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chen21 (carl) 于 (Fri Jul 22 09:05:31 2022) 提到:
各大平台,所谓这些神童都是3年级以前的事迹,因为9岁前很多父母经常会有一个错觉,总觉得自己娃是神童。3年级以后很多娃开始露出真面目,逐渐被父母嫌弃,很多在初一就被父母称为渣蛙了,哈哈
☆─────────────────────────────────────☆
sea2021 (sea) 于 (Fri Jul 22 09:07:55 2022) 提到:
谈谈自己小孩如何?
整天版面都在八卦别人家的小孩
【 在 xchen21 的大作中提到: 】
: 各大平台,所谓这些神童都是3年级以前的事迹,因为9岁前很多父母经常会有一个错觉,总觉得自己娃是神童。3年级以后很多娃开始露出真面目,逐渐被父母嫌弃,很多在初一就称父母称为渣蛙了,哈哈
☆─────────────────────────────────────☆
dugy (不思量,自难忘) 于 (Fri Jul 22 09:08:44 2022) 提到:
是的,
仿佛小时候会背很多诗会说很多英语会做很多数学题
比
高考时考上top2,各种联赛拿牌
更能说明他们孩子是神童
不过也对,“神”只停留在“童”的阶段
一旦脱离了儿童期,便不再神了
也没毛病
【 在 xchen21 的大作中提到: 】
: 各大平台,所谓这些神童都是3年级以前的事迹,因为9岁前很多父母经常会有一个错觉,总觉得自己娃是神童。3年级以后很多娃开始露出真面目,逐渐被父母嫌弃,很多在初一就称父母称为渣蛙了,哈哈
☆─────────────────────────────────────☆
lushang (路上) 于 (Fri Jul 22 09:14:14 2022) 提到:
以前看过这么个笑话,大概意思是,娃儿刚出生时,父母都认为孩子将来是天才,会指点江山;娃儿两三岁时,将来当大官发大财,做个马云第二;娃儿五六岁时,将来肯定上清北;娃儿八九岁时,将来怎么着也是985;。。。。。。二十多岁时,能自己养活自己很不错;三十岁时,能找到老婆就好。。。。。
不无道理
【 在 xchen21 的大作中提到: 】
: 各大平台,所谓这些神童都是3年级以前的事迹,因为9岁前很多父母经常会有一个错觉,总觉得自己娃是神童。3年级以后很多娃开始露出真面目,逐渐被父母嫌弃,很多在初一就称父母称为渣蛙了,哈哈
☆─────────────────────────────────────☆
maple0 (人类不值得) 于 (Fri Jul 22 09:14:20 2022) 提到:
我觉得一个人能够有效学习的因素有三个
1.逻辑,知晓所学习事物的逻辑,他们是怎样一环套一环的出现在我们面前以及他们将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2.内部动力,自己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自己缺失的是什么,以及自己未来的目标是什么
3.努力,也并非是埋头努力就好,要注意身体的承受能力
第一个是智商的重要部分,第二个是情商的重要部分
低年级时,对这两者的要求不高,所以光靠努力就好
到了高年级,光靠努力不行了,于是就开始出现后劲不足了
【 在 xchen21 的大作中提到: 】
: 各大平台,所谓这些神童都是3年级以前的事迹,因为9岁前很多父母经常会有一个错觉,总觉得自己娃是神童。3年级以后很多娃开始露出真面目,逐渐被父母嫌弃,很多在初一就称父母称为渣蛙了,哈哈
☆─────────────────────────────────────☆
serenetong (serenetong) 于 (Fri Jul 22 09:21:59 2022) 提到:
老生常谈的帖子灌着没意思。类似言论在贵版看过不下十次了。有新鲜的切入点么?
