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当年小升初不要说zb了,条子生更多,90年代更泛滥。
他们都是“过水蟹”,在学校里没有任何竞争力,不会被多数学霸们的氛围给影响,人家孩子该怎么找孩子恩还怎么样的。
这个怎么说呢,很多父母太感性了。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个在小学高年级就非常明显了。
差生不会被班里的学霸和普通考生们影响的,一点都不会,都是自己玩自己的,不指望谁带动谁,谁拖累谁。
反之,在重点初中也遇到这个问题,一旦“过水蟹”比重太大了,教学水平就会迅速降低为普通学校,生源质量不支持这个。
这个规则改变,吃亏或者占便宜的都是学校,是人家蛋糕重新分配了,孩子个体其实还好。
【 在 hnairlines 的大作中提到: 】
: 去了好学校能有学校资源和学习氛围的加持 父母少操点心
: 去了中等的学校父母多操点心规划管理也能达到一样的效果
: 去了很差的就真的考验父母和孩子了
--
FROM 1.119.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