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RDF实验班和十一24,怎么选?谢谢
我娃初中在十一系某网红校,高中在人系某潜力分校,都非本部,但还是能感受到这两所学校的风格差异。十一系更注重构建孩子的心灵,人文关怀做的好,会让孩子感觉学校是家,温暖且安全,自由平等和尊重,个性化模式也够,上限足够高。人系学校看起来更像一个优等生,每个方面都做的很完美,标准化流程更是适合目前的高考体制,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学校,难怪可以当老大。一个有温度,一个有标准化模式。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哈。
【 在 lesisure 的大作中提到: 】
: 之前请教几位大佬,都强调十一24的优势明显,我也倾向于十一24。但是家人更倾向于人大附,宇宙第一高中的影响力实在太大,离 ...
--
FROM 115.47.241.*
从个人角度选,我更偏爱十一系,这几年带给孩子内心的充盈和影响是更长期且深远的,天知道青春期的孩子能够得到释放尊重和理解对成长是有多重要,从理性的高考角度选,人系目前是更适合绝大多数孩子的。
【 在 lesisure 的大作中提到: 】
: 之前请教几位大佬,都强调十一24的优势明显,我也倾向于十一24。但是家人更倾向于人大附,宇宙第一高中的影响力实在太大,离 ...
--
FROM 115.47.241.*
觉得十一好的家长和孩子更感性一些,坚定的选择老大的家长会更理性,会拿各种数据分析对比。感性的人容易成粉,更会外露表达情绪,理性的人一般会拿数据和成绩说话,不会大力赞扬是学校培养的好。不能不允许感性的人表达自我,这可太不人道了。
【 在 Juicy812011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娃和你真像,咱能说自己家好的时候不强求别人也说不,幸福也可以偷偷的乐哈哈 ...
--
FROM 223.104.41.*
我也说两句,和我们这届学霸家长聊天,他家孩子一模就死签了十一高中部,中考也如愿考了全校最高分。我们这届并列四个最高分,另外三个都有点想叛逃去老大,他家本来是坚定地要选十一的,后来也有点犹豫,特别是孩子看到好朋友要叛逃,家长就跟十一高中部老师聊天。这四个孩子之前周末都在本部上过课,算是学校培养过,和家长聊天的正好就是带过课的这位本部老师,老师帮她分析,说这四个孩子各有啥特色,谁适合老大,谁更适合留在十一。其中有一个娃属于自鸡自律型,对自我要求特别高,抗压能力也强,全部心思都花在学习上,是特别适合老大的,另外两个其实也没那么适合,但也不是不可去,只有她家孩子,老师建议还是留在十一更合适,她娃基本不上课外班,也不喜欢卷,干啥都是靠兴趣,聪明,但孩子底线没那么高,喜欢舒适的环境。老师很公正客观的帮她分析,最后家长被说服了,留在本部了。前段时间再次和这位学霸家长聊天,感叹到确实还是十一更适合她家娃,受不了老大那么卷。
--
FROM 115.47.241.*
哈哈,关键是别的学校没见到家长组团宣传啊,想想为啥,大概是没感动到家长吧,就好比我形容的完美的优等生,无缺点,纯理性的选择,经过反复分析论证各种数据比对出来的选择。要知道自来水的力量还是挺大的。
【 在 shuicube 的大作中提到: 】
: 上面几位组团招生宣传,这比校方打感情牌管用多了 ...
--
FROM 115.47.241.*
其实我这一大段文字想表述的是十一老师在帮孩子分析选择哪所学校的时候立场很客观,始终做到了以人为本,哪怕是竞争关系,哪怕是自己培养出来的孩子想叛逃,对四个孩子的分析非常到位,那个最卷的娃考到了人本最好的那个实验班,适应的很好。另外两个,艰难一些,没那么突出,留下来的这个,在十一本过的滋润,成绩也相当好。
【 在 lesisure 的大作中提到: 】
: 学习环境和同学排名的压力,确实也都是影响孩子心理的重要因素。我记得高三时,我们重点中学转来了一位地方普通高中的第一名同学 ...
--
FROM 115.47.241.*
真实生长这部纪录片我也看了,说明了教育只是一种经历,不管结果如何,不管高考去了哪,对于人以后的发展仅仅是个经历,不用把它想的多神奇,好像上了名校就搭上了某辆快车。但它对于人内在的影响却是长久且深远的,像十一这样的教育,希望以后全国的孩子都能享受的到,教育的本质不是筛选器,而是一段经历,可以在青春期尊重个体和自由的一种经历。只是很遗憾,目前在中国的国情下,这样的教育太奢侈,大多数家庭承受不起,也无法享受,但它是最接近本质的教育,最像教育的教育。
【 在 sunnywheet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对,我怎么给忘了,《真实生长》刚好是记录11学校的三位高中生。腾讯视频就能看,我去年还看过。 ...
--
FROM 115.47.241.*
因为竞赛性价比不高,对于学生和学校来说都性价比不高。老大只需要保障它的头部足够多,头部的多样性足够多,地位既可保住。班主任的劝既站在学生立场也站在学校立场,务实,但其实更应该听听孩子自己的声音。小时候走的冤枉路和错路越多,经历越多,大了就越能分辨出自己适合哪条路。
【 在 blueshell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初一省选北京前50的同学,被班主任找家长要他搞好综合。。。 ...
--
FROM 115.47.241.*
所以在这种大环境下家长一定要先认清自己娃属于哪种类型,再选择相对适合自家孩子的环境,不能完全随大流,毕竟这些牛校们从来不缺优质生源,但咱们缺娃,每家也就一两个,不多。
【 在 bjaurora 的大作中提到: 】
: 双方都有利,牺牲品是大部分没机会还被卷着卷v ...
--
FROM 115.47.241.*
不是只有大牛家长才有发言权的,片面了。有点执念是真的,但她也没有拉踩其他学校意思只是单纯觉得自己学校好。中国人太含蓄,连夸自己好都不许了。至于以后打不打脸,评价标准不同,什么情况可以作为打脸的标准呢,厌学,抑郁,成绩不好。这些都是短暂的某个时间段的一种状态,不足以用来评价一个人的一生,也没法窥探出这六年对一个人的影响究竟是什么。但是,此时时刻,此情此景,孩子和家长的状态和心情允不允许被表达,却是各位看客们此刻真实素质的体现。
【 在 jefferyhu 的大作中提到: 】
: 她不代表十一家长啊,几个十一家长群里,两千来人,大牛家长也知道不少,这么高调的头一个.... ...
--
FROM 115.47.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