【 在 xchen21 的大作中提到: 】
: 各大平台,所谓这些神童都是3年级以前的事迹,因为9岁前很多父母经常会有一个错觉,总觉得自己娃是神童。3年级以后很多娃开始露出真面目,逐渐被父母嫌弃,很多在初一就被父母称为渣蛙了,哈哈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Pro」
☆─────────────────────────────────────☆
naohai (naohai) 于 (Fri Jul 22 09:29:38 2022) 提到:
一个6岁各方面明显超出同龄孩子的天才,一个小升初各方面出色点招进入最强中学的天才,一个18岁状元考入清北的天才,对于父母来说,自豪的感情和希望分享的心情(你也可以理解为炫耀)有区别吗?
为什么对6岁的就各种不爽,对18岁的就没有这么严格呢?
我一直觉得有点奇怪,这个逻辑是什么,强者无法质疑?
那18岁清北状元也可以用酸话挤兑他父母啊,你们孩子距离诺贝尔好十万八千里呢,伤仲永的故事18岁版本也不少,你现在的感觉你孩子还厉害也是错觉。。。
☆─────────────────────────────────────☆
CCERCCUS (CCERCCUS) 于 (Fri Jul 22 09:40:00 2022) 提到:
人生真是马拉松,处处是坑,处处也是机会。
一路走来神童跌落神坛的还少吗?从读着书抑郁放弃的,到大学打游戏荒废的,还有看破出家的,更多的在工作中被埋,真正混出来的也就就是个位数。
现在家长焦虑普遍犯了一个滑坡谬误,就是一步不行,步步不行,一旦落下,越落越远。
其实这根本不是普遍规律,事实上,人生只要抓住一次机会就够了,甚至可以说越往后越重要,之前的反而不重要。
我单位一个普通大学普通研究生普通研发干了好几年没起色的的女的,其貌不扬,普通家庭背景,是不是今后只能混日子了?
不然,一次偶然机会她来讲解研发产品,就被老板赏识,调到市场部,现在已经要成准高管了,从年薪6、7万,快速升到80万以上,一下子收入超过了我,我从念书到工作都比她强太多了,但是人家机会把握住了。
【 在 xchen21 的大作中提到: 】
: 各大平台,所谓这些神童都是3年级以前的事迹,因为9岁前很多父母经常会有一个错觉,总觉得自己娃是神童。3年级以后很多娃开始露出真面目,逐渐被父母嫌弃,很多在初一就被父母称为渣蛙了,哈哈
☆─────────────────────────────────────☆
Realpig (小毛兔你好) 于 (Fri Jul 22 10:01:20 2022) 提到:
好像记得有个神童叫小花生
随手一搜怎么变成专业鸡娃网站的名字了
【 在 xchen21 的大作中提到: 】
:
: 各大平台,所谓这些神童都是3年级以前的事迹,因为9岁前很多父母经常会有一个错觉,总觉得自己娃是神童。3年级以后很多娃开始露出真面目,逐渐被父母嫌弃,很多在初一就被父母称为渣蛙了,哈哈
☆─────────────────────────────────────☆
leedcomm (leedcomm) 于 (Fri Jul 22 10:03:20 2022) 提到:
因为长大后越接近目标
比如跑马拉松,有的人起步快了1米,有的人在终点最后1米领先
意义是不一样的
再比如拿个3岁神童和爱因斯坦比天才。。。
另外就是6岁超过同龄孩子其实没啥
因为二本生都超过了80%的同龄人
成年人的牛逼,比小孩子的牛逼,门槛高得多
【 在 naohai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个6岁各方面明显超出同龄孩子的天才,一个小升初各方面出色点招进入最强中学的天才,一个18岁状元考入清北的天才,对于父母来说,自豪的感情和希望分享的心情(你也可以理解为炫耀)有区别吗?
: 为什么对6岁的就各种不爽,对18岁的就没有这么严格呢?
: 我一直觉得有点奇怪,这个逻辑是什么,强者无法质疑?
