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不仅是教材,教辅材料也是错误多多
学校推荐的《小学生必背古诗词(150首)》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
随便翻了翻就看见了2个错误。
98页《泊船瓜洲》第二句,应该是“钟山只隔数重山”,印成了“钟山只隔万重山”
180页《赠花卿》第四句,应该是“人间能得几回闻”,印成了“人间能有几回闻”
--
FROM 125.33.206.*
古诗词就是不同版本的,因为已经失传了无法考证哪个才是真的,以教材为准
--
FROM 222.131.65.*
这两个错误显然不是版本问题。
第一首诗,王安石本身感慨“离钟南山不远了”,怎么可能用“万重山”,“只”和“万重山”矛盾吧?
第二首,“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在前面一句已经用了“有”了,第二句不可能再用。
【 在 lilyhouse 的大作中提到: 】
: 古诗词就是不同版本的,因为已经失传了无法考证哪个才是真的,以教材为准
--
修改:RI1657 FROM 125.33.206.*
FROM 125.33.206.*
得和有
平仄不一样了
有的版本至少没有这种平仄错误
比如
王杨卢骆当时体,有的版本是杨王卢骆当时体
【 在 RI1657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两个错误显然不是版本问题。
: 第一首诗,王安石本身感慨“离钟南山不远了”,怎么可能用“万重山”?
: 第二首,“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在前面一句已经用了“有”了,第二句不可能再用。
: ...................
--
FROM 219.236.112.135
我家娃有本学校发下来的 《小学必背古诗**首》还是浙江教育出版社这样的正规出版社出版的,结果《石灰吟》的配图居然是于谦戴着枷锁,准备英勇就义的样子,感觉配图非常不妥。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得和有
: 平仄不一样了
: 有的版本至少没有这种平仄错误
: ...................
--
FROM 124.160.72.*
这没啥吧
本来于谦就是被诬陷致死的
这首诗就是表达了这个意思,自己很清白,不怕死
【 在 ZhangJuZh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家娃有本学校发下来的 《小学必背古诗**首》还是浙江教育出版社这样的正规出版社出版的,结果《石灰吟》的配图居然是于谦戴着枷锁,准备英勇就义的样子,感觉配图非常不妥。
--
FROM 180.91.214.*
本质不同
这是蠢,教材那个是 坏
【 在 RI1657 的大作中提到: 】
: 学校推荐的《小学生必背古诗词(150首)》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
: 随便翻了翻就看见了2个错误。
: 98页《泊船瓜洲》第二句,应该是“钟山只隔数重山”,印成了“钟山只隔万重山”
: ...................
--
FROM 180.91.214.*
嗯 但是我记得我自己的语文老师说这是于谦青年时代写的一首诗,显示他的志向和节操
这个枷锁配图,会让孩子误解这首诗是夺门之变后,于谦再写的,可能是我多虑了。
【 在 tsbit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没啥吧
: 本来于谦就是被诬陷致死的
: 这首诗就是表达了这个意思,自己很清白,不怕死
: ...................
--
FROM 124.160.72.*
现在娃的笼罩四野 现在读ye 不读ya了石径斜 读xie 不读xia了还有很多字的笔顺 改的也是一塌糊涂 就想问改这些有啥用?现在的编者就为了创新改革就改这些体现自身的专业水准吗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从小语文没学好的人去当了砖家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1
【 在 RI1657 的大作中提到: 】
学校推荐的《小学生必背古诗词(150首)》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
随便翻了翻就看见了2个错误。
98页《泊船瓜洲》第二句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1
--
FROM 123.119.236.*
一直提倡古音今读啊
阿房宫赋,我读书的时候就是a fang了
【 在 smn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娃的笼罩四野 现在读ye 不读ya了石径斜 读xie 不读xia了还有很多字的笔顺 改的也是一塌糊涂 就想问改这些有啥用?现在的编者就为了创新改革就改这些体现自身的专业水准吗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从小语文没学好的人去当了砖家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1
: 学校推荐的《小学生必背古诗词(150首)》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
: ...................
--
FROM 219.236.11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