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这道几综难度在哪里
初二
我娃(1)的第二小问已经证明到了:
线段BP=HP=PC
角HBP=角BHP
角PHC=角HCP
但是就是最后这一点
大三角形BHC这里,她想不到用三个角之和180
(2)她会做
我问她这道题连辅助线都不用做,就证明个垂直
她说想不到三角形之和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1」
--
FROM 124.64.23.*
这题我们小孩考试第一次27道题的几综和最后一道压轴题都做出来了,但是总分还是跟以前差不多,压轴题最后一问不重要。不过好像到了做初二题目,大家感觉数学没以前厉害了,平均分都低了5分了。
【 在 carrotjenny 的大作中提到: 】
: 初二
: 我娃(1)的第二小问已经证明到了:
--
修改:zts FROM 119.80.175.*
FROM 119.80.175.*
大部分几何题要是看答案秒懂
不看答案自己苦想很久也搞不定
就是如此.
多刷点题就行.
【 在 carrotjenny (辛勤养猪的日子) 的大作中提到: 】
: 初二
: 我娃(1)的第二小问已经证明到了:
: 线段BP=HP=PC
: 角HBP=角BHP
--
FROM 123.120.186.*
我娃说前面题大部分不难,她就把时间浪费在最后两个大题
19题写三个答案出来有些难度
你们是前面扣分后面大题得分?
没想到均分低了五分
我们学校用的本部的卷子,实验班数学均分80+
我普通班均分不及格
【 在 zts 的大作中提到: 】
:
: 这题我们小孩考试第一次27道题的几综和最后一道压轴题都做出来了,但是总分还是跟以前差不多,压轴题最后一问不重要。不过好像到了做初二题目,大家感觉数学没以前厉害了,平均分都低了5分了。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1」
--
FROM 221.216.117.*
就好像大夫看病一样
需要有多样化的病例样本积累,才能游刃有余
【 在 nisus 的大作中提到: 】
:
: 大部分几何题要是看答案秒懂
: 不看答案自己苦想很久也搞不定
: 就是如此.
:
: 多刷点题就行.
: --
: 发自xsmth (iOS版)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1」
--
FROM 221.216.117.*
我娃好像有个填空少了一个答案,尺规作图扣了一点。平均分好像86+。
【 在 carrotjenny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娃说前面题大部分不难,她就把时间浪费在最后两个大题
: 19题写三个答案出来有些难度
: 你们是前面扣分后面大题得分?
: ...................
--
FROM 119.80.175.*
都初中了,家长就别在具体学业上指导小孩了
【 在 carrotjenny 的大作中提到: 】
:初二:我娃(1)的第二小问已经证明到了::线段BP=HP=PC:角HBP=角BHP:角PHC=角HCP:但是就是最后这一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6
--
FROM 223.104.161.*
我理解是图感。往细了说还是大脑硬件:(一)凭空想象的能力,(二)看穿本质的归纳能力,(三)关联推理能力,(四)存储记忆能力这些。大多数知识类的课程依赖次序是四三二一,几何是反过来一二三四
- 想象:不知道怎么表述,天生的?
- 归纳:深入领悟课本里的基本性质,领悟到骨子里,观其一便知其二其三
- 推理:面对复杂的图形和啰里啰唆的表述,迅速把它拆解成几个极简的基本图形的组合;对每个已知条件,立刻反应过来其实是告知了这个那个还有那个,这样才能更容易把条件贯通起来,多推导几步
- 存储:俗话说的那个刷题
具体看这个题。初二是学到哪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长度等于斜边半长,这个学到了没?
学习时,这个地方其实可以多花点时间挖掘下,领悟(或者死记也可以)一个特别简单的图形模式:
直径的圆周角为直角(脱离圆的术语来描述,就是:小木棒绕它的一个端点往某个方向连续旋转2次,累计旋转了180度。那么这个过程中另一个端点呆过的三个位置点,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证明过程非常简单易见,也不需要绘出圆来,不会劝退人,也不需要投入多少时间
这题里就多次出现了这个模式。如果有领悟能熟练运用,解起来应该是一马平川没有难度的
(2)她会,答案是用特殊情况纯猜的?
--
修改:Group FROM 106.39.67.*
FROM 106.39.67.*
那个填空确实难,要填三个才给满分
填一个或两个给一分
但是如果有任何一个答案错误则不给分
尺规作图也不简单,扣分正常
【 在 zts 的大作中提到: 】
:
: 我娃好像有个填空少了一个答案,尺规作图扣了一点。平均分好像86+。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1」
--
FROM 221.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