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小区里有的家长感觉很奇葩
我们小区,楼上有一家人,孩子9岁多,从小就没有让孩子在小区里和别的孩子玩过,要么是爸爸妈妈带着周末和同事朋友的孩子去外面玩,要么是外公带着去各种培训班。
还有的家长,小时候出来在小区里玩,但小学高年级以后,各种培训班给娃报满了,小区里再也看不到孩子的身影了,一学期一次都没有。
感觉断绝了孩子放学后和周末的玩乐时间。
只感觉奇葩到极点,而且这种家长还不少。
--
FROM 222.211.124.*
那每周末你们父母都能带孩子约上某个同龄小朋友出去玩一天或者半天吗?
寒暑假也每天能帮孩子约个小孩玩?
没有小区邻居孩子的社交
我难以想象父母怎么提供足够玩伴给孩子
【 在 naohai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就是这样的家长。
: 因为客观大环境,不要说小区住户了,我和同层邻居都是陌生人。
: 所以对于我们来说,社区和社会没有区别,孩子不会和马路上随便一个路人孩子玩,也就不会和小区内随便一个孩子玩,道理是类似的。
: ...................
--
FROM 171.218.164.*
下课十分钟,还不能出教室
【 在 sohumm 的大作中提到: 】
: 上学本身就是社交
--
FROM 171.218.164.*
我们小区大,平时小区都有一群熟悉的小孩耍
随着年级增长,人数慢慢少了。
【 在 mhawk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们是如何操作的?
:
--
FROM 171.218.164.*
那是你们没有用电话手表,我们小区小学生基本上都有电话手表
小孩一般都是下午出来玩,用电话手表联系的。就算不用电话手表,也总会偶尔碰到的。还有就是楼下
大部分是男孩,女孩我不清楚是不是都喜欢叫小朋友到家里玩。
真的有我说的楼上那种家长,从小到大没有让自己家孩子和小区孩子一起玩过一次,
孩子和小区隔绝了。
或者是以前出来玩的小孩,小学高年级就完全不出来了,是要把小学生培养成科学家吗?
我觉得我们80后小时候不是这样成长的,为什么80后做了家长,就这么反人性了?
【 在 alibabalxj 的大作中提到: 】
: 可能是你的错觉,我们每天都在小区里骑着电动车溜达找认识的小朋友玩,但是总也遇不到认识的小朋友。 因为我们没有遇到其他小朋友,所以在别人眼里我们就是从来不出来玩吧。 我考虑过这个问题,一个小区十几个认识的孩子,但是假期一天按白天8个小时算,遇到的概率并不大。
: 只有每天长时间在小区玩的小孩子,是总遇到的,感觉除了这种孩子,其他孩子都不出来玩。 其实大家出来的时间不一致而已。
--
修改:zhutaizi FROM 222.211.124.*
FROM 222.211.124.*
1000户,大概6栋楼
【 在 datongthu 的大作中提到: 】
: 多大小区,
: 望京西园三区大概4千户,旁边望京东园1区也有大概2千户,小学在小区里面,我孩子从
: 6岁开始,到现在快8岁,女孩二年级,我每天要求她独自出去2小时以上,刚刚上午刚回
: ...................
--
FROM 222.211.124.*
那你小孩平时跟谁玩?
周末,寒暑假?
总不能大人成天帮孩子约小区外面的小朋友玩?
不和小区的小孩玩,那你的小孩和小朋友玩耍的时间应该是很少的。
正常的童年应该是经常和别的小孩一起玩
即使现在没有看出什么问题,难道不担心长大后心理出问题?
快乐的童年可以治愈人生。
最自然的长大方式,想想我们小时候
【 在 hellobaby813 的大作中提到: 】
: 很正常啊,可能人家只是住在这个小区里,上学不在这个片区,自然有人家另外的圈子。
: 我80后,我小时候就不在我家附近上学,我从幼儿园开始上学就在隔壁更好的区,我妈三年级开始不让我跟小区孩子玩了。
: 我家孩子也不在居住小区上学,我们3岁之前还在楼下晃悠过,3岁之后就没有了。我们片区比较一般,小区里孩子校服各式各样……
--
修改:zhutaizi FROM 222.211.124.*
FROM 222.211.124.*
社牛是很大的性格优势
家长可以少担心未来的性格问题
不过上培训班不能等同于玩耍
培训班就是学习啊
有老师,有教学安排,又不是让孩子自己耍
我自己的孩子也上培训班,他明确表示培训班不能报多了,
要留出他自己和小朋友耍的时间
【 在 hellobaby813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家社牛,每周末有一整天出去大户外, 他走到哪都能跟别的小朋友搭上话,在奥森溜达都能跟前后左右的小朋友搭上话一块儿走,更别提那种挖沙子、有滑梯秋千的公园了,一会儿就成兄弟了。另外一天两个课外班,都是固定搭子,都不同年级不同学校的小孩。平时学校有两个社团,有同校不同年级不同班的同学。
--
FROM 222.21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