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孩子作文写不好,咋办
非常同意!!!
每天至少30分钟,家长陪着孩子,调整状态安静下来,选取名家名篇的一段,先顺结构,再斟词酌句的推敲,讨论作者怎么设计整段结构的,每一句是怎么选择切入点的。换个类似的主体,试着模仿学习下。
日复一日的训练孩子的阅读思维习惯,让孩子逐步适应以作者的角度来阅读。
没有受过训练的孩子看到的是内容,受过训练孩子看到的是文章的布局、文字的运用。
【 在 bookbusay 的大作中提到: 】
: 从一句一段开始纠正
: 家长要下功夫啊
:
--
FROM 1.119.157.*
这个怎么说呢,孩子个体差异会比较大,硬压着小朋友去“熏”也不现实,对文字不敏感体质也别强迫了,顺其自然吧,强化孩子擅长的学科吧。
【 在 QuickLinks 的大作中提到: 】
: 哎不听啊
: 我还没开始讲话就已经烦我了
: 但是觉得一个星期上一次课貌似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 ...................
--
FROM 1.119.157.*
也可能某些课外班的阅读训练起到作用了。
因为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和作文写作专项训练本质是类似的,前一个是帮助孩子解构文章,后一个是内化解构。
很多家长理解都错误了,阅读量大=阅读理解好+作文好。。。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你看韩剧再多,你也就是个粉丝,永远不会写拍电视剧, 你不会关注剧本的架构、故事发展的设计、人物冲突的设计、剧集的节奏、演员的表演、背景服装道具妆容音乐的选取等等因素。
因为你是观众视角,不是导演视角。
然后就是阅读了,你读者看科普书籍可以扩充你知识量,但是知道的多,还是写不出来。
哲学、小说、散文诗歌等等,你读的越多、感悟越多,甚至思想层面可能也小小升华了,但是还是什么也写不出来,或者写一些乱七八糟的文字,无法真实表达你原生态思想上冲击、感悟、情感面触动等等。
你能活出绚烂、跌宕起伏的人生,但是你需要专业的作家帮你写个人传记,帮你文字话去感动读者。
开玩笑说,我感情面可能远超贝多芬、周杰伦、海明威、李白、杜甫等等,但是我没有技巧把他们用旋律、文字表达出来。。。。
关键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窗口期很短,你过哪个时间点,如果他已经固化读者角度了,很难变成作者角度了。
语文有点像就是刁难打游戏的怎么编程!!!
玩更多的游戏并不能解决问题,还是应该培养孩子以程序员的视角去玩游戏。
阅读之后的感悟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说出几成你的感悟(这是语文学习和考察的东西),是技巧层面的。
【 在 deareileen 的大作中提到: 】
: 赞!
: “没有受过训练的孩子看到的是内容,受过训练孩子看到的是文章的布局、文字的运用。”
: 我就是光看到内容了,不知道孩子(二年级)怎么就能看到布局、运用,可能是上了写作培训课的缘故。
: ...................
--
FROM 1.119.157.*
我叫这个是“背后灵”。
孩子在阅读或者做阅读理解的时候,都是正面肉体对着文章的。
我们希望的把孩子的阅读灵魂给抽离出来,让他站在文章的背面观察。
这时候你就会发现文章的背后还有其它人,比如有一个模模糊糊的作者,或者有一个清楚的出题人。
出题人会把他欣赏的文章的爽点、它揣摩作者的想法放在阅历题里难为你书前面的肉体,但是你灵魂一旦出来了,你就可以和出题人沟通了,同时你们也是在和作者沟通,我们希望这三个背后灵尽可能的重合。
阅读理解和写作就是在这个背面做这些调整。
哪些孩子因为天赋或者后天引导能灵魂飘到这位置,那语文学习就会舒服很多了。
否则一直站在文章正面被动学习太累了。
【 在 deareileen 的大作中提到: 】
: 鼓掌鼓掌,分析得实在是太好了。
: 你这么一讲,我联系孩子学习音乐就明白了。
: 今天早上送孩子上学,一路上他讲解分析《孤勇者》和其他曲子,首先半音阶特别多,所以小朋友们比较难唱准;其次,节奏很难,切分音比较多,所以小朋友难以踩准节奏。嘿,就是您说的作家角度、导演角度。孩子特别喜欢作曲玩,怪不得他写作也比我厉害。
: ...................
--
FROM 1.119.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