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请问孩子故意撒谎怎么处理?
可以从这几个角度丰富思考:
1.孩子趋利避害的行为而已,没什么大不了,还不要上升为道德品质的高度。归根到底,还只是偷偷懒,长长面子,回避批评。可以觉得撒谎不好(成人的撒谎更严重,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不好,尤其是某些政客),但是没必要觉得撒个慌就天塌下来了,如果说这是原则问题,还说不见棺材不掉泪,我觉得定性有点严重,是不是自己有点道德上的苛刻?
2.还是要找原因。练字作业该日期,还是不想练,是觉得枯燥了,还是觉得多了,回到问题本身,想想,是不是改进下练字作业的设计,验收方式等等,和孩子商量,让他认可。至于学习成绩本身,最重要的还是明确传递意愿,成绩固然重要,但真实的学习结果反馈更重要,家长不会以一次成绩怎么怎么样,家长要做的是根据卷面的表现,看到学习的进展情况。这个态度要明确,几次之后,孩子可能就不需要改成绩了。当然,这种情况不能允许一而再而三的发生。
3.言语方面,千万不要过激,尤其是多负性评定。
以上为和善。接下来,可以坚定。
1.明确告诉孩子,这种情况不可以再发生,可以因为偶尔的遗忘忘记写练习,但是必须说明,至于改成绩,这种情况更不可能发生。
2.针对两次事件,可以实施小小的惩罚,从警告开始,或者直接上一定的措施,比如说罚坐,做额外的家务等等。
3.和孩子明确接下来再犯的惩罚措施,让孩子签协议,做承诺。一旦出现了,照章执行,不用打折扣。
--
FROM 125.33.204.*
【 在 Adjani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奇什么样的小孩?能签下这种协议。如果是我拿这协议,小孩能撕了仍垃圾桶,跟我抱摔。
: “3.和孩子明确接下来再犯的惩罚措施,让孩子签协议,做承诺。一旦出现了,照章执行,不用打折扣。”
:
其实,很多孩子都能。开家庭会议的时候,我们会把很多彼此的约束都落实下来,包括孩子对家长的。我家这个协议模式从疫情前就开始了,孩子拿着当宝,因为里面对家长的惩罚往往能造成他的额外福利,我们已经被他讹诈了很多冰激凌了。
--
FROM 125.33.204.*
【 在 Adjani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小孩很乖啊,几岁?
:
马上十一岁了,四下。几年前跟我们飙过一次大的,跟小狮子一样,咆哮要打架,后来就开始开家庭会,现在都跟我们讲道理,做辩论。考不好的时候就提前打埋伏,给我们报一个更低的分数,有的作业(比如《中国通史》的学习)不想做,就自己决定挪到什么时候补起来。行为上,基本上就是说了就做,做不到就乖乖认罚。
--
FROM 125.33.204.*
【 在 Adjani 的大作中提到: 】
: 唉,还是你运气好
:
刚开始讲话的时候就开始行为管理了。不到三岁就从时间管理上养成他守时的习惯。这么一点点的过来的。
--
FROM 125.33.204.*
【 在 Irene007 的大作中提到: 】
: 谢谢你用心回复,你们说的原因我都了解,无非是孩子觉得不撒谎的话压力太大,我只能让他觉得撒谎比不撒谎的后果更严重了。
: 但是我一直很苦恼的问题就是他从小到大不怎么和我聊天,他就是那种说话之前要想好久的人,要思虑再三说这话有什么后果,包括他撒谎之前我其实也能看出,他在计算撒谎能被我发现的可能性有多少,他还有几个月满八岁,不知道有什么办法能让他多开口
其实,你在前一条回帖中已经提到了孩子可以和同桌说很多话,是不是可以猜测,你和他的交流方式,一直偏严肃,或者你本人的性格就会让孩子感到不敢过分亲近呢?这点值得思考。不是说这样的形象不好,而是说在教育的方式上就会有差别。比如说,这样的角色在控制行为边界上就能非常有价值,但是不适合事无巨细。换言之,一个严肃的父亲,适合在大问题上发挥出巨大的作用,而不适合在琐碎事情上发挥作用。
当然,这都是我的个人猜测,仅仅从亲子风格上考虑问题。
但是,还是要注意,感觉你的孩子,其实比较敏感,心思比较细腻,甚至有时候比较纠结,这样的孩子,因为其高敏感度,但是又疏于释放,往往容易造成心理压力的积郁,在进入青春期之后,面对许多问题没有能力解决,而又无法寻求有效帮助时,这个问题比较突出。这是后话。
针对当前,我觉得要善于通过气氛轻松的亲子活动,使得孩子能够把家庭当成对自己内心的最大支持,考好了,考差了,心情不好了,都能在家庭范围内获得情绪的释放。这个氛围怎么营造呢?可以让妈妈先和孩子聊起来,爸爸可以适当参与,必要的时候,也要和孩子玩起来。对男孩来说,找到一项两个人可以参与的运动,是个很好的方式。比如说,我们在家是通过玩冰壶的方式密切关系的。这样的方式很多,如果家长愿意,一定是可以做到的。
你的描述给我的感觉还是,坚定有余,但是和善不足,让孩子感受到压力和距离。如果说孩子不和你们讲话,但也不和同学朋友打闹,那么要考虑是否个性如此,但是,如果是有选择性地,那么就要思考到底孩子为何不讲话,我想,压力和心理上的距离就是重要原因了。
--
FROM 125.3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