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末的公众号是LZ的?
【 在 chooselife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12岁男孩跳楼,留下让无数父母后悔的真相:这3句话,烂在肚子里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hu Nov 2 00:35:11 2023), 站内
:
: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个热度颇高的事件,令人深感痛心。
: 网友@遥远的他发文称:“朋友家12岁孩子从15楼跳了下去。”
: 刚上初中的孩子想要一块电话手表,跟父母沟通后,被妈妈不耐烦地拒绝了。
: 当爸爸得知他的想法后,又因为他暑假期间沉迷电子产品,将孩子责骂一通。
: 随后孩子便走进房间,没过多久就从15楼一跃而下,不带半分犹豫。
: 殡仪馆里,爸爸买好了电话手表给孩子戴在了手上,但时光却无法倒流回原点。
: 孩子离开后,父母悲痛欲绝,旁人听闻此事也难过不已,无不为之惋惜。
: 想起那个曾经骑着自行车穿梭在小区里的少年,只剩一声叹息。
:
: 讲述完朋友的经历后,网友呼吁所有父母,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心理问题,用心陪伴孩子度过青春期。
:
: 而通过儿童精神科医生林红的采访可以得知:
:
: 开学一个多月后,儿童精神科爆满,有的孩子已经到了无法正常上学的程度。
: 如何养育青春期的孩子,怎样教育才能避免孩子走向极端,是为人父母不得不重视的一个关键问题。
:
: 有位心理学家说过:
: “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和父母都必有一战。
:
: 如果孩子赢了,是喜剧;如果父母赢了,是悲剧。”
: 但现实生活中,在家庭的悲剧里,永远没有赢家。
:
:
: 01
:
: 毁掉一个孩子,一味地指责他就够了
:
: 不知你有没有听过一个现象叫做:沙堆效应。
: 当孩子们在沙滩上玩沙子时,沙子一点点堆积起来,就可以形成一个小沙堆。
: 沙堆越来越高,直到放上最后一粒沙子,就会轰然倒塌。
: 沙堆看似突然崩塌,但其实,在此之前,它已经承受了自身所能承担的最大重量。
:
: 有的父母在教育的过程中,总喜欢一味地批评和说教,丝毫不管言语间会给孩子造成何种伤害,也全然不顾孩子的心理承受极限。
: 殊不知,那些脱口而出的指责,往往会在孩子的心里堆积起一粒又一粒如沙子般的重量。
: 久而久之,当负重超出限度,就会压垮过往所有的爱意,摧毁孩子的精神世界。
: 不到最后一刻,你永远不知道,哪句话会成为压垮孩子的“最后一粒沙子”。
:
:
: 热播剧《他从火光中走来》里,有个扎心的故事引发全网热议:
: 18岁的孙梦由于常年得不到父母的理解,患上抑郁症,在留下一封遗书后,站上了高楼的楼顶。
: 消防员到达现场后,询问孙梦的父母,她近期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
: 父母立马斩钉截铁地回答:“她平时性格很开朗,谁见了都喜欢.......”
: 随后消防员便上到楼顶,想尽办法安抚孙梦的情绪,拉近与她的距离,给她生的希望。
: 可就在他们劝说的过程中,孙梦的父母却突然冲到楼顶,大喊道:“你赶紧给我下来,你对得起我们吗?”
: 这番训斥,让之前的所有安慰瞬间变成徒劳,女孩再次变得情绪激动,脚步逐渐靠近楼顶的边缘。
: 消防员只好用亲身经历,陪孙梦回忆起过往美好时光,终于让她重拾信心选择好好活着。
: 她一步步走下楼顶的台阶,本以为接下来就可以迎接新生,没想到她的母亲冲上来就是一巴掌,接着训斥:
: “你疯了吗?你怎么能干出这样的事,爸爸妈妈养你这么多年,就养出你这么个玩意儿.....”
