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有点搞不懂初中的家长们为啥蕉绿
很多认识有一个积累递升,家长用几十年逻辑磨合的思维能力去参照初学者,本就不合理。当家长年龄将近50岁时,你怎么不和孩子比记忆力?
我大学1年级回高中学校时,感觉高中题都变简单了,而大学期间根本就没学习,天天锻炼身体了。说明认知会提升的,有早慧、有晚慧、有不开窍的、有机缘巧合正卡点的、努力的不努力的....
确实有笨得不行的,大多差不多,表现出来的差异主要还是基因之外的因素。
智商表现得不错的,想随随便便全科优秀,不是我们动动嘴皮子这么容易,还是要努力的。
--
FROM 221.223.199.*
智商差异没有我们所见的那么大,很多都是从小就积累了思维错误,导致知识升级后有些演化不能理解,而有些孩子恰好基础思维结果都是对的,从而积累优势,一点就通,这也是玩的多而丰富的孩子表现更聪明,985的家长对孩子的基础思维正确也具备纠偏更充分,所以他们的孩子出色比例高。
老师相对更懂教育,老师的孩子成材率就明显高。
是有天生笨孩子,但很多笨是后天积累的
--
FROM 221.223.199.*
脑功能异常的天牛不在主流竞争范围,不要去对比和参考
--
FROM 221.223.199.*
【 在 Hxy001 的大作中提到: 】
:
: 小学阶段奥数题,基本就是加/减/乘,一样可以把人绕晕
初中设置两个联动的动点,就可以把绝大多数人绕晕
--
修改:scubawh FROM 221.223.199.*
FROM 221.223.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