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关于儿童的受挫教育与攻击性教育
【 在 qiaoqiao 的大作中提到: 】
: 躲挺好教的。
: 心理强势怎么培养啊?自己本身就不心理强势。很多时候,娃完全就会成为自己的翻版。
: 我就怕狗,多小的狗我都绕着走,狗一叫我就害怕。结果我儿子现在也怕狗怕得不行,让我保护,可能我之前的潜意识影响到他了
: ...................
我不认为心理强势和胆大有关联。
我理解的心理强势就是以自我本心为中心,以客观规律看世界,无心灵的领袖与权威。
可以屈从于世俗,可以很卑微,但心灵是坦荡、无约束的。
这种心态不好表述,不知我是否表达清晰。
我认为进攻的心态在事实上能破除心灵的封闭,但无端攻击又表现为心灵不安定,有些事不大能说清晰。
--
FROM 221.223.198.*
【 在 zhujindou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您自己说的自家六年级孩子的攻击行为,算你说的理性攻击吗?
: 六年级已经十一岁了,个头比很多成年人差不多,就您家孩子那主动一拳挥出去甭管您是不是感受自己受到攻击威胁,你是先出手了,万一打个鼻青脸肿甚至面瘫,就看你后悔不后悔
:
你也都看了一遍帖子,现在的曾经可不是6年级。
现在人的顾虑很多,一点鸡毛蒜皮的事,有不少人就不依不饶的,碰到大事又躲起来让别人去顶着,和平时期肆无忌惮,动乱时期胆小如鼠,现在社会这种“精致”的人越来越多了。
我是核心原则最大,教育孩子也是这个原则。例如别人势力大,你无法抗衡时就退让认怂,但如果对方对你的限制超过限度(例如捆绑之类)这时就上升到了核心原则(生存原则),必须进行生死搏斗,宁可在搏斗中死亡也不可被捆绑住虐杀(有这个趋势进程就不行)。举这个假设就是说,核心原则被破时不要考虑后果。
现在刑法也是放宽了,对主动持刀攻击的,对方反杀是不但责的,法律不能限制正义,这也是核心原则。
--
FROM 221.223.198.*
【 在 tangent212 的大作中提到: 】
: 很好的问题,让人思考孩子的其他教育问题。承受屈辱教育,除开忍,应该还要包括自己心里的宽慰和释怀,一般老实的孩子这个是自带优势。攻击性教育,尚武或竞技体育都很好,锻炼身体,意志,也有屈辱教育。国家层面,俄罗斯就是这样,中国清之前有?后来民间禁武,后来都文文弱弱,没了血气。
压制武力值,应该赵匡胤开始吧。武力值压低,反而成就了好勇斗狠的屑小的空间,但这些人只有破坏与私利。体育的作用并不是技巧高超拔得头筹,他的社会意义就是强健体魄,通过身体的锻炼促进健康地意志培养,这条顺延关系还是挺清晰的。
内在的屈辱教育,目的是正视这种情绪,就像您所说:达到自己心里的宽慰和释怀。
--
FROM 221.223.198.*
【 在 zhujindou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是不是逻辑混乱?别人强大就认怂?势均力敌就拼死搏斗?不计后果?熊孩子就是被你这样的教出来的
你就是个嘴炮,实力明显不对称,你碰到一群施暴者,你不跑?你就是一个嘴炮啊!
你跑不掉时,你是不是得适当配合避免伤害,当发现暴力会升级,你敢反抗吗?你这个嘴炮!
你逻辑太简单了,非黑即白,简单的可怜。当你判断形势而采取策略就会成为熊孩子?你3岁婴儿吗?
--
FROM 221.223.198.*
【 在 zhujindou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的没错!
: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孩子在内心不惹事但不怕事,具体到执行层面采取什么方式去对待,有很多种方法,自己动手只是其中一种,且不怎么高明也算不得有效的策略,动手本身带来不了多少正反馈。
有些要求你都做不到,你要求孩子做到?
“不惹事,但不怕事”你以为很容易做到?你能做到不怕事吗?当你觉得足够安全时,可能做得到吧!
“不惹事”很容易做到,“不怕事”是需要锻炼的,体育锻炼是一种锻炼方式,另外挨几次打而终于开始反抗了是最佳锻炼方式,“不怕事”说出来轻巧,如果你不是执法工作人员,你不是黑社会成员,你凭什么做到“不怕事”。这需要反复锤炼的,如果你不是上述两类人员(有凭借支撑),你能做到“不怕事”,就需具备2个因素,一有足够强大的身体能力,二有强大的心理素质,这个心理素质就是“进攻的欲望”,不要把“进攻的欲望”和欺压弱者挂钩,根本就没有关联性,熊孩子绝大多数都是胆小怕事的,真正强悍的根本就不屑于去欺负别人。
--
FROM 221.223.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