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愁。快成日经贴了。
所有调皮男孩的家长都该看看您的分析,非常好!
【 在 returnboat 的大作中提到: 】
: 部分男孩子开窍晚,但是后劲足,很大原因就是某些事件或者经历让孩子产生了极大的学习动机。
: 这种动机往往并不产生于日常反复的要求和劝谕,而是某些特定场景才能真正产生,尤其是中学生阶段,更是很难通过“规则”和“要求”而激发深刻的学习动机。对于临近青春期的孩子,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打骂”更是不容易产生积极的效果,反倒带来负面的影响,所以,要特别谨慎。
: 这个阶段的家长,保持和孩子较为平等和友好的关系,以此为基础,通过改善孩子的学习认知(目标、意义和自我认知)等,提升孩子的学习成就感和胜任感,引导孩子建立学习价值感,比表面的学习行为要求更加重要一些。有条件的家长,可以考虑为孩子构造具有积极动力的“朋友圈”,以帮助孩子建立学习动机,比如具有榜样意义和导师意义的“大学生”伙伴,或者其它人群。也可以让孩子了解社会现实和职场生活的方式,鼓励孩子自我选择和自我激励。而这本身也可以进一步促进孩子和家长的互动关系。
: ...................
--
FROM 106.39.151.*
您这话我看偏激了,我自己的经历,至少三分之一初中成绩还行的孩子,高考也就了了,反之也是。初二是个坎,高二也是个坎。
【 在 tiktoke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娃应该废了。作为毕业班的家长观察,初一前十的现在基本前十。
: 前十的孩子特点都一样,不叛逆。
: 我老婆总要我不要对娃太严厉,处于叛逆期,我都骂,叛逆个屁,孩子不要惯。
: ...................
--
FROM 106.39.151.*
感谢您这给后来人总结的经验,非常赞同,七八岁以前可以打打,严厉一点,到了十一二岁,别再打了,宽容点,这样孩子至少性格好!咱们这个社会也会心平气和一点。
学习的事,我始终认为是自己的事,靠别人推是推不了多远的。
【 在 yanhl 的大作中提到: 】
: 过来人的经验,千万不要打,和孩子的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相比,成绩真算不了什么。我家从小对孩子特别宽松,我家孩子现在上大学了,小时候周末的作业我就没记得周六完成过,周六大多数时候都不会开始做,周日上午也不着急,下午睡个觉起来三四点摆开样子做作业,晚饭后才真正开始,做到睡觉前勉强做完。我有时候就说你早点做完,咱们还可以出去玩玩,多好,人家才不在乎出不出去玩,关键在家晃来晃去也没干啥,你们这还鼓捣音乐视频,我看了都羡慕得不行,我们连这个也没有。不过回头想想我小时候也这样,重度拖延症患者,一直到现在还是这样,所以我也一直没什么底气管孩子,稍微说她一句,人家来一句“先管好你自己”,立马没脾气。我也只能跟朋友背后吐吐槽,还是由着她了,不过这样长大孩子心理会比较健康,自主性也比较强,大人还省心,最后考的大学其实也不错。我们周围有些家长小时候管得特别严的,自己累,孩子怕,花了好多钱上各种辅导班,上中学后孩子逆反得厉害,鸡飞狗跳,最后大学考得不一定好,跟那些不管的也差不多,亲子关系还不好。小时候打孩子的以后大概率后悔,给孩子留下童年阴影,以后提起来孩子大人都心痛,打的越厉害后悔得越厉害,破环了亲子关系,心底永远的痛,无法弥补。我是当老师的,其实咱们这个教育制度太看重成绩导致让孩子小时候做了太多没必要的作业,家长就不要给孩子增加压力了,尽量给孩子一个宽松而自由的童年吧。
:
:
: ...................
--
FROM 106.3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