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初中上了普校,但是很满足
又逢小升初升学季,各种网络平台上,到处可见家长的焦虑。作为一个过来人,有些话想分享。
1. 适合孩子的,就是好学校
跟班里一些家长沟通,大家都认为,现在的学校(是个普校)很适合孩子。老师认真负责,学习氛围好,除了硬件,其它方面家长们都很满意。
不被裹挟着学习,大家按照自己的速度前进,不用过虑牛娃们已经超前了多少。孩子对所有的科目都喜欢,完全没有被迫营业(学习)的痛苦,这样挺好。
现在很庆幸小学时守住了初心,没有为了提高速度和熟练度让孩子大量刷题,而是培养孩子不畏难、肯花时间思考难题的习惯。兼顾了孩子的阅读时间、锻炼时间、睡眠时间、和同伴玩的时间、学兴趣爱好的时间,为初中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现在, 孩子的学习习惯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的主动性,爱思考,有运动的习惯、读书的习惯,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主见,与父母、老师和同学关系良好。按这么发展下去,我对未来比较有信心。至于具体能考上哪所高中或者大学,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当初没去成优质校,心里很是遗憾。对当时的三好评选,我也有怨念,现在看来那些都是浮云。进入普通学校,并不能阻止一个孩子的成长!毕竟人生路很长,成才与否并不完全靠学校。
小升初给我们家长和孩子,也都上了一课,那就是不焦虑,不攀比,不管面对任何境况,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踏踏实实地走下去。
2. 小四科是给人生打底
初中的小四科,在很多家长眼里,是浪费时间、加重负担。但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有其缺点,也必然有其优点。
我觉得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地理、历史、道法,是给人生打底的科目。教材编写者都是各类专家,给各个科目提供入门级的打底。
比如说学了地理后,问孩子现实中的问题,我国需要从哪些国家进口铁矿石,她能根据各国的盛产资源来提炼答案;比如和她谈到俄罗斯和我国合作开发远东,她可以尝试从气候的方面解释,为什么远东人口少,发展落后;这都是学地理之后的认知拓展。
收获最大的可能是生物,说起细胞、肠道、血液,孩子能滔滔不绝给我讲好久,连市面上一些商品的夸大宣传,孩子都能开始尝试用自己的知识去判断了,这仅仅是初中半年多的成果。
还有道法,印象里有几个主题是,如何控制情绪,如何与父母相处,如何与异性交往,如何看待他人评价,友谊和交友,网络交往,师生关系等等,哪一条不重要呢?很多人成年以后还在被这些问题困扰,其实祖国母亲在初一的课本里,就已经教过我们了。
3. 关于免中考
小升初的时候,大家都很关心目标校的直升或者免中考名额,对能直升的孩子羡慕不已。但是任何事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好坏。
参加中考未必是坏事,通过中考,孩子可以积累复习经验,积累大考的临场经验,夯实基础。免中考则可以提前开始高中知识的学习。两种路径各有好处。
看到这里,相信家长们的焦虑,能被解除一部分吧。按孩子的特点与现状安排好教育路线,大家都踏踏实实的。
4. 适应时代
初中离家有些距离,我们在学校附近租了个房子。
和熟悉的人说起来,大家想到的,只是坏处——花钱,但租房让我们体验了别人眼中的“老破小”的“真香”之处,体验了相隔几公里之外,另一个社区的不一样的生活方式。
曾经我对自己住的小区很满意,现在我感到以前的自己,就是一只井底蛙。
有些台湾省人或者美国人,因为不了解,对我们的印象还停留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我们,又何尝不会犯这样的错误呢?
我们每个人看到的,都是宏大世界的一个个小小的点。但我们却以为,那就是世界的真相。
ChatGPT已来,这是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的经验与方法,未必能适应新时代。唯有持续学习,保持开放的态度,去体验,去拓宽认知边界,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后记:呼唤无差别教育
学校、家长、社会,有意或无意之中,设置了很多教育的壁垒、信息的壁垒。好学校的学习资源,是极少给社会分享的。这个让人很悲哀。因为上不了优质校的孩子,还是多数。
伟人曾说过,“教育要面向未来”,这个未来,不光是学校本身和学生自己的未来,更是国家的未来。
当我们老去之后,比如我们或者家人去看病的时候,主治大夫,一定是曾经被选中的牛娃么?肯定不是。比如当我们的子孙后辈上学的时候,他们的老师,一定是曾经被选中的牛娃么?肯定不是。
也许这些会影响到未来的你的人们,就毕业于你曾经看不上的“渣中”或者“普通班”。
那么,如果你意识清醒,你一定会想要打破一些教育的壁垒。你希望这些“普娃”在此刻也能获得很好的教育,从而能给你和你的后辈,提前种下更好的未来。
幸运的是,有一些组织和个人已经在行动了,而且粉丝众多。我知道的,比如中科院物理所的跨年科学演讲,比如李永乐老师、魏书生老师、不刷题的吴姥姥,以及很多知名中学的老师,用各种途径在网络进行分享。感谢他们!
青少年强则中国强!每个成年人都有责任,去帮助每个孩子成长。因为他们是我们大家的未来啊!
