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这道数学应用题对三年级的小孩来说难吗?
如题,对于跟着学校节奏走,没有课外辅导拓展过数学的孩子来说。这题难不难?
中等偏上孩子应该是下面那个水平?
1、不会,教都教不会;
2、不会,反复教会;
3、不会,一点就透;
4、自己能独立做出来
补充:好像图片看不见,我把题目手打一遍如下:
姐姐和弟弟都喜欢看书,原来两人的图书数量相等,姐姐给弟弟6本书后,弟弟的图书数量是姐姐的2倍,姐姐原来有多少本书?
--
修改:oahgnid FROM 1.81.212.*
FROM 1.81.212.*
4
【 在 oahgnid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题,对于跟着学校节奏走,没有课外辅导拓展过数学的孩子来说。这题难不难?
: 中等偏上孩子应该是下面那个水平?
: 1、不会,教都教不会;
: ...................
--
FROM 43.228.36.*
【 在 oahgnid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题,对于跟着学校节奏走,没有课外辅导拓展过数学的孩子来说。这题难不难?
: 中等偏上孩子应该是下面那个水平?
: 1、不会,教都教不会;
: ...................
孩子【中等偏上】,这是一个模糊概念;
但,一直重视数学的家庭,应该高比例属于4的范围。
--
FROM 114.242.250.*
没学过课外,也许会看懵?
但是如果能点一下姐姐给弟弟6本之后,他们之间会相差12本。也许能模糊想到什么?
--
FROM 219.142.119.*
这种题属于课内拔高题目,只跟课内的话,得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做出来,或者一点就透,如果学过类似,就是口算题
【 在 oahgnid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题,对于跟着学校节奏走,没有课外辅导拓展过数学的孩子来说。这题难不难?
: 中等偏上孩子应该是下面那个水平?
: 1、不会,教都教不会;
: ...................
--
FROM 223.70.210.*
我们就是懵的,感觉不会推理,知道弟弟比姐姐多12本,弟弟是姐姐2倍,但想不出下一步。
本来还觉得还可以,学校测试也可以。。。但是这个理不顺啊,我讲了几遍才理解。。。
【 在 neab12ab12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学过课外,也许会看懵?
: 但是如果能点一下姐姐给弟弟6本之后,他们之间会相差12本。也许能模糊想到什么?
--
FROM 1.81.212.*
这个是暗差,高思课本里专门有一讲的。我感觉牛蛙可以顿悟,普娃是需要一段时间自己悟或者大人专门讲一下。我家是拿着围棋子比划了一下明白的
【 在 oahgnid 的大作中提到: 】
:
: 我们就是懵的,感觉不会推理,知道弟弟比姐姐多12本,弟弟是姐姐2倍,但想不出下一步。
: 本来还觉得还可以,学校测试也可以。。。但是这个理不顺啊,我讲了几遍才理解。。。
:
: 【 在 neab12ab12 的大作中提到: 】
#发自zSMTH@TAS-AN00
--
FROM 111.192.97.*
如果这是一道教学题,孩子第一次见,那就很难。如果是一道习题,之前教过这类题,那就不难。
应用题是建立数学模型的萌芽,重点在如何把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化问题和抽象的数学工具结合起来。
在没有学习方程的时候,需要掌握的是同类型题的解题思路,比如:
姐姐给弟弟6本,要得到他们现在差12本的推论。
弟弟是姐姐的两倍,要抽象为,一共3份,弟弟2份,姐姐1份。
完成这两部,就可以推论出,一份是12本,题目就迎刃而解了。
有时候我们觉得题目难,是因为,我们习惯于迅速建模用方程去解决类似问题。
在不能用方程的时候,通过简单加减乘除计算和逻辑推论,反而是成人的盲区,
所以我们会觉得很难。
【 在 oahgnid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题,对于跟着学校节奏走,没有课外辅导拓展过数学的孩子来说。这题难不难?
: 中等偏上孩子应该是下面那个水平?
: 1、不会,教都教不会;
: ...................
--
FROM 119.57.115.*
要不要列式子?不列的话不难,列的话90%不会
--
FROM 222.186.127.*
这道题你把里面的数字和东西都换一下,比如数字换成1,书换成孩子最喜欢的东西(糖,巧克力,或者奥特曼战士)。 人物换成孩子认识的某姐弟俩的名字,或者直接换成孩子和他同学,孩子和他爸爸。
然后不用教,过几天再问,可能就会了。
我娃一二年级的时候,我这么试过。上学路上给她说一道题,告诉她下周我揭晓答案。她当时会想,会急着要答案。但第二天可能就不在意了。当我下次提起时,她又会想一会儿,这时就容易理解。
要是还不理解,就摆道具讲一下。 理解了之后,给她点时间,过几天,换个东西,再问问,基本上就会了。会了之后,有时还会兴奋地给她爸出题。
这个过程中,会发现孩子的思维能力是逐步增强的。有时候,有的题目一年级看似会了(告诉答案之后能举一反三),但二年级她会突然顿悟,这是时我才知道,她真正理解了。
没见过没做过,一下子会蒙圈。如果家长心里有点着急,觉得这道题会定义孩子的智力水平,往往会不自觉地表现出焦虑(我主要是说我自己), 反而会影响孩子那种自由探索的感觉。
-------------
我娃(9岁,三年级)放学回来后,让她做这道题。她先画线段图,然后念念有词。好似有思路,又好似很迷糊。我让她想好了再说。后来她凑出了答案,但又说不清楚。
她在吃火腿肠,我给换了一下题目: 咱俩开始有同样多的火腿肠,我给了你一根火腿肠,现在你的火腿肠是我的两倍。那咱俩原来有多少?
然后我让她出去超市再买几根火腿肠,换换脑子。回来她就说会了。然后跟我说答案,找到了2倍和两者之间差的关系。
我重复了一遍她的答案中的重点,又聊了几句,这个过程中,她也捋清了思路,然后又回到开头的题目,这次她明白了。
我看她的思维过程,这道题不算简单的。需要想一想,捋清思路。
然后我又问她,如果咱俩都有5根火腿肠,你给我几根,我的火腿肠是你的2倍?
这次她又回到枚举法了。 模糊想到了10/3 ,但实际上还不太清楚思路。
我估计,这种题目,可能是略微超出我家这位三年级孩子的水平(直接做有点难)。需要降低点难度,缓坡引导。
要彻底想明白,还需要有人点拨,才能真正弄明白前前后后。 靠自己顿悟的话,需要花点时间的。
【 在 oahgnid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题,对于跟着学校节奏走,没有课外辅导拓展过数学的孩子来说。这题难不难?
: 中等偏上孩子应该是下面那个水平?
: 1、不会,教都教不会;
: ...................
--
修改:Leisi FROM 117.154.90.*
FROM 117.15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