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请帮着分析一下:小升初101直升和清华附非直升实验班,哪个更好
【 在 Juicy812011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于目标远大的群体,最好的模式就是有承诺的依据平时成绩按比例直升的方式,不要过分的卷中考那几分,虽然中考有磨炼、但卷多了不值当,也不能拿着那种直升随意学,那确实缺少适当的压力。
:
嗯,我非常赞同这个看法。
--
FROM 101.6.43.*
【 在 Elale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的确是有一定效果,比如我邻居家娃当年为了体育满分拼命练引体向上,短短几个月就从0个到20个;而我家娃现在还是在4-5个徘徊。
: 但是,邻居家娃一年半多不练了之后,引体向上现在也就只有几个了。
: 所以,这个效果能持续多久很难说,包括中考前的刷题练习,个人觉得其中绝大多数对高考没啥大的作用……
: ...................
以体育为例,练了,身体素质好了,虽然后来还是回退了,但是练总比不练强。
中考前的练习,让学生的耐心提升,对高考非常有帮助。
--
FROM 58.119.3.*
【 在 orlando001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不然。
: 既然你经历过中考,抗的不错,那么只是高中经历一次(中学直升),跟你在初中经历一次、高中经历一次,有啥区别?高考的压力还小不少,反正结果都是抗过来了,那么为啥还要经历第一次?经历这一次有好的,也有很多不好的事情。
: 如果抗的不好,更不划算了……
: ...................
嗯,你的心态是很多初中家长的心态,理解,我也见过很多很多。
我不试图说服你,我说的你信就听;不信就不听。
中考高考,你近距离接触过的人和家长样本太少,特别是优秀的学生和学生家长,你见过的太少,所以会让你有这样的判断。
就像生孩子,其实没有特殊身体原因,顺产最好。
当然,我说的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北京学生,外地的,我没有发言权。
--
FROM 101.6.43.*
【 在 Elale 的大作中提到: 】
: 呃,中考卷体育,就是应试,和身体素质提高以及体育习惯是两回事;就和不停地刷中考数学和提高数学素质是两回事一样。
: 中考,主要就是卷初中科目应试,除了能多一次煎熬体验,我(个人)不认为在任何科目上对高考有(明显的)帮助。
: 所以如果让我选,肯定首选直升票。
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判断的准则,我个人尊重任何人的选择。
选择,没有对错之分,只有是否适合自己。
中考,对于优秀学生,最重要的财富就是那种煎熬的体验,这样到高考的时候,就有过经历,不那么紧张了。
其实中考的效果还有其它很多方面,现在的家长多以自己当年的经历来看现在的中考,其实变化已经很大很大了。
另外,家长,自己手头的样本太少了,对于高几个年纪的家长就非常尊重,对于清北上岸的家长可能就有点膜拜了。可是,那些家长真的就懂?就像一个人,生病,去医院,医生给治好了,不代表这个病人就可以当医生给人看病了,因为同样的症状,医生知道可能有3种原因引起的,而对于特定的人,可能只有一种原因。
专业的事情要听专业的人的话,在升学这件事上“我觉得”这个就跟生病了“我觉得”类似。
--
FROM 101.6.43.*
【 在 kkk145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我最喜欢看最后一段那里说“我觉得”。
: 当然了,学习上的“我觉得”还算是可以容错的。
: 但是看病嘛,“病觉得”,那就不能容错。
: ...................
首先,看病也是可以容错的,很多病的病程很长很长,我有个学生,在三院折腾到骨髓移植都没搞定,最后去协和找到原因,治好了。
学习,出问题的表现是 成绩下滑;身体出问题的症状是某个检验指标恶化
很类似的。
专业的事情,听专业的人的,前往别“我觉得”
--
FROM 101.6.43.*
【 在 kkk145 的大作中提到: 】
:
: 看病容错,还是算了吧。尤其急诊手术。看到某些医院急诊写错的病历,常识都没有就直接漏掉的问题。后面接诊的医院就头疼。不过不适合这里谈,歪楼了。
:
: ...................
对对对,不好意思,我歪楼了。
--
FROM 101.6.43.*
【 在 guichuid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再想咨询一下,101的直升好像是初三就开始学高中知识,有点类似十一的24,那清华附的直升(有小升初承诺的,有初二签约的),这些孩子到初三还是正常学习初中知识和备考中考呢,还是也开始学高中知识了呢?
101的教学我没有发言权,你问问在101的家长吧。
清华附至少要正常学到一模。
--
FROM 101.6.43.*
【 在 kkk145 的大作中提到: 】
:
: 其实我“觉得”,不利于个人进步的,是家长带入情绪太多。比如,和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A家,B家“觉得”挺好的。
: 之后A家实际结果不是B预期的。B又纠结和自己想的又有出入。
: ...................
所以,专业的事情听专业的人的 :)
--
FROM 101.6.43.*
【 在 eqsxin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去年想法和你百分百一致
: 但是现在百分百不一致了
: 其实没有前面的交流也能知道是哪家的家长,学校的思维太鲜明了
我从不隐瞒啊,我清华附的家长。
家长认可自己的学校没毛病。
我没有要求你同意我的看法,网络,本来就是个交流的地方。
我虽然未必比你有经验,但是我比你见过的样本多,总结总结,能有些统计上的规律,仅此而已。
说在与我,听在于你,信不信由你。
--
修改:pd FROM 101.6.43.*
FROM 101.6.43.*
【 在 D600 的大作中提到: 】
: 因为你是清华教职工,所以你看附中是完美的。。。
嗯,我看、深度接触和熟悉的中学挺多的。。。不管是海淀,西城,丰台,朝阳。。。
虽然是网络,但是我敢说,自然是负责任的。
--
FROM 10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