: 那18岁清北状元也可以用酸话挤兑他父母啊,你们孩子距离诺贝尔好十万八千里呢,伤仲永的故事18岁版本也不少,你现在的感觉你孩子还厉害也是错觉。。。
☆─────────────────────────────────────☆
lushang (路上) 于 (Fri Jul 22 10:13:49 2022) 提到:
顶,把我想说的准确的表达了出来。现在焦虑的家长都得看看,我也得时不时给自己敲警钟,家里地婆总在嘀咕要把握每个机会。
【 在 CCERCCUS 的大作中提到: 】
: 人生真是马拉松,处处是坑,处处也是机会。
: 一路走来神童跌落神坛的还少吗?从读着书抑郁放弃的,到大学打游戏荒废的,还有看破出家的,更多的在工作中被埋,真正混出来的也就就是个位数。
: 现在家长焦虑普遍犯了一个滑坡谬误,就是一步不行,步步不行,一旦落下,越落越远。
: ...................
☆─────────────────────────────────────☆
tearofblue (一切) 于 (Fri Jul 22 10:13:56 2022) 提到:
我一直觉得家里的娃是普娃,放养型,学习的啥班也没报
体育搞了一堆虎头蛇尾,击剑两年,羽毛球1对2一个暑假,游泳40次课
英语口语25分钟1对1线上聊天倒是坚持了四年,每周两到三次课。
到了六年级,突然班主任和其他家长见到我,都跟我说娃是学霸
神童,天才,卷王......
【 在 xchen21 的大作中提到: 】
: 各大平台,所谓这些神童都是3年级以前的事迹,因为9岁前很多父母经常会有一个错觉,总觉得自己娃是神童。3年级以后很多娃开始露出真面目,逐渐被父母嫌弃,很多在初一就被父母称为渣蛙了,哈哈
☆─────────────────────────────────────☆
jujube198372 (许多妈妈) 于 (Fri Jul 22 10:25:28 2022) 提到:
哈哈,娃在家不显山露水啊。
【 在 tearofblu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一直觉得家里的娃是普娃,放养型,学习的啥班也没报
: 体育搞了一堆虎头蛇尾,击剑两年,羽毛球1对2一个暑假,游泳40次课
: 英语口语25分钟1对1线上聊天倒是坚持了四年,每周两到三次课。
: ...................
☆─────────────────────────────────────☆
tearofblue (一切) 于 (Fri Jul 22 10:30:05 2022) 提到:
在家跟我说,她在学校是个吃瓜群众,无脑儿童快乐多
我想也对,六年从没有当过三好学生,也没当过班干部
结果六年级毕业,给我整了一个全班第一名,校级优秀毕业生
班里只有俩优秀毕业生,要不是班主任跟我说,我都不信
【 在 jujube198372 的大作中提到: 】
: 哈哈,娃在家不显山露水啊。
☆─────────────────────────────────────☆
jujube198372 (许多妈妈) 于 (Fri Jul 22 10:41:02 2022) 提到:
突然给了家长一个大惊喜。。。
【 在 tearofblue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家跟我说,她在学校是个吃瓜群众,无脑儿童快乐多
: 我想也对,六年从没有当过三好学生,也没当过班干部
: 结果六年级毕业,给我整了一个全班第一名,校级优秀毕业生
: ...................
☆─────────────────────────────────────☆
scubawh (scubawh) 于 (Fri Jul 22 10:58:51 2022) 提到:
【 在 tearofblu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一直觉得家里的娃是普娃,放养型,学习的啥班也没报
: 体育搞了一堆虎头蛇尾,击剑两年,羽毛球1对2一个暑假,游泳40次课
: 英语口语25分钟1对1线上聊天倒是坚持了四年,每周两到三次课。
: ...................