我希望有一天,家长们都不再焦虑,孩子们都能被因材施教,各美其美。让我们一起努力!
--
修改:ayixidelu FROM 219.142.144.*
FROM 219.142.144.*
抱歉,个人隐私,不想公开。
也许我可以写一篇,如何计算登记入学一志愿中签概率的文章
以及适合中等娃的择校思路。
去年听各种讲座,几乎没人说俺学校好的,有的还是过时的负面信息。
开始也没找对人问,幸亏我通过各种分析,算是捡漏了。
后来一个知情的人问我:哪个大V指点的你? 我说我自己掐指算的
【 在 Adjani 的大作中提到: 】
: 哪个学校?
--
修改:ayixidelu FROM 36.112.187.*
FROM 36.112.187.*
我也想啊,但是提示我有敏感词,需要审核。先试发了一段。
点一下进去看,也是一样的。虽然免费,看到即是有缘
【 在 Thulium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啥没贴全?
: 【 在 ayixidelu 的大作中提到: 】
: :......
: ...................
--
FROM 36.112.187.*
头部的孩子,光靠分数也能进的
【 在 HuangSe 的大作中提到: 】
: 恭喜,靠校额进lxq高中,也很爽的
--
FROM 36.112.187.*
你看看我们的发文频率,写这个纯属好心好玩好么
人和人是不同的。。你看看我的历史文章。我想赚钱的话,从股市不是更快
几年前我说给毕业生免费答疑时,也是好多人泼脏水的,人们都怎么了,不相信有好人存在了吗
我把公号的信息全部去掉了。本来写公号也不是为了到处给人看的。我所有有价值的分享,只限于小圈子,还都是免费的。
【 在 Xsc001 的大作中提到: 】
: 写个很满足就是为了给公众号引流?
--
修改:ayixidelu FROM 219.142.144.*
FROM 124.127.24.*
我不刷题,手里筹码少,他们看不上我
我计算了每个学校的一志愿中签率,我很胆小,没敢报
我只能选择自己能够到的最优解。现在很知足。
【 在 RppSummy 的大作中提到: 】
: ~~~上次未发表的内容~~~
: 你要去更好的学校,可能更满足,所以这不太好说
:
--
修改:ayixidelu FROM 124.127.24.*
FROM 124.127.24.*
写了也不可能这么公开发的,太敏感了,得罪人啊
【 在 DavidTimb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写吧写吧
: 如果好心科普一下,就太感谢了
--
修改:ayixidelu FROM 124.127.24.*
FROM 124.127.24.*
前辈好。觉得LXQ不是最佳匹配,是基于什么考虑的呢?? 高中的成绩么
【 在 scubawh 的大作中提到: 】
: 社会裹挟会让人暂时迷失,有一部分人一直迷失着,一部分人会回到初心。
: 我家大儿升高中的时候,我已经有所回归初心了,希望孩子进普通高中,从头收拾心态,从头开始。但大儿侥幸走了校额进了6xq,也高兴,但总觉得不是最佳匹配。
: 小儿5年级时,因学籍等原因不在zp招生范围,我顺势不参加了,内心略有欣喜,可以正正当当地不按潮流走了。现在小儿6年级,小升初了,至今已经完全回归初心了,进什么学校都无所谓,进渣校也不怎么排斥了,有正正当当的考试就参加,没有也不焦虑,只要有良好的世界观与心态,顺带考取个大学就可以了,至于什么级别的高校不是最重要的。我甚至都能平淡地接受回高考难省高考,有些便宜能占据就占据,不能也无所谓。
--
FROM 219.142.144.*
所有外部信息已经全部删掉了。
当时没多想,不图名不图利,就是想分享,也想吸引更多愿意分享的人,一起来帮大家减少焦虑,让生活更美好
其实我早就明白这个道理了,道不轻传。
比如黄石老人,要是把太公兵法在大街上到处送,基本上没什么好下场。去年在这里分享的那个LXQ高中家长,就是个典型例子。
这样的人只会越来越少。
【 在 Xsc001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允许外链引流这是基本规则,不懂?
: -
--
修改:ayixidelu FROM 219.142.144.*
FROM 219.142.144.*
其实这个分孩子,我娃天生有理科思维,但是语言类相对就差些。
记忆力一般,学东西慢,她有一个自己的认知体系,必须要把知识编进她自己的体系里,才能理解,理解了就不容易忘,变成了能力的一部分。
对这样的孩子,首先就是保护兴趣,然后适当拔高。学校内容对娃太简单,吃不饱的时候,需要自己找资源。
还不能太功利。一功利,容易破坏孩子的兴趣。。
不畏难,主动思考,是大人首先做到了这样,孩子自然就会受影响。这在日常生活的大小事就能体现出来。
举个例子,我整过自己的炒股模型,还有计算登记入学概率,分析数据选学校,这就是不畏难,爱思考。
包括我这十几年的职业路径,也是为了给娃做个活生生的例子。
【 在 icesamham 的大作中提到: 】
: 请教一下培养不畏难,主动思考的习惯的具体做法?能分享一下吗?
--
修改:ayixidelu FROM 219.142.144.*
FROM 219.14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