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语文靠积累,这话里的积累具体指什么?
积累语言表达方面的思考
大白话来说 就是“这个作者在写啥 是怎么写的 这个东西我可以拿来怎么用”
what why how
字 词 句 段 文
终极目的是how
所以
说阅读越多越好的
背诵越多越好的
或者觉得语文在无病呻吟或者暗地里洗脑的
其实都是没搞明白语文在学啥和考啥
无论现代语文还是古文
本版理解偏了的人都很不少
【 在 omc (我只有背影) 的大作中提到: 】
: 天天看到有人说语文靠长年累月的积累,就很想问问,具体积累的内容是什么?
: 比如说看书,那看哪种书算积累,哪种不算积累呢?
: 比如古诗文熏陶,古文那么多,光背算不算积累?背了还得悟才算积累吗?得悟到啥程度才算积累呢?
: 写作积累的是指积累好词好句吗?那不积累好词好句只是看更多书写更多自己想写的算不算积累呢?
--
FROM 162.156.96.*
噗——
过奖了……等我开完这个会……
【 在 heheiha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神多写点,我每次来版上看语文学习就是来找你的
--
FROM 162.156.96.*
必须掌握多少成语 多少诗词 之类 听起来很功利 但目标其实没有问题
理智一点想
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中国18岁学生
他的中文应该达到什么程度
那么这就是个有deadline的目标
然后把这个目标倒推回来变成执行方案
其中一部分就是你觉得很具匠气的东西了
但我要说句实话
匠气和功利 代表着效率
应该是应试性价比最高的方案
而不匠气的 不功利的方案
意味着孩子家长和孩子要在之上付出更多
也就是说 功利 是 素质 的真子集
功利的部分都做不到 素质也没什么根基
我说让家长带着孩子勤思考
是在对家长和孩子提出更高的要求
学好是真能学好
累也是真累
反过来 扔本书让孩子自己阅读背诵的
那才是省家长力气的方式
【 在 omc (我只有背影)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神说的这个视角让我很受启发。实用本身就是语言作为工具的最大属性。但是从实用出发,生活表达,书面表达,应试表达似乎积累的经验和内容都不太一样。这也是我好奇积累的究竟是什么具体内容的原因。
: 比如说英语,也很多人说从小积累,再追问就开始说要积累单词,大量阅读。话虽不假,但其实也跟没说一样。后来我看了盖的书,觉得很有操作性,通过动画,分级积累了大量听力词汇,阅读经验,再此基础上孩子的英语是具备很强工具属性的。但如果只是一味背单词积累单词,而没有很好的观影阅读体验,其实即便是积累,我觉得也是歧途,因为过程不快乐,目的地很茫然。
: 把这样的情况平移到语文,我认为也是相同的道理。识字,背古诗自然是积累,但如何具体实操能让孩子达到较高的语言文化造诣,我认为还没有人真的说的清楚,或者有人出书了但被淹没在书的汪洋大海里我和书的作者暂时无缘。倒是看了很多极具匠气的培训班气质的书籍,要几年背会多少成语,几年背完课标上要求的古诗词,各种作文套路如何。这样的指导看上去是在应试语文考试面前做投机的行为,如果孩子毫无兴趣,这就是填鸭灌腊的行为。
: 【 在 tokilltime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162.15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