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增广贤文这一段写的什么乱七八糟的
道德经为什么不入教材?我觉得道德经真心不错。
--
修改:scubawh FROM 221.223.199.*
FROM 221.223.199.*
中国的传统辩论方式很多,并不形成定论,只是陈述某一种思路,是多元中的一元,受众权衡利弊决定是否接纳。
文言文著作并没有固化观点,本就是体现多元化,更像某一条思路的纵向延伸,而不会多元归一元固化抬高强势的结论。
这是中外的一个很大的差异。
--
FROM 221.223.199.*
【 在 yingzh 的大作中提到: 】
: 贫穷自在富贵多忧
: 这句怎么看都太虚伪了吧
:
: ...................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表述的是君子穷困而能保持操守,小人却多违背公则求变,展示的是两类人的行为趋向。
“贫穷自在,富贵多忧”
表述的是贫穷和富贵的两个非对称的比较,展示事物的多面性。
贫穷外在资源少,易自省;富贵外在羁绊多,思虑也多,易为物所累。
不应解读为贫穷是自在的原因,而富贵导致忧愁。
--
FROM 221.223.199.*
【 在 Benren0 的大作中提到: 】
: 道德经晦涩难懂。作者自己瞎说一通,没想到身后那么多人捧臭脚捧成经典。
: 不说思想谁对谁错,单论遣词造句其文学性,《庄子》和《韩非子》两本书吊打之,也吊打儒家的四书五经。这两本才是中华文明核心。
: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这不说得挺清楚的吗?
--
FROM 221.223.199.*
【 在 tangziwei 的大作中提到: 】
: 老夫研究语言文字凡30年,特别是近年在典籍外译过程中审校百余种著作。深感,其实很多古文,根本讲不通的,从诗经那个年代,直到晚清的文字,以讹传讹,穿凿附会的不要太多。很多人都是跟着瞎起哄而已。富贵不能淫,传统的解释就不对。这几行文字里,文法结构不要太糟糕,楼主的感觉完全正确,简直一派胡言。
分享几段辨析文字学习下
--
FROM 221.223.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