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朝阳四上普娃男数学总结
目前没有。有其他孩子接收到某中学夏令营的邀请了。
【 在 syh 的大作中提到: 】
: 同四年级,也是6对5。握手。听说有集训机会,你家有接到电话吗?
--
FROM 1.202.162.*
当初我是觉得可行才买的啊,4本都买了,连配套的练习册也都买了,但是,现在四下之后才发现,课余时间剩余的太少啦,孩子基本没空提前看市北的书啊。头疼啊。。。
【 在 vickych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家也是四下,把高斯课本五年级刷完了,导引五年级做起来有点困难,就挑软柿子捏,做些最简单的题,也快刷完了。我家不搞竞赛,就随便拓展点思维,能做到哪一步算哪一步吧。
: 也买了市北六七年级的教材和练习册,准备五导刷完就开始自学市北六年级。
: 魔都挺推崇市北这套书的啊,我也是看千帆上推荐买的,据说六七年级还算简单,准备让娃自己看书自学。您觉得不学其他的,直接只看这套教材自学可行不?
: ...................
--
FROM 1.202.162.*
个人是不推荐反复刷题的。重要的是通过见识题型,提炼出通用的模型,并从练习中增长分析问题、拆解问题的经验。
回想到最近在看对AI、大模型的一篇解读文章:
在基于预训练的大模型范式出现之前,效果最好的AI也就是基于“标注”的大数据或者小数据AI了,而标注的过程,其实就可以类比于“刷题”。刷题越多,效果也就越好。但是数学刷题的结果,复用不到英语上,得分开刷题。
而基于预训练的大模型范式出现之后,刷题或者标注的活,已经有人提前替你做完了,通识课的刷题完成之后,剩下的就是专业课的微调了。
敲完这些字,才感觉好像有些跑题了。
【 在 scdma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个小学需要这么疯狂刷题吗?有点疑惑,这些内容会了不就行了,反复刷的目的是什么
--
FROM 1.202.162.*
记下了。谢谢您的建议。
我们朝阳教学洼地,曾经考虑过周末把孩子送到黄庄等等宇宙教培中心接受锻造,还是要看孩子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时间分配来。
【 在 pennyzoe 的大作中提到: 】
: 作为曾经自鸡了较长一段时间的过来人,推荐还是在外面报班,不是单纯的老师教授的好坏,小集体中那种你追我赶的氛围对于激发兴趣还挺重要的。
--
FROM 1.202.162.*
附议一下,数学拿奖夺牌从来不是目标,数学只是孩子各种养成的兴趣其中之一。
对于兴趣(就是孩子觉得有意思,而不是家长觉得有价值),我的一个观点是,只要孩子自己不反对,我就陪跑。所谓陪跑,就是在孩子兴趣养成的早期阶段,家长躬身入局,以身作则,比如要求孩子做的题,家长自己要不看答案先做一遍的。
另一个观点是,选择了兴趣之后,过程之中不轻易放弃,在兴趣的养成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困难和挫折,最常见的就是参加各种比赛或者选拔的结果不如预期啦,但是要让孩子早点意识到,只要跟过去的自己比有进步,就ok了,一两次考试或者比赛的结果,说明不了啥。
我非常清楚的知道,我只能陪跑一小段,后面要交给专业的教练或者辅导老师或者机构的,什么时候转交,其决定权,仍然是在孩子的手里。
【 在 pennyzoe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们应该比我们强,按理说我没太多资格做经验分享,但是作为过来人,有些个人体会可以分享一下。
: 一个是对孩子的目标,我们是很早就认识到了孩子离长大后拿国一、集训队在天赋上是有很大差距的,所以要就此调整家长心态和思路,花了很大的心理建设。
: 另一个是家长盲目自信,觉得靠自己自鸡孩子配合,应该效果会很好,但实际执行下来娃的学习积极性不够,甚至感觉学习兴趣受到了不小的打击,当然这个可能是自家娃的问题,每个娃都不一样,我身边也有自鸡特别有激情的孩子。
: ...................
