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关于情感教育
有个明星,妻子的浪漫旅行里的名字忘了,说他儿子(看起来小学)问我喜欢这个女生,但又喜欢了另一个女生,怎么办呢?他妈妈说,这说明你不是真的喜欢这个女生。
核心问题是:什么是爱,人应该如何选择伴侣。这个问题搞清楚,其他迎刃而解。
【 在 oOttOo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我们在学校学习文化,学习道德,学习法律。但是学校没有教过我们如何处理情感,比如,如果你有男女朋友,而且感情很好,但是遇到了一个你更喜欢的异性,这时候要不要和现任朋友分手去追求你喜欢的这个?或者你喜欢上了一个有男女朋友的人,这时候去追,就是挖墙脚,对还是不对?
: 我的认知里,如果知道对方已经有男女朋友了,那我不应该去破坏。如果不是因为和现在的朋友处着觉得不合适,也不该分手。我周围也都是恋爱经历比较简单的人。
: 这种事情,是不是只能靠家长了?学校也没有标准答案,呵呵呵。
--
FROM 115.171.21.*
当然有标准答案,并非学校不考的问题就没有答案。心理学、哲学都对情感和道德有标准答案。
【 在 lixianghui 的大作中提到: 】
: 从来没有标准答案啊。
: 家长也不是标准答案。
:
--
FROM 115.171.21.*
哲学课。介绍哲学史和人类大问题,教孩子思想需要的知识和方法逻辑,通过具体案例启发孩子形成自己的观点和判断。家庭也不生产三观,父母的三观也是文化的影响。只不过经过系统专业的学习,人会有成熟的思想和经得起检验的正确观念,否则就靠运气形成支离破碎的观念和一团乱麻的思想。农村老太太也有三观,但和读过书的大不一样。
【 在 kathyyan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当然是要靠家长啊,因为这本来就是家庭三观和处事原则的体现,此外也包括孩子所接触的作品、人和社会的影响~
: 难道学校还要专门开一门课,讲怎么处理男女关系,灌输一套统一的婚恋观吗?家长不更得骂死~
:
--
FROM 115.171.21.*
“不能违法”就是一条要求所有人一致的观念,所谓公德也是建立在社会共识的基础上。观念不同的前提是不能损害他人利益,比如喜新厌旧、见异思迁就是公认的贬义词。问题不在于追求爱情,问题在于理性上的矛盾:如果你要追求爱情,那么在见到新人之前,你认为和旧人是爱情,见到新人就不会思迁。如果你认为和旧人不是爱情,那应该已经分手。如果你说是见到新人后才发现和旧人不是爱情,那你怎么保证以自己的判断力,这次的发现就真是爱情?所以,喜新厌旧只有一种情况可能是道德的,就是承认自己不是追求爱情,而是追求利益。比如新人比旧人好看、有钱、对自己好等等,你选择伴侣关系不根据感情,而根据怎么对自己有利。如果每次确定关系能公开表达这一点,两厢情愿,不自欺欺人,那见异思迁就没问题。劈腿出轨就和先跳槽再辞职一样,不会被谴责。恰饭不丢人。
【 在 kathyyan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的观念认为应该这样,你就这样教你娃呗,啥都指望学校来做不现实,更不可能要求所有人的观念都一致~
:
--
FROM 115.171.21.*
反者道之动
【 在 lixianghui 的大作中提到: 】
: 要当心知识越多越反动。必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
--
FROM 115.171.21.*
人和人矛盾分两种,一种是观念分歧,一种是利益冲突。观念分歧,比如同样面对新冠病毒,有人认为是小感冒,有人认为是艾滋病,当然对该不该防疫会产生争执。但观念一致也会有矛盾,比如你我都认为房子是好东西,也同意应该人人有房住,但实际房子只有一套,咱俩就会抢起来,坐下讲道理不解决问题。思想教育至少可以解决第一种冲突,就是不是因为现实的局限,而是因为愚蠢而导致的矛盾。
【 在 oOttOo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只是在想,现在社会上很多矛盾,其实都是因为没有统一观点造成的,家庭,法院,社会上都多了很多争执,某些争执其实是内耗,不如在青少年阶段,建立统一标准。即使建立了标准,也会有人不认同,不执行,法律在那里,一样有人违法,更不要说其他了。但是大部分人执行就够了。
: :
--
FROM 115.171.21.*
恰恰相反,所有人的具体选择真归纳起来无非几大类,根源都是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思想在起作用。如果你的某个个人选择不受人类文化史决定,那你就是大思想家,做出开创性贡献。你觉得自己想法很独特,就是因为学校没告诉你几千年就有人和你想的一样,这么想好处是什么、问题在哪里、后来被谁否定了。
【 在 kathyyan 的大作中提到: 】
: 社会只能提供宏观的价值观,建立统一的法律准绳和公共道德底线,而不可能规范到每个人的思想和观念。学校也只能在宏观层面上进行基本法制和道德的公共教育,所以要设立道法课。但要涉及到具体案例的个人选择,是不可能通过教育来统一的。社会是朝向多元化发展的,容许多种选择和生活方式才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
--
FROM 115.171.21.*
统一观点和丰富多彩不矛盾。物理世界统一到牛顿定律并不会影响五花八门的现象。观点是对世界的认识,就像认识牛顿定律一样,如果人类有朝一日掌握了真理,观点就必然会统一。现在不统一是因为文明还很落后,盲人摸象,就像医学落后的时候有人跳大神、有人喝香灰,彼此看不上。现在都一起抢达菲,观点高度统一。
【 在 losttree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太吓人了,这个世界为什么丰富多彩就是因为没有统一观点造成的啊
--
修改:babyUnicorn FROM 115.171.21.*
FROM 115.171.21.*
我觉得可以先看看书,哲学、心理学,b站大学相关课程和讲座也可以听听。所谓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人生度过的时间只是经验材料,如果没有主动的认识思考,把材料加工成体系,形成自洽的逻辑和标准,那么活到100岁和动物的区别也有限。高学历好工作只代表片面的专业知识,但实际上从衣食住行到养生保健、婚恋育儿、休闲娱乐,都有不亚于工作要求的知识和能力等待人去学习。我们目前的学校教育学科设置还是非常功利和偏技术的,对通识教育和人格培养、人生指导非常缺失。所以,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都有必要主动补上这些课,才能获得有意识的、有创造性的、自由自主的生活,而不是作为社会和他人的工具过完一生。这也是为什么学校不教这些的原因,工具变成人就难以利用了。
【 在 oOttOo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主要是我比较迷茫,感情上的事,活到40岁,我以为我懂,结果发现原来大家想的都不一样,甚至一个事,我和我老公想的都不一样。参照今天十大女医生的恋爱史。我不想给孩子灌输错误的观点。要是有标准答案,我直接照抄就行了,懒人思维。
--
FROM 115.171.21.*
b站张志伟和王德峰讲的西方哲学史可以听听,如果觉得不错,还可以继续找他们其他讲座。还有陈嘉映、吴晓明、邓晓芒,都有讲座和著作。然后沿着哲学史的脉络,找认同的哲学家讨论相关内容的文章细读。自古以来人类的迷茫都差不多,很多我们想不开的事,已经有很多前人深入分析并得出不同观点,等待我们发现继承完善和发展。思想比科技更重要,因为慢不怕,就怕方向错误。
【 在 oOttOo 的大作中提到: 】
: 嗯,赞你的回帖,确实这类问题,哲学和心理学会有更好的启发,也更好地预测人的行为,更容易获得幸福的未来。
--
FROM 115.17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