好呢,肯吃弦乐的苦,学习根本不叫个事儿。
【 在 Mercucy 的大作中提到: 】
: 您对小提琴懂得真多,感觉是专业水平了,我们老师也是说好音色只能靠反复练习才能磨出来。
: 我们家娃优点是视奏快,背谱快,乐感好一般没有音准问题,所以一直进度快。
: 缺点是没有耐心反复磨音色,这只能怪我们没有好好陪着鸡,以后得好好努力了。
--
FROM 24.61.185.*
差距很大,我们也是大班开始学,两年才考2级,病因就是这两年,我根本没陪练,丢给老人了,这两年老人陪着,平均每天只练10-20分钟。我介入陪练之后,进度就起来了,我好好陪之后,进度就更快。早先老师,还有一些成年后的优秀业余琴童,都在讲家长陪练和坚持对结果有多重要,我也没当回事,直到自己实践出惨痛教训。
【 在 deareileen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班开始学大提琴,现在学了一年半,这学期一直居家学习,所以倒是磨了三个月音色了。
: 去年八月也是磨了一个月音色,九月份开始上课的时候可以一下子进度很快。
: 关于错音,谱子我不管的,无伴奏的如果错了,立即改正往下拉,有伴奏的如果错了直接拉下一个音了,下一遍再改。
: ...................
--
FROM 24.61.185.*
你要是有时间条件,练琴时间充分,最好还是坚持用标准姿势拉琴吧,这样虽然进度慢一点,但是质量高,养成好的姿势习惯,看起来像科班。 我们不行,姿势很拧巴,最近才开始改,只能做到简单曲子,音阶琶音用好的科班姿势,难度稍微上来一点的曲子,看着姿势还是拧巴,难看,不科班。有不少孩子是这个问题,练琴时间不多,又赶进度,只能很粗糙的前行,等考完级没事干了,再返工。不过确实有些小时候做不好的地方,大点了上中学了却可以神秘解锁办得到,跟肢体发育、神经发育肯定有关系。
【 在 deareileen 的大作中提到: 】
: 娃说大提琴的难度是费体力(音准拉对,音色稍微好听一点,就很累了,标准姿势很累的),谱子相对钢琴不难;钢琴的难度是注意事项太多(为了好听),费脑子。
: 和老师风格也有关系,大提琴老师相对不会要求一步到位,主要考级通过就行,但是随着小孩水平提高,也确实在纠正姿势,所以我也困惑是一步到位好呢还是慢慢纠正好呢?还是说乐器不同所以要求不同更好。
: 提琴拉得能听就比较难,钢琴要好听不比提琴容易(只是音准不需要注意,音色一样要注意,而且注意事项还更多)。
: ...................
--
FROM 24.61.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