: 在父母的责备声中,她眼中好不容易重燃起的光彻底熄灭,化为灰烬。
:
: 当天晚上,孙梦再次站上楼顶,毫无留恋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
:
: 教育专家钱树云有个观点说得很对:
: “让孩子走上极端、走上绝路的绝不是孩子脆弱、不懂事,或是挫折本身,而是生无所恋的绝望。
:
:
: 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恰是父母对孩子心理需求和精神世界的无视,以及有条件的爱,让孩子无法感受到生命的价值和世界的美好。”
:
: 很多时候,毁掉孩子的,不一定是环境的压力,不一定是成长的变化,而是长期生活在“打压式教育”中。
:
: 一味地指责孩子,除了发泄情绪之外,解决不了问题的根本。
: 习惯性批评孩子,只会让他越来越不自信,从而长久地将自己封闭起来。
: 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都离不开阳光的滋养,离不开夸赞和鼓励,更不能缺失父母的认可。
: 当孩子觉得学习压力大时,需要的不是一句质问:
: “为什么别的孩子可以就你不行?你真给我们家丢脸。”
: 而是父母帮助他找到压力的根源所在,及时陪伴他们找到情绪的出口,更加从容地面对学习问题。
:
: 当孩子在学校被霸凌时,需要的不是满脸嫌弃地质疑:
: “怎么只欺负你不欺负别人,肯定是你自己有问题。”
: 而是父母坚定地陪在他身边,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不再忽视他发出的求救信号。
:
: “刀子嘴”伤人于无形,看似外表没有留下伤口,但内心早已遍布伤痕。
: 永远不要让孩子失去对家的信任,更不要图一时口舌之快,将他们推向绝望的深渊。
:
: 02
:
:
: 教育最大的危险:
:
: “家庭已经病了,父母却一无所知”
:
: 一档综艺节目中,有段对话刷屏了:
: 儿子和父亲之间关系僵硬,于是想静下来和父亲谈谈心,可父亲却一开口就是贬低:“反正就不是个好学生。”
: 儿子耐心解释:“每个人见识世界的方式......”
: 刚说了一句,就被父亲狠狠打断教训:“莫狂躁,这样不好。”
: 儿子听后苦笑着说:“我们能不能好好聊天。”
: 父亲立马板着脸训斥:“你这样会让人讨厌,谁都不喜欢。”
: 儿子忍着怨气,继续尝试沟通:“我想有自己的人生,不想你给我安排好人生。”
: 父亲听到孩子的诉求居然是在反对,直接表示:“不能聊就不要说了。”
: 孩子终于难以忍受,情绪崩溃地道出:“我是你儿子,你能不能听我说话.......”
:
: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家庭相处模式不在少数:
: 父母全然无视孩子的诉求,家里充满着长久的内耗,亲子关系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下,只要出现一点风吹草动,便可毁于一旦。
: 而在这样的原生家庭中长大的孩子,要么和父母渐行渐远,要么心里的那根弦始终紧绷着,迟早有一天会突然断裂。
:
: 教育最大的危险就是,家庭已经“病了”,父母却一无所知,还把所有的错都推给孩子。
:
: 上海地铁里,一位妈妈带着孩子,孩子身上背着大包小包的资料,手上还提着乐器。
: 妈妈因为孩子不听话,当着大庭广众之下,一边责备他“满脑子只想着玩”,一边含泪掌掴。
: 很多人见此情形都无奈的表示,这么小的孩子想玩很正常,无论怎样,都不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打孩子,而且还是打脸。
: 有时候,看似做错事情的是孩子,但真正焦虑的实则是父母。
: 父母接受不了孩子的平凡,在过高期望值下,自己进入了无休止的内耗,也让孩子背上了沉重的枷锁。
:
: 今年高考成绩出来后,一位网友分享了身边人的亲身经历:
: 表妹高考总分考了620分,却被她的母亲骂了一下午。
: 只不过是因为高考估分时,表妹估了670分,她的母亲便四处去跟亲戚炫耀,西交大等好大学随便选。
: 可最终因为这50分之差,让她的母亲觉得丢了脸,虚荣心得不到满足,也因此对孩子多年寒窗苦读的努力成果视而不见。
:
: 这两个真实案例,让我不禁想起心理专家李玫瑾的一个看法:
: “孩子的问题,往往是成年人造就的。
:
: 孩子的每一种心理或行为问题,都和父母的行为有关,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
: 父母解决问题的方式,影响着孩子看待世界的格局。
:
: 父母管理情绪的能力,映射着孩子心中能量的正负。
: 父母把什么样的人生态度传递给孩子,孩子的未来就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 父母用平和、积极、赞扬浇灌孩子的成长环境,孩子自然会成长为一个温柔、乐观、自信的人。
