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各位大佬,求助一个小学奥数题
第一反应,当然是三元一次方程组,如果没学过的话,我想到的方法如下:
这个买法可以做个变形,等同于:
一个人买第一双鞋,60元一双
一个人买第二双鞋,50元一双
一个人买第三爽鞋,40元一双
每个人都至少买了一双鞋,最多买三双鞋,所以,按照下面步骤:
总共卖出去8390元
1 每个人先买一双鞋, 85人,60元一双,总计金额是 85X60 = 5100元,还有8390-5100 = 3290元,这些是第二双和第三双鞋的销售收入。
2 让一部分人买第二双鞋,因为第二双鞋50元,所以,3290 除以 50 的余数,只能是第三双鞋的收入,这个题目数字比较巧,刚好是40(第三双鞋的价格),所以第二双鞋的销售收入是 3250元
3250除以50 = 65人,还剩下40元,正好是第三双鞋。
结论,就是,85-65-1 = 19人买一双鞋,65-1=64人买两双鞋,1人买三双鞋。
【 在 lj93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啥好办法给小学3年纪小孩解释这个思路不?目前想到的思路过于复杂啊
: 发自「今日水木 on LYA-AL10」
--
FROM 223.71.139.*
汗!看丢了一个条件,抱歉抱歉
修改一下,那就是先85个人每人买一双鞋,然后,剩下的金钱和鞋子数量已知,70双鞋,有的鞋50元一双,有的鞋40元一双,总共3290元,这就是一道标准的鸡兔同笼了。
用吹哨抬腿法,解鸡兔同笼
【 在 klbs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总鞋数150双了,对不上
--
FROM 223.71.139.*
记得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忘记原话了,大意是,XXX并没有什么善恶对错,要看拿XXX做什么事情,比如说,猎枪没有错,错的是,你那它干什么。
问题不出在这种题上,关键看要求小朋友做题的人,心里是怎么想的,为啥让小朋友作这个事。
【 在 vonmiles2 的大作中提到: 】
: 小时候做过这种题 现在有了娃 一定让小朋友远离这种题
--
FROM 223.7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