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小升初结束,数学提前学的探讨一下
厉害,几十年过去了,战力犹存
【 在 zidan 的大作中提到: 】
: 找不到中考卷子,只好试了一下今年的高考卷子。自己看过中学数学,但是没有看过课本,也没做过任何卷子。
: 先说最后一题组合题,完全不会,没想到那个构造的方法。其他的题目基本都会做,但是能不能得到分数就不知道了。估计是因为没有做过高考风格的题,有些题做得很慢;感觉如果花一些时间刷题的话,应该就还好。
: 今年别的省的卷子,有的题目极不适应(导数、圆锥曲线),做不出来。感觉那些卷子估计需要刷很多套才能做,北京卷好像这种题目少。
: ...................
--
FROM 123.122.134.*
圆的内容要好好学,搞扎实,如果要搞高联,这部分是通往二试的平几的,高中课内没有平几了。
【 在 scubawh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们暑假有10次课,有圆的内容,还有数论是竞赛内容,我们这个班型是明确不以竞赛为目标的,所以数论学成啥样是啥样。秋季(新初一)开始学高中内容(校内为主,以强基为目标),1年结束,这一块是我重视的部分,如果还算轻松,我们就准备冲冲高联初试。
: 我个人意见是学高中课内(有一定难度)和深学初中竞赛(其实可为高中打基础)都是不错的选择,唯独刷初中真题没意义,因为大多数题刷好了也不一定做出压轴,难的几何题也不稳保,而所能确定解决的那些普通问题在学好了竞赛的情况下,是自动没难度的,还拓展了竞赛内容,有可能增强解答压轴题的能力。
--
FROM 123.122.134.*
暑假干一下高中课内,人教版b版,必修4本,选修3本,试试看能干多少。
【 在 scubawh 的大作中提到: 】
: 给我指点一下!
--
FROM 123.122.134.*
学高联之前要先把高中课内学了,这是一试的基础。应用型的内容可以跳过,学纯数学的部分就行。
另外就是测试娃的能力,其实进度本身并不一定要这么快,如果只是应对强基校测,这种进度,中学还有六年,时间很宽裕。
【 在 scubawh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嘞,还是回归正统路径了,谢了,我试试娃的能力。
--
FROM 123.122.134.*
市面上的老师,小奥水平比较高的所谓名师,顶头也就省一了,大部分是top2普通理科生,再往下就什么学校的都有。
教高联的,一试二试差别也很大,二试基本要com金起步,国集的也不少。有很多教一试挺好的老师,二试教不了,或者能教代数几何,数论组合教不了,二试的老师也都是分模块的。
【 在 shjwxy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没有这次小升初的经历之前,我们走过的路和你娃的情况很类似,只不过我们更极端,3年级开始,没有报班,完全自学和家长辅导,也拿过华1迎2。也自学过初中数学,6上结束时小蓝本刷完过3本(因式分解、方程和另外一个想不起名字的,三角和圆刷了2章就刷不动了)。但是最近半年经过科班的初高中奥数训练和学习,完全改变我对自学奥数原来一直信心很足的认知。以下一些观点供参考:
: 1、围绕高联产生的初高中奥数学习思路方法和小奥完全不同,更注重数学思想(概念本质和解题思想)的探究而不是数学技巧的学习,而这种数学思想是需要专业奥数教练(不是那种市面随便可见的数学培训班老师)引进门,然后让学生去讨论去悟出来的,主观能动性强和对数学眼里有光的孩子适合这种
: 2、如果没有专业教练和一群共同讨论学习的孩子,纯靠个人自学很难达到,但天赋过人的另论。
: ...................
--
FROM 49.7.66.*
奥数教程比较基础,而且9本,猜你刷着刷着,就不想刷了。
【 在 scubawh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们是奥数体系,奥数班型教材之外就是奥数教程,班级课结束了初中奥数,我们接着自学完成9年级奥数教程,看的是教程书籍,首先是知识点,然后是例题,后面是习题。对大多数娃来说,应该是很枯燥的。
: 奥数教程 七、八、九年级;奥数教程 学习手册 七、八、九年级;奥数教程 测试手册 七、八、九年级。
: 共9本,7年级的我们都做了,8年级的只过了教程(每课也有习题),9年级同。
: ...................
--
FROM 49.7.66.*
奥数教程这套是经典竞赛基础用书,比较简单,适合第一轮学习,不一定全搞完,主要还是看教程那本。
同样的还有浙大那套竞赛培优,可以结合着用。
然后再往上就是小蓝本,一二试都有,挑对应的模块做。
【 在 zidan 的大作中提到: 】
: 高中那几本也不值得刷嘛?还打算明年高联之前当习题集做一下,如果能报上名的话。
: 说是9本,那个卷子的一本就算了,另一本是答案,其实只有3本;看内容好像对一试还蛮match的。
:
--
FROM 49.7.66.*
一试要拼速度,填空题问题不大,最后两道解答题有点难度。60可以的,6到填空+第1道解答就行了,战略放弃后两道,时间就充裕了,哈哈。
【 在 zid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浙大那本一试的感觉内容更精简一点。现在先把手头的看完,顺带把titu的100系列中的部分内容看一下,寒假看看aime能打几分。
: 如果明年能报上预赛,再用教程做一下适应性练习;按目前的情况看,只能以填空题为重点,总分能搞到60分就不错了。时间也是个问题,现在熟练度不够,即使会做时间也完全不够用。
:
--
FROM 113.240.167.*
有校内氛围当然好,不过大家都主要在外面上课,即使不在一个学校也经常见面。
帝都黄庄,从学前小奥开始就是家长的作用为主,个个都是优秀的项目经理,自力更生,比不了长江流域的家长省心。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到你回复的那位版友发言,感觉值得你细品一下,尤其他说的第一二两点
: 初高中即便不搞竞赛要搞强基的话,那也得进入那几个头部校才会有起码的环境和氛围,靠家长和孩子自己恐怕很难很难。强基的怎么也要达到竞赛省二的水平才能说稍有些把握,现在恐怕还不止这个
--
FROM 113.240.167.*
你把强基题找来看看,跟高联比较一下,先有个赶脚。
【 在 scubawh 的大作中提到: 】
: 呵呵,信了某些人说的强基很容易
: 我们已经不具备那位版友所说的一二条了,之前考A班没考上,一直上的网课,没听懂的也就是自己看板书,就是个人在学,没有讨论交流
--
FROM 113.24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