--
FROM 1.202.162.*
2025年1月2日
普娃五上流水账。
- 高思课本五下已学完,高思导引四年级(选择性的)已做完;
- AMC8 boost全书已做完,2019-2024年AMC8真题又做了一遍;
- 市北数学教材7年级已经开始讲解;
- 黑皮书已购,家长已读了几个章节,尚未正式启动。
反思:
1、11月底接到电话通知参加了蟹岛的一次兴趣活动(考试),随后又接到通知参加第二次探索活动(考试),家长也同日参加了其组织的宣讲会。据孩子自己反馈,第二次考试的数学题都是高斯导引5星级及以上难度的题。在给定的时间里,如果能独立解出这些题来的,那确实都是天才娃。作为普娃,能接到第二次电话通知,参加一次这样的探索活动就已经很知足了。
2、12月二刷AMC8过去5年真题的结果正确率,比去年一刷有显著提升,分析原因是过去一年恶补了几何和组合相关的基础知识之后,孩子提升了几何与组合相关的解题能力(另,孩子自己在数论相关单元学习过程中显现了浓厚兴趣)。但是目前的解题速度还不够快,涉及立体几何需要想象的题还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家长在这块也没能提供有效的帮助。后面还是需要专业机构或者老师来接手。
3、五上的校内作业负担还在增长,占用了不少课外学习时间,已经无法保证每天有固定时间来学习上述数学课外知识了。5年级除了语文作业变得更多之外,数学居然也要工整详细的写下解题步骤,还有难以理解的说理题,几乎就是在考语文作文能力。无奈的是,孩子很坚持按照学校老师的要求去完成作业。
寒假+五下数学学习计划:
- 学完高斯课本六年级,做完高思导引五年级(选择性的);
- 将AMC8 boost书中的错题再做一遍;
- 争取家长带着讲解完市北数学教材的7年级;
- 黑皮书的学习,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再启动。
--
修改:doudouba FROM 106.120.6.*
FROM 106.120.6.*
转一下孩子妈妈关于孩子语文和英语学习情况的回复。
语文:之前有很好的校内老师带,基础打得还不错,现在就跟着校内进度了,并没有额外花时间。
英语:一直有在自学RE,现在学到RE2,然后有空就读RAZ,现在学到u/v级别。
【 在 sundance27 的大作中提到: 】
: 特别想了解一下你们英语和语文的规划。数学确实很考验天赋,高思5星以上难度,还能限时做对,真的是天才级了。
: 其实有很多问题也是时间分配的难题,因为小学阶段还有英语和语文需要大量时间积累,校内数学也要确保不掉链子。因此奥数要花到什么样的时间和精力,给一个不是天才的孩子推进到什么程度,很难取舍。
: 当然我家娃离您家的普娃水平都还差得远,因此当校内数学,语文以及英语规划出现问题时,就有可能放缓奥数的进度。
--
FROM 106.39.148.*
如果我的帖子标题起的不好,引起了您的误会,那我向您说声抱歉了。
可能是源于我对“普娃”或者说普通人的定义吧。在我看来,普娃的区间相当大,换句话说,“牛娃”的定义区间则相对非常窄:大致符合3sigma的定义,也就是人群中不到0.1%的样子吧。
【 在 snailfly88 的大作中提到: 】
: 朝四普娃怎么会提前学六年级下册的数学?
: 现在家长说话不能正常点?
: 最少算是智商普但耐鸡娃。而且家长也鸡的挺重度。
--
FROM 106.39.148.*
谢谢您的建议。
英语方面,转孩子妈妈的话:没有考过ket pet,也不打算考了。
大语文好像是几年前比较流行的一个词,囊括了语文、历史、地理、人文等等,从我的观察来看,孩子对于历史方面的书还是有很浓厚的兴趣的(《三国》之类),平时在车上也一直听书(《封神榜》《西游记》等等),我以前还有固定时间给他读《万物》杂志,很可惜的是,升高年级之后反而没时间读了。哦对了,孩子自己说,学校里最喜欢的课,是书法课,不知道这算不算大语文的范畴。
【 在 davisliuyi 的大作中提到: 】
:
: 五升六的时候,去考ZP吧,英语争取达到PET水平,语文再补补大语文。
--
FROM 106.39.148.*
坐标北京,抱歉无法回答您的问题。
关于小初衔接选择了《市北初级中学资优生培养教材》的原因,主要是在孩子小学低年级的时候(2020年左右),家长出于对教材顾问熊斌老师的信任、对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信任、以及在本版综合各位版友的推荐后做出的(也看到了网上一些对于改版后的人教版初中教材中课程设计的批评意见)。
实际上,在孩子学完人教版小学6年级教材之后,刚切换到市北6年级教材时,也一度非常不适应,比如发现里面有一些例题和练习题已经相当于高思课本里的三星级难度了。好在孩子不反感,于是就坚持下来了。
如果衔接的过程不太理想,可以考虑换一换其他出版社的教材,比如北师大等。
附:在孩子试用过的书里,刘嘉老师编写的《明心数学资优教程》我感觉才是真的“牛娃”检验之书,别人我不知道,我们是放弃了这套书的。
【 在 sanyuesan1 的大作中提到: 】
: 市北六年级的教材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我家刷完六年级课本里的代数部分之后,想刷刷市北,基本上不太刷的动,跟课本风格很不一样,校内课本一直是哄小孩的风格,市北就枯燥多了,难度也大。
: 顺便问一下,上海人为啥不认可市北?
--
修改:doudouba FROM 123.123.40.*
FROM 1.20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