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语文靠积累,这话里的积累具体指什么?
其实语文靠天赋
【 在 omc 的大作中提到: 】
:
: 天天看到有人说语文靠长年累月的积累,就很想问问,具体积累的内容是什么?
: 比如说看书,那看哪种书算积累,哪种不算积累呢?
: 比如古诗文熏陶,古文那么多,光背算不算积累?背了还得悟才算积累吗?得悟到啥程度才算积累呢?
: 写作积累的是指积累好词好句吗?那不积累好词好句只是看更多书写更多自己想写的算不算积累呢?
--
FROM 117.136.38.222
语文和其他学科一样,是很需要天赋的。不是每个人读书破万卷,最后都能下笔如有神。古代读书人只学这一科,最后水平不也参差不齐。其实对大多数普娃来说语文更适合突击,跟风普搞大语文大阅读,耗费很多精力,但是收效甚微。
【 在 naohai 的大作中提到: 】
:
: 是啊,所以家长们就觉得目标太“模糊”了
:
: 什么是语文?什么是阅读?
: 语文课是干嘛的?语文课是培养孩子语言作为工具的使用能力?还是学科帮助教育体系分层帅选的考试工具?
--
FROM 117.136.38.222
我没有给出具体操作方法,我只是讨论一下语文学习的本质。我认为让没有语文天赋的孩子死磕语文,其实和让没有数学天赋的孩子死磕奥数是一样的。只不过好多人不觉得语文是需要天赋的,奥数整不明白,语文还能整不明白吗?只要一直积累,语文总会有结果的不是吗?其实真不是。
【 在 naohai 的大作中提到: 】
:
: 你正好印证了我和楼主的想法。。。
: 楼主困惑什么叫积累,我也不清楚;
: 你又提出一个天赋,更抽象,更加无法模型量化,有更多前提条件和假设。
:
--
FROM 117.136.38.222
我是我们省那一年高考唯二的满分作文之一。说实话有些技巧,放在现在是不是适用不好说。等娃大了再观察观察。
【 在 maple0 的大作中提到: 】
:
: 我语文常年套路化,60满分,一般45-48,我们学校过了48分的作文都是优秀作文,最高的好像见过55,但只有一次,其他时间,53居多
:
: 满分作文没见过
:
--
FROM 117.136.38.222
晒个我家娃周末写的作文,二年级。我大致复述的,作文交到学校去了。
晴朗的周末,我和爸爸去了家附近的凉水河公园。蓝蓝的天,照出了蓝蓝的水,他们好像在比赛,比比谁更清澈。
秋天的花不像夏天那么多,但仍然五颜六色。静静的河水在低沉地唱歌,但是遇到石头,它又欢快起来。其实河水并不沉默,它只是在找人玩。我们用树枝挑起水草,扔到河中间,水草就像小鸟去河里捕鱼一样扎进水里。河水太深,我们不能下去,但是爸爸给我讲了他小时候下河玩的故事,很有趣,我就像自己也下河玩了一样。真是美好的周末。
我觉得这样就行了。我们几乎不阅读,平均每星期顶多半小时吧。这也是为了完成老师交代的阅读任务才读的。读的时候家长陪着点,帮他找找精彩的描写,将来自己写作文也学着用。他写的“河水并不沉默,它只是想找人玩”,就跟他以前读过的一个故事有点像,明显是仿造人家的。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孩子写文章,太老气横秋也不好
: 孩子就是孩子
: 比如孔融让梨有个版本,孔融说,树有高低 人有长幼,我就讨厌这么写,这哪是4岁孩子说的话,太假了
--
FROM 1.202.215.149
就是语文老师让回家读的。这篇作文仿造的应该是之前读的一本写河流的文章,名字不记得了。大意是小溪一路往前流,树桩让它停下来,它不愿,小草让它停下来,它不愿,后来汇成了大河,承载着轮船,它也不觉得疲惫,后来汇入了大海,又怎么怎么。大概这样一个故事。里面有一些精彩的拟人和比喻,他模仿着用了。
【 在 heheiha 的大作中提到: 】
: 写得非常好啊,求问每周半小时陪孩子读的什么书呢?
: 我家孩子同龄,绝对写不出这么美
--
FROM 1.202.215.149
问了孩子妈妈,不是老师指定书目,是他们班里弄的一个”交换阅读”的活动。这本是他跟同学换的。这本书叫:歪脑袋木头桩。
但是不重要,我的重点是阅读没必要太多。要不是老师要求周末读半小时,我可能这本都不让他读。
【 在 heheiha 的大作中提到: 】
:
: 老师让回家读的书名是什么,方便告诉下吗?非常适合二年级的孩子啊,这是遇到了好的语文老师
: 【 在 Samstag 的大作中提到: 】
: : 就是语文老师让回家读的。这篇作文仿造的应该是之前读的一本写河流的文章,名字不记得了。大意是小溪一路往前流,树桩让它停下来,它不愿,小草让它停下来,它不愿,后来汇成了大河,承载着轮船,它也不觉得疲惫,后来汇入了大海,又怎么怎么。大概这样一个故事。里面有一些精彩的拟人和比喻,他模仿着用了。
: :
--
FROM 223.72.81.74
作文还是得用的,要不然文采太差不容易得高分。但是也没必要太过分,比如现在提倡的从小大量阅读。中考和高考前突击一下就行。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 成语 诗词,如果不会用,还不如不会
: 像汉书那种平实,也是一种美,不是说成语 诗词如何
: 【 在 tokilltime 的大作中提到: 】
: : 必须掌握多少成语 多少诗词 之类 听起来很功利 但目标其实没有问题
--
FROM 1.202.215.150
说个我小时候的绝招啊。当然我平时作文也不差,但是临场确保得高分还是没把握的。于是高中三年我做了一件事:准备高考作文。
首先确定题材,一定是记叙文,议论文很难高分。然后精心打磨了10篇作文,或者叫10个故事。平时没事就琢磨这10篇,越打磨越完美,既生动又有文采。高考时根据题目,选一篇最贴边的,开头结尾扣一下题,30分钟搞定。结果你猜怎么着,那年我们省就两个满分,我是其中一个……
【 在 palmsprings 的大作中提到: 】
:
: 蛮有启发的,我家六年级了,作文还是干巴巴的,毫无文采。。。
: 但其实平时看书不少,绝对比我小时候多,像海明威、高尔基、老舍那些,但感觉就看了个“故事”。
: 本来觉得就是理工直男的关系了,不强求,因为也不需要中考,那就等高中写议论文吧。
: 你这么一说,我觉得文采好像也可以突击,比如我小时候流行的作文选,现在小朋友就几乎不看,其实也可以看着学一点。另外就是名家散文,这种他自己是不要看的,如果家长能陪着看看,指出可以借鉴的地方,也是种提高。
--
FROM 1.202.215.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