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请普通人群还是相信学校数学教育吧
网上很多人批判老师,就我接触的人群而言,不靠谱老师的比例比不靠谱家长的比例要低。
大家现在看到的是爆料的比例,觉得不靠谱老师很多。但是看看网上互爆的,带幼儿看电子视频的、红灯过马路的家长等等,其实不靠谱的家长比例比不靠谱老师的比例大几倍,其中缘由除了老师受过教育之外,还因为有监督、也因为老师的平均素质在社会平均水平之上。
具体到数学,难道算的快就是数学?其实大部分数学是找规律、抽象、解决问题等,但有些人眼中的数学就是算术。他们知道哥德巴赫猜想吗?知道孪生素数猜想吗?
最后具体到科学计数法,为什么要用到科学计数法,这不是炫技的。我们生活的世界以米为单位非常贴切,人的身高、每层楼的高度、楼之间的间距等,但这些用于星体之间的距离或别的的距离,你还非得用30000000000000m和0.0000000000000001m?科学计数法体现了数学的另一个特点:简洁和美。功利一点说,在不同场合下,采用不同的(简洁的)方式;世俗一点,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我个人觉得,就这个题目而言,不但是没有问题,而且是挺好的一个题目:让学生清楚米这个长度单位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最好用的,应该根据不同的场合采取不同的单位或者计数方法。借用一个热点,你会说你的CPU是0.00000001m晶体管制造的吗?
--
修改:fourwind FROM 223.102.42.*
FROM 223.102.42.*
不知所云。。。
--
FROM 180.156.229.*
在加德纳的多元智能模型中,关于“数学逻辑智能”中有表述:数学逻辑智能包括分析能力(系统性的逻辑推理)和整合能力(识别模型和概括),所以分析和整合思维在数学思维是非常重要的。而这种思维能力要在青少年才能发展成熟。 对于真正数学超常的儿童而言,他们可能有内在的自驱力驱动学习更深层次的数学知识,但是对于绝大部分孩子而言,数学并没有那么超常,我觉得紧跟课内,在吃透的同时,感觉家长每周帮助孩子做适当的拓展就可以了吧。
也许很多家长会说,孩子数学成绩很好,不上学而思不学奥数,是不是又会影响孩子的前途呢?毕竟奥数与升学也是挂钩的。
这里,不妨看看在英国数学教育家德里克·海洛克在《数学教学ABC:基本概念和核心理念》介绍了小学阶段数学超常孩子的特点:
很快掌握新知识。
自信地使用数学符号,并且很快地从具体理解上升到抽象理解。
善于做数学联想和迁移。
很快掌握数学问题的主干。
能总结出某一类问题的方法,并灵活运用。
经常自发概括总结一些数学模型和数学关系。
熟悉的问题,常常省略中间步骤。
愿意从不同的的角度去解决问题,而且能坚持不懈地去寻找解决方法。
思维敏捷,不被常规方法和刻板步骤束缚。
能针对一些数学结果提供逻辑论证和解释。
大家其实也可以对照看看。
--
FROM 219.144.217.*
某校某班课内老师布置 2页计算训练,3份习题集各1-2页作业。
一堆计算题,我看就是没有多少思考。
【 在 czlvww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加德纳的多元智能模型中,关于“数学逻辑智能”中有表述:数学逻辑智能包括分析能力(系统性的逻辑推理)和整合能力(识别模型和概括),所以分析和整合思维在数学思维是非常重要的。而这种思维能力要在青少年才能发展成熟。 对于真正数学超常的儿童而言,他们可能有内在的自驱力驱动学习更深层次的数学知识,但是对于绝大部分孩子而言,数学并没有那么超常,我觉得紧跟课内,在吃透的同时,感觉家长每周帮助孩子做适当的拓展就可以了吧。
: 也许很多家长会说,孩子数学成绩很好,不上学而思不学奥数,是不是又会影响孩子的前途呢?毕竟奥数与升学也是挂钩的。
: 这里,不妨看看在英国数学教育家德里克·海洛克在《数学教学ABC:基本概念和核心理念》介绍了小学阶段数学超常孩子的特点:
: ...................
--
FROM 120.85.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