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说说我对直升的看法---从海淀看起
【 在 rur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实力的家长可以选择直升,实力不那么强的可以选择不直升。这好比下馆子,有钱的点好菜,没钱的点差点的,贵肯定有贵的道理,买了学区房光管了小学初中还得摇号那也是郁闷的。至于升学如何,影响因素很多,家长奔着孩子有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更好的可能性,做到了不后悔,当然条件一般砸锅卖铁选直升了担心最后不好的,那就别选了。
:
的确,不同人有不同的想法和诉求吧,存在就是合理的。
--
FROM 123.118.4.*
【 在 song2692005 的大作中提到: 】
: 直升到人大附才行,其它的直升都是垃圾,都是放弃了进入人大附的机会。
嗯,我家是普娃,应该是入不了人大附的法眼啦。。。
谢谢您的评论
--
FROM 123.118.4.*
【 在 laomm 的大作中提到: 】
: 想啥呢,6个创新班,大部分都是点的,240个人,一半有约就不错了
: 初升高还是比较残酷的
qhf初中好像从来没有过6个创新班吧。
--
FROM 123.118.4.*
【 在 nmwan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算小升初直升啊,活生生的例子否定楼主的观点啊。而且你家中考又直升了,高考估计也差不多,哈哈。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ad Air 3Gen」
top2二代子弟的升学的情况,你别看laomm,他家娃是子弟里面 极少数样本,大部分不是那样的。
每年中考填报志愿,都是学校部分教职工纠结的时间。
--
FROM 123.118.4.*
【 在 albedo 的大作中提到: 】
: 发帖子是为了讨论,不是为了自嗨
: 如果你觉得只接受支持你的观点,不接受不支持你的观点
: 那我也只能说你很牛逼
: ...................
这位朋友,我从来没有对否定我的说法的人攻击啥。
我觉得百家争鸣没问题啊,合理的争论挺好的,但是别无事实的猜测。
但是你上来就觉得我都是臆想,这个可能就不是客观事实了。
TOP2老师我认识不少
二代初中只能上普通班,高中无法保证本校附中
有错么?
===>我原文说的就是这个啊,为什么这样?因为子弟附小升附中大波轰了,在小学阶段失去斗志了。
top2教职工没到中考填报志愿的时候的纠结你可能不如我见的多。
我觉得,小升初因为大波轰了,导致大家失去警惕,失去斗志。
这个你可以找两个附属学校的初三的二代子弟家长问问。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都跟踪调查了6-7年了。
不同观点没问题,理性的讨论和争论都没问题。但是建议不搞攻击。
--
FROM 123.118.4.*
【 在 albedo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中考结束后由于几分的发挥差距导致无法进入目标高中的样本你都没见过的话
: 那你观察到的样本的确比较少
:
我说的前提是 能死签的同学,最后发挥失常导致无法进入目标高中。
我说的是有前提的
样本吗,我不清楚您观察过多少,所以我不敢说我比您观察 样本多。
但是我可以报告一下,我观察了大约6-7年的初三毕业生。
--
FROM 123.118.4.*
【 在 albedo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所谓top2二代子弟的“直升”,跟真正lxq点的“直升”,抛掉我刚才说的创新班和普通班,直升初中和直升高中的区别,两者之间最大的本质区别你知道是什么吗?
: 前者孩子不用努力就可以得到,后者是孩子努力拼来的
: 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 ...................
我明白您的意思了。不过您没有明白我原文的意思。
我举例子弟直升,是想说,如果失去了压力,温水煮青蛙,会出问题的。top2子弟的智商大部分没问题的,也都在附中了,一样的师资,一样 环境,但是为什么最后拼不过拼过xsc的学生了?
这个问题我不知道您研究过没有,我还是认真的研究过这个事情。
如果您认同那就不争论。
如果您不认同,我尊重您的观点,也没必要争论。
就是个讨论,我不试图说服任何人,我一开始就说了,个人观点,不喜欢的您无视即可。
--
FROM 123.118.4.*
【 在 icy1207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就是直升的,小升初点招,初升高直升,缺点很明显,就是一下从紧张的环境释放了,有点迷失,高一没听过课,高二追上来就有点费劲了。
谢谢您的反馈。
--
FROM 123.118.4.*
【 在 albedo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刚才的帖子刚好回答了你关于top2子弟没有斗志的问题
: 天上掉下来容易得到的东西,当然不珍惜
: 通过自己努力得到的才会珍惜,才会慢慢建立起学习的习惯和信心
: ...................
那我可能前面误解您的意思了。
谢谢您的反馈
--
FROM 123.118.4.*
【 在 albedo 的大作中提到: 】
: 确定直升的孩子现状是:很卷、很拼
: 你知道为什么吗?
: 因为他们一方面真正意识到了学习的目的,意识到了高考的目标,另一方面周边环境催着孩子们,不学习的都成了异类
: ...................
谢谢您的评论。
--
FROM 123.1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