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看到一篇公众号文章,《爆满的精神病院,住满小学生》,提到了当前儿童青少年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之严重。
如此严重的问题是如何形成的?又该如何解决呢?相关的文章已经有很多了。
大家聚焦最多的是学业负担问题。双减政策实施至今已有两年,有人就开始表达对该项政策的失望了。我个人认为,政策本身没有问题,政策的执行也没有太大问题。有人对政策失望,一方面是没有认识到问题成因的复杂性、社会性,一方面是对解决问题的长期性、困难性缺乏认识,幻想通过一两项简单易操作就能立竿见影地解决问题。
也有人看到了更多的原因,比如学校环境的问题——学校禁止学生打闹。这确实是个原因,而且还是一个法律问题。
我认为问题的成因不是某个特定的现象、特定的原因,比如学业负担问题。学业负担只是问题呈现的一种形式。即使没有学业负担,也会有其他事情来把问题呈现出来。
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说来也不复杂,就是孩子承受了太多与其年龄不符的压力。
这些压力来自于哪里呢?
来自于成年人——父母、老师、学校、社会。父母就不用说了。比如,孩子在学校磕碰了,法律、社会就会对学校施压,学校就会对老师施压,老师就会对学生施压(要求他们听话、禁止打闹)。心理压力很像水流,水会从高处往低处流,心理压力则容易从强者向弱者转移。所以,我们看到的都是家长向孩子施压、老师向学生施压、上级向下级施压。如果出现相反的情况,那就叫做反抗了。
成年人的压力又来自哪里呢?这更多地是一个社会发展问题了。商品经济社会极端地强调竞争,成年人的压力主要来自于这种社会竞争。也来自于近代历史上,咱们中华民族的一个心理创伤“落后就要挨打”。
我们能让这种竞争的程度降低吗?显然不能,因为这是社会发展的这个阶段自有的特征。
我们可以做点什么呢?其实就是脚踏实地地提高社会整体的心理健康意识和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压力是外部事件作用于个人的心理后产生的。心理压力的大小是外部事件的强度和个人心理健康水平共同决定的。心理健康水平高,抵御外部事件的能力就强,所产生的心理压力就偏小。
这是宏观的分析。
从个体角度,我想说,孩子们的压力实际上是我们把自己的压力投射给了他们。我们应当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努力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直面自己内心的痛苦,努力化解自己的心理创伤和情结,努力收回自己对孩子的投射,为孩子们的成长撑起一片更大、更广阔的空间。
--
FROM 180.1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