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如何解读这个身高数据
从表格看16岁以上均增长很少,而10-15岁是增长活跃期,按3年生长活跃计算。
因各年龄段最高值类似一个天花板,最终的最高值很少人突破,不管早发育,晚发育都很少突破具体年龄段的最高值,所以最高值就是早长个的和后发育冲上来的,但均难以突破那个阈值,而这个活跃增长更多的落实在中位线附近,也有早发育的足够高但后期不长而平均到中位线附近,使中位线附近变得更大。
【 在 refactor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高的那些小孩反而13-18岁几乎不长了?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221.223.196.*
例如14-15岁的-1SD增长最多,可能有些早发育的原本在标准段以上的开始落后滑档了,而后起之秀超过了滑档的,但超的不多,这个统计数据对应的具体样本(人)是动态的。
反映的是群体轮番在冲击我们这个种群的年龄最高值,前仆后继,在一定时段内,这个最高值是相对稳定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我们族群每个年龄段的最高值是上升的。
【 在 refactor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高的那些小孩反而13-18岁几乎不长了?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修改:scubawh FROM 221.223.196.*
FROM 221.223.196.*
也可以理解为有些早发育的减慢生长了,我大娃初一不高,初二开始追,高一达到188,就属于向上跳档追高了+2sd值
【 在 refactor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高的那些小孩反而13-18岁几乎不长了?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221.223.196.*
感觉不是同一批人,这几组是怎么分的
【 在 refactor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高的那些小孩反而13-18岁几乎不长了?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71.213.48.*
确实有早晚长的问题
初中入学,我同学168,我154
最后我比他高
【 在 refactor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高的那些小孩反而13-18岁几乎不长了?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223.72.77.97
各个年龄段最高的小孩,不一定是同一波人,这样能理解了吗?
【 在 refactor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是因为你没有设身处地去想
: 比如所有15岁的top3的孩子,如果能在下一年平均长区区2厘米,那不会统计上只高了比如1.5厘米
: 能听懂么
: ...................
--来自微微水木3.5.12
--
FROM 120.244.220.*
因为这个图用的是标准偏差的范围,这只能说明低龄儿童的标准偏差比成年人大,但这也不意味着低龄儿童高矮群体的范围更大,也可能是中间部分人群的身高成年后更聚集了。
更常用的表是百分位人群的表,更能体现小时候高的群体长大后的情况;可以看到无论是90%,70%,50%,10%等群体的增长曲线的斜率都差不多,甚至扩的更大。因此结论其实和你想的是相反的,高矮人群的身高差在成年后是扩大了。
【 在 refactor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高的那些小孩反而13-18岁几乎不长了?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修改:excuse4ever FROM 221.219.187.*
FROM 221.219.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