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孩子的奶奶(退休小学老师),以前天天说幼升小没必要准备什么
核心问题是看你怎么定义“幼小衔接”
有的父母定义,帮助孩子顺利过渡幼儿园到小学的衔阶段,目标是自己;
有的父母定义,帮助孩子在这个过渡阶段超过其他孩子,成为学霸,目标是别人。
不同心态,会造成不是预期和方法。
--
修改:naohai FROM 1.119.157.*
FROM 1.119.157.*
补充下,鸡娃和幼小衔接一模一样。
有鸡娃是为了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所以具体孩子成绩优秀、普通还是很差不重要,父母都会持续给予帮助;
有的鸡娃是为了让孩子成为学霸,所以只有优等生父母才会鸡娃,同样一旦孩子不是优等生,父母也就没心气了,放任撤资了。
--
FROM 1.119.157.*
奶奶为什么会突然焦虑,不是因为孩子的学业,不是因为奶奶学习到什么新的教育理念了,而是群的氛围激起了奶奶的“野望”,有企图心了,心气变了。
--
FROM 1.119.157.*
哎,主要还是家长心态的变化。
我说句大实话,为什么投入幼升小的比小升初的多,小升初又比初生高、高升大的多呢,为什么????
还不是学龄前阶段孩子看不出差距,家长心里的小九九都是奔着学霸走的。
慢慢随着年级提高,学霸预备范围越来越缩圈,被淘汰的普通家长也就越来越不在乎这些过渡阶段了。
但是实际上,哪个过渡衔接段对孩子下段旅程不重要呢,不需要父母的帮助和引导呢。
【 在 Hxy001 的大作中提到: 】
:
: 需要理解【上海】小升初
:
--
FROM 1.119.157.*
小学老师也有局限的
毕竟幼升小主要涵盖是学龄前和小学低年级阶段,那对于低领儿童心理、生理发育的专业知识,以前的普通小学老师未必系统学习过,甚至可能不如看过相关书籍的新手年轻父母。
这个奶奶就挺明显的,从保守直接跳到激进了,底层的知识没有储备,那就会群里一些最浅的具体学科方法和目标打晕了,在“知识”的海洋里快速学习各种套路,反而忽视观察自己的孩子到底是什么状态的和适合什么了。
再也没有因材施教的概念,而是粗暴谁动手早谁就能赢。。。
【 在 Hxy001 的大作中提到: 】
:
: 如果是小学数学老师,可能只是巩固本学科,一些奥数的知识
--
FROM 1.119.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