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不懂奥数问个傻问题 鸡兔同笼问题为啥不教小朋友直接用方程?
随你啊
你该想想,为啥不是上来就教小孩方程了
学习有顺序的
【 在 ericz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没问题。我的意思是没有必要把所谓的算术解法,上升到“奥数”那个高度去反复学反复练。这就纯粹是在低水平上反复打转了。
: 鸡兔同笼那点算术套路,没什么能锻炼思维的
--
修改:defeatyou FROM 219.236.120.143
FROM 219.236.120.143
也不是
编书的人肯定会方程
如何写那样的方法呢
也是有有道理的
【 在 ericz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的。特别是机构,想赚幼儿的钱,又没什么正经内容可教,就反复在这种东西上打转,还美其名曰锻炼思维。。。其实就是教一种低级的套路而已
--
FROM 219.236.120.143
我说的是编孙子算经的
你以为作者不会方程吗
【 在 ericz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编书的人也是命题作业。上面规定了数学要学满六年,每年多少学时。
: 学方程前始终需要点内容来填充教学时间,所以只能教这些了呗。
: 如果提前教方程,一是有可能部分孩子理解不了,二是方程早点教完了,后面的教学时间学什么呢?返回去再学算术解法不就搞笑了么
: ...................
--
FROM 219.236.120.143
当然会了
九章算术是东汉初年,已经有方程了
孙子算经是这之后好几百年的事了
【 在 ericz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晕,这个扯远了,我哪里知道。。。
: 有什么证据证明孙子算经作者会方程么?
--
FROM 219.236.120.143
随你说了
方程早有了,就算作者不会,后面1500多年,读者不会?为啥保留这个算术方法?肯定有目的的
【 在 ericz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咱们之前在历史版也讨论过,我对我国古代数学史不是很了解。但从后来各种成果来看,感觉似乎没有到发展到代数那个程度
--
FROM 219.236.120.143
当然不是了
汉字一样可以表示未知数啊
有些字也很简单,乙之类的
【 在 shuaigege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方程,但中文不太适合表述数学,阻碍了数学发展,可惜了
--
FROM 219.236.120.143
事实就是中国人会方程,但保留了算术方法
【 在 ericz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样讨论就不好了。不说原因,不说事实,就强调结论。
--
FROM 219.236.120.143
我觉得不是
可能这个书类似小学生习题集吧
不是给高水平的人看的
【 在 ericz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数学不行,没有产生更高级更抽象成果的原因吧
--
FROM 219.236.120.143
本来也是 做无聊之事,遣有涯之生
总比打游戏好
【 在 ericz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学奥数倒不一定会害人,学了奥数不至于让孩子数学水平降低。只是低年级奥数浪费了很多时间而已
--
FROM 219.236.120.143
可能是
我在别的书看什么除二啥的
觉得解法很好玩
【 在 kakapo7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初的小学奥数是一道鸡兔同笼题两种都教的,方程的未知数用符号代替
: 后来搞小奥培训的多了,就整出了各种讲义和教材
: 为了赚钱 增加课时和自学的难度,就收集了很多巧题巧解分门别类
: ...................
--
FROM 219.236.1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