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小学〕有没有总结了语文阅读理解的题型、答题套路的书籍
搭车同求教
孩子五年级,马上升六年级,感觉到语文水平较差可能会限制中学成绩,课内语文考试经常也不到95分。主要表现如下:
一是对文章的理解总是有些偏差,有些偏差还比较大。比如前几天做了一篇阅读理解,内容是说一个孩子考试没考好很沮丧,在公园看到盲人爷爷还在乐观地拉小提琴,顿时感觉心里有了阳光,题目问怎么理解阳光在文中的含义。一般人读完应该会把阳光往乐观、积极向上之类意思上靠,答案也差不多这个意思,但我家孩子觉得阳光是幸福的意思,因为比起盲人,自己眼睛看得见已经很幸福了,考试没考好不算什么。
二是概括文章的意思总是答不到点子上。要么关注的是其中不太重要的某个小细节,重点总是抓不住,要么因为理解有点偏差,概括的不准确。
三是想象力有点缺乏。阅读理解中让仿照一句话自己写一句带有比喻或者拟人的句子,要想很久才能想出一个,而且也不太贴切更不太生动。
求教:有无一些好的参考书和试题,能和孩子一起做一下提升理解能力?平时怎么引导能让孩子开窍对文章和句子理解更准确一点?
【 在 tangpingzu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这方面的经典书吗?或者教学视频
: #发自zSMTH-v-@OPPO PEQM00
--
FROM 123.112.175.*
说的挺有道理的,谢谢指教
【 在 tokilltime 的大作中提到: 】
: 解释一下第一个吧
: 阅读理解,考的是针对阅读的理解,就是在给定范围的信息之内,推断最可能的情况。很多人阅读理解做不好,其实是没有理解这种题的目的所在。比如孩子说感觉到了幸福,这个反应对不对,有没有可能出现这种心情,当然完全可能有;但问题是,阅读理解考的不是考生怎么想,而是考生根据给定的信息,能够推断出什么结论。这些结论肯定是有很多可能,但是局限在“给定信息“-也就是这篇文章的范围内,那么考生应该回答可能性最大的那一种。
: 明白了上述道理,答这种题做到两点就行。一是端正心态,不要抱着“凭什么我想的就不对”这种心态来做阅读理解。考生是来考试的,不是来头脑风暴的,考试就要答出文章的context能支持的最有可能的情况,从而证明自己看懂文章了。一旦端正了心态,明白了出题的意义,就可以理解第二点:阅读理解的逻辑,通常是非常单纯、非常直给的逻辑,不然凸显不了最大可能么。那么这种逻辑,要么转折,要么因果,顺序上也就那么几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之类的,语文书早就写明白了。(早年考过GRE逻辑题的一下就能明白我在说什么。)
: ...................
--
FROM 123.112.175.*
谢谢哈,急需这样的点拨指导
【 在 pinkapple 的大作中提到: 】
: 基本理解力没问题,但在理解后,再往下一细分,有困难。
: 大概就是,大人们长戏称的:看到宏伟景象,能感受,但是只会喊“卧槽,太美啦”。
: 就像一,他能从文中感受到“幸福”“开心”这种很口语化的感受,还不会运用“乐观”“积极”这类词汇。
: ...................
--
FROM 123.112.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