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熊孩子是如何练成的
先说结论,很多人以为熊孩子是惯出来的,其实熊孩子其实是管出来的。
古人说人之初,性本善。其实没错。1-3岁的幼儿一般都挺好的。而问题也出在1-3岁。
越是可爱、好看的幼儿越严重,因为家长尤其时隔代人,总是去亲孩子、摸孩子、絮絮叨叨的和孩子说话。
其实1-3岁时期,幼儿还是不要太多打扰的好,幼儿天然的会自己观察这个世界,生成自己的感官系统,有时候会观察的很深入。
而家长过多的干扰,会导致幼儿的观察系统一直处于频繁干扰中,导致无法深入观察这个世界。等慢慢长大后,部分被频繁干扰体验的孩子就有抗拒表现,会很烦躁,因为已经无法沉下心来对待事物,虽然表现很活泼,但专注力已经被破坏了,为以后的学习带来严重障碍(尤其时初中会明显),严重的就是多动症。
也部分孩子会被消极表现,因为对频繁的干扰已经麻木了,严重的会导致交流障碍。然后家长去看医生,说是基因突变啥的,其实根源在家长。这也是为什么老二会很聪明,因为一般二胎不稀奇,家长们不会太在意二胎了,反而二胎得到了自由的观察时间。
为什么很多高学历、教师的孩子会很差,因为这些家长太重视了,对孩子的频繁干扰导致的。
当然1-3岁的教育也是很重要的,但要注意方式方法。比如相对自然的方式,摆不同形状、色彩的玩具来刺激幼儿的感官发育。语言则用第三方,把孩子当成观众,家长在孩子面前互相交流,孩子作为观众受的冲击较少,也能发育语言能力。
自己带孩子的一些体会,希望所有的孩子能健康的成长。
--
FROM 223.102.18.*
能有这些感悟挺好的啊
我也非常赞同。不过这个也确实是正常普通孩子的环境教育。如果孩子特殊一点就会比较棘手。
【 在 williamboone 的大作中提到: 】
:
: 先说结论,很多人以为熊孩子是惯出来的,其实熊孩子其实是管出来的。
:
: 古人说人之初,性本善。其实没错。1-3岁的幼儿一般都挺好的。而问题也出在1-3岁。
:
#发自zSMTH@TAS-AN00
--
FROM 114.254.3.*
孩子作为观众受的冲击较少,也能发育语言能力。
孩子作为第三方,会拼命参与谈话,不知楼主养孩子的时候有没有体会。
孩子为了引起大人注意,在大人交谈的时候通常插话、搞怪,甚至故意做一些错误的事情(比如乱丢东西等)来引人注意。
孩子有天生攫取大人注意力的内驱动力。
--
FROM 162.105.136.*
【 在 williamboone 的大作中提到: 】
: 先说结论,很多人以为熊孩子是惯出来的,其实熊孩子其实是管出来的。
: 古人说人之初,性本善。其实没错。1-3岁的幼儿一般都挺好的。而问题也出在1-3岁。
: 越是可爱、好看的幼儿越严重,因为家长尤其时隔代人,总是去亲孩子、摸孩子、絮絮叨叨的和孩子说话。
: ...................
厉害,育儿都育到科学的高度了。中国未来可期。
--
FROM 45.254.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