: 一个家庭里,不要因为环境出了问题,更不要为了完成父母自身的高期待,就把孩子逼到“无路可退”的境地。
: 永远不要忘了:斤斤计较的家庭,难以养出内心强大的孩子。
: 充满松弛与爱的家庭,情绪稳定的父母,才能教育出阳光健康的孩子。
:
: 03
:
: 孩子出不出色,和父母的说话方式关系太大了
:
: 美国心理治疗师福沃德在《原生家庭》中讲道:
: “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父母就是整个世界的中心。
:
: 所以,如果父母认定你是个坏孩子,那你就一定是。
:
: 如果母亲常说‘你真蠢’,那你就是蠢;如果父亲常说‘你真没用’,那你就一定没用。”
:
: 的确如此。沟通方式的不同,注定会造就不同的教育果实。
:
: 成功的教育,离不开正确的说话方式,离不开积极的教育引导,离不开父母的高质量陪伴。
:
: 董宇辉曾在直播时,谈到过自己的成长历程。
: 他上学那会儿,每次回到家里,母亲都会告诉他:“儿啊,我想让你成为一个快乐的傻子。”
: 年幼时的他不懂母亲的话究竟是何含义,也无法理解母亲为何会期待自己成为一个快乐的傻子。
: 后来母亲耐心地对他解释道:
: “妈妈是希望你别失眠、好好吃饭、颈椎不疼.....当个快乐的傻子就挺好。”
: 细想来,或许这些期许也是天下大多数父母的心愿,祈盼孩子能够健康快乐。
:
: 所谓“出色”二字,一定是建立在“身心健康”的基础上。
: 孩子是否能成长得“出色”,首先要看他成长为一个“内心富足”的人,而这些,正是与父母的说话方式息息相关。
:
: 教育路上,这3句话,宁愿烂在肚子里,也不要对孩子说:
: 1、不耐烦的埋怨:“都是因为你,我才这么辛苦”“如果没有你,我也不会过今天这样的生活”把所有的罪责都归咎给孩子,只会让孩子积攒越来越多的负能量和愧疚感。
: 从现在起,别再把苦水倾倒给孩子,你有多少正能量,孩子就有多大的积极性去面对学习和生活。
:
: 2、习惯性的贬低:“你怎么那么笨”“我怎么生出你这样的废物”。不要因为孩子做错了一道题,就质疑他做错了人。
: 你的每一句打压和否定,都会在孩子的心里形成暗示作用,终有一天会变成事实。
:
: 3、无休止的比较:有多少人从小是在“别人家孩子”的阴影中长大,久而久之看不到自己身上的光,活得越来越自卑。
: 每个孩子都有不完美,但每个孩子也都有属于自己的闪光点,重点就在于,父母是否有一双发现孩子优秀之处的眼睛。
:
: 正如家庭治疗师林红所说:
: “不要对青少年过于苛刻,要有耐心静待一个个体的成熟。”
:
: 真正有远见的父母,早已学会了这4件小事,用爱和耐心好好陪伴孩子成长:
:
: 1、戒掉任何形式的语言暴力: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 请管好自己的“刀子嘴”,停止所有方式的“诛心”,好好说话,正确沟通,驱散孩子生命中的阴霾。
:
: 2、尊重和保护孩子的人格尊严:别再打着“为你好”的名号,替孩子做完人生的所有选择,不要把自己的梦想和不切实际的期许强加给孩子,不要当众辱骂殴打孩子。
: 教育的前提是尊重,尊重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记得多听一听孩子的心声。
:
: 3、毫不吝啬口头的鼓励和赞扬:孩子成绩进步时,多一点赞许;孩子成长过程中,多一些肯定。
: 让孩子明白:“我们对你的爱,是无条件的,在我们心里,你永远是最棒的。”
:
: 4、教育孩子的同时,不忘自身的修行:教育的过程,也是父母成长的一场修行。
:
: 训斥孩子的同时,别忘了反思自身有没有同样的问题。唯有自身先成为合格的父母,才能养出优秀的孩子。
:
: 白岩松说:
: “我认为教育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怎么教育孩子,而是怎么当父母。”
: 父母对了,孩子自然就对了。
:
: 父母收起了焦虑,孩子自然就快乐了。
: 父母修正好言行,耐心、用心陪伴孩子,他们自会一路光明的走向未来。
:
:
:
https://mp.weixin.qq.com/s/WC8h1doASYaOnxZDkJju6w: --
: ※ 修改:·chooselife 于 Nov 2 00:38:15 2023 修改本文·[FROM: 124.88.225.*]
: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m.mysmth.net·[FROM: 124.88.225.*]
:
--
修改:chooselife FROM 124.88.225.*
FROM 221.23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