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语文靠积累,这话里的积累具体指什么?
【 在 omc 的大作中提到: 】
: 天天看到有人说语文靠长年累月的积累,就很想问问,具体积累的内容是什么?
: 比如说看书,那看哪种书算积累,哪种不算积累呢?
: 比如古诗文熏陶,古文那么多,光背算不算积累?背了还得悟才算积累吗?得悟到啥程度才算积累呢?
: ...................
现在的语文教育就是个缝合怪,啥都往里放,也没标准。
--
FROM 223.104.41.*
【 在 littlebenben 的大作中提到: 】
: 很对。
: 语文这个东西,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都未必懂,
: 人随着年龄增加,工作,接触社会,阅历增加,对语文的理解就深入了。看历史,看小说,古人的名著,包括外国人写的小说,十几岁看,和20几岁,30几岁,40多岁看,看到的内容都不一样。能了解社会背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比如主人和丫鬟仆人,主人可以像处置物品一样处置奴仆),现在人看着不合理的事,放在当时很合理,能看出为什么重男轻女,为什么统治阶级和平民矛盾很大,官僚贵族可以一夫多妾还有合法的青楼,老百姓卖儿卖女卖自己,还能看出作者的三观,都是受时代的影响和制约。还有人情世故,和现在的几乎一模一样,未来也一样
: ...................
你说的这个不是对中小学生的要求。这个范围太大了,对各时期世界的历史经济政治法律文学都要有了解,还要懂点各种宗教哲学之类。
--
FROM 111.199.82.*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孩子写文章,太老气横秋也不好
: 孩子就是孩子
: 比如孔融让梨有个版本,孔融说,树有高低 人有长幼,我就讨厌这么写,这哪是4岁孩子说的话,太假了
树有高低和人有长幼没半点逻辑关系,这本身就是无意义的为对仗扯一起的玩意。要我说语文先学会有逻辑有条理的把观点说清楚,而不是堆砌一堆看起来很美其实空洞的文字。
--
FROM 223.104.40.*
【 在 Adelheid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种事谁能说的清,到最后就是碰运气,老师碰巧会的出了个题,学生碰巧也会。
:
看那么多评论,并没有一个说清楚语文要学啥,学了能达到啥效果,到社会上用处是啥。
--
FROM 111.199.82.*
【 在 Adelheid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们文科生最擅长的不就是扯皮嘛,本来就没有标准答案,谁嗓门大谁说了算
:
所以看半天啥结论没有。要我说现在语文教的就莫名其妙,那些鼓励好词好句之类未必是啥好习惯,至于那些鼓励从作者角度理解问题的,不能说没有道理,但可操作性太差。你指望一个不经世事的孩子去代入一个无论阅历还是思维方式都不一样的作者,那不是代个乱七八糟,根本不实际。
--
FROM 223.104.41.*
【 在 Evazhang727 的大作中提到: 】
: 哈哈哈哈,看个我娃的理解
所以有些事理论很好,做起来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把一个不经世事的小孩变成一个文学评论家既没有必要也脱离实际,说起来也没学到啥有用技能。
--
FROM 111.19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