我娃4年级有类似经历,同学家长问我娃平时都用啥教辅,她取取经,我都不知道那些有名的教辅,告诉她我们什么教辅都没用过,我们上奥数。同学家长马上不自在了,再不理我们,以为我们装逼呢,其实我们说的是实话,还准备和她好好探讨一番,结果人家直接给你贴标签走人了。
疫情停课期间,还有双减,老师电话家访,询问孩子行程安排。告知老师除了每周一次奥数课,哪儿都不去。
老师说:我们都以为从周一到周五,您家孩子课外班都排满了的那种。
☆─────────────────────────────────────☆
defeatyou (lance~天地一沙鷗) 于 (Fri Jul 22 11:09:02 2022) 提到:
很多都是没见过,想象的
就像咪蒙当年写的状元,我朋友圈没有一个转载的,因为我们学院不止一个状元
【 在 scubawh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娃4年级有类似经历,同学家长问我娃平时都用啥教辅,她取取经,我都不知道那些有名的教辅,告诉她我们什么教辅都没用过,我们上奥数。同学家长马上不自在了,再不理我们,以为我们装逼呢,其实我们说的是实话,还准备和她好好探讨一番,结果人家直接给你贴标签走人了。
: 疫情停课期间,还有双减,老师电话家访,询问孩子行程安排。告知老师除了每周一次奥数课,哪儿都不去。
: 老师说:我们都以为从周一到周五,您家孩子课外班都排满了的那种。
: ...................
☆─────────────────────────────────────☆
chenwf (犀利姐) 于 (Fri Jul 22 11:21:50 2022) 提到:
有句话三岁看老,有夸张的成分但是好像也对,比如我家娃的一些特质,不管是缺点还是优点,随着年龄的增长。好像那些特质还是那样。。优点还是那些优点,缺点还是那些缺点。。
☆─────────────────────────────────────☆
almondwu (Baulson·胖子控) 于 (Fri Jul 22 12:56:25 2022) 提到:
因为大家一致认为6岁的人生刚开始,18岁状元进清华时人生已结束
【 在 naohai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个6岁各方面明显超出同龄孩子的天才,一个小升初各方面出色点招进入最强中学的天才,一个18岁状元考入清北的天才,对于父母来说,自豪的感情和希望分享的心情(你也可以理解为炫耀)有区别吗?
: 为什么对6岁的就各种不爽,对18岁的就没有这么严格呢?
: 我一直觉得有点奇怪,这个逻辑是什么,强者无法质疑?
: 那18岁清北状元也可以用酸话挤兑他父母啊,你们孩子距离诺贝尔好十万八千里呢,伤仲永的故事18岁版本也不少,你现在的感觉你孩子还厉害也是错觉。。。
: --
☆─────────────────────────────────────☆
Thulium (Tm) 于 (Fri Jul 22 12:59:30 2022) 提到:
机会有好有坏
抓错的话,还不如不抓
【 在 CCERCCUS 的大作中提到: 】
: 人生真是马拉松,处处是坑,处处也是机会。
: 一路走来神童跌落神坛的还少吗?从读着书抑郁放弃的,到大学打游戏荒废的,还有看破出家的,更多的在工作中被埋,真正混出来的也就就是个位数。
: 现在家长焦虑普遍犯了一个滑坡谬误,就是一步不行,步步不行,一旦落下,越落越远。
: 其实这根本不是普遍规律,事实上,人生只要抓住一次机会就够了,甚至可以说越往后越重要,之前的反而不重要。
: 我单位一个普通大学普通研究生普通研发干了好几年没起色的的女的,其貌不扬,普通家庭背景,是不是今后只能混日子了?
: 不然,一次偶然机会她来讲解研发产品,就被老板赏识,调到市场部,现在已经要成准高管了,从年薪6、7万,快速升到80万以上,一下子收入超过了我,我从念书到工作都比她强太多了,但是人家机会把握住了。
☆─────────────────────────────────────☆
Adjani (三角梅) 于 (Fri Jul 22 13:02:15 2022) 提到:
爱因斯坦24岁之前并不神啊,大学考了两次
【 在 leedcomm 的大作中提到: 】
: 因为长大后越接近目标
: 比如跑马拉松,有的人起步快了1米,有的人在终点最后1米领先
: 意义是不一样的
: 再比如拿个3岁神童和爱因斯坦比天才。。。
:
: 另外就是6岁超过同龄孩子其实没啥
: 因为二本生都超过了80%的同龄人
: 成年人的牛逼,比小孩子的牛逼,门槛高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