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不知道支持取消dz的都是什么家庭?
第一不要拿得不得诺奖来作为成功的标准。获得诺奖的优秀,但也不代表不获得诺奖就不优秀。
第二,我没说没有早培生接受平均教育就是普娃呀。同等教育教育下不出意外肯定还是早培娃优秀。
但这个优秀也是有限的优秀,不一定挖掘出早培娃的深层次潜力啊。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普通马和千里马,吃同样的饲料千里马还是千里马。但如果给千里马加餐,也许就超过千里了。
【 在 univid 的大作中提到: 】
:
: 看来你是中国的爱因斯坦啊,之所以没得诺奖是没有早陪你
: 早陪级别的牛蛙接受平均水平教育就成了普通学生了,那这早陪不如改名叫委培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PEUM00」
--
FROM 114.241.28.*
这不这两天有美国ip领头发取消早培的帖子吗?我必须说明我的观点,我不同意取消早培。
当然其实我说的话没用,但我也要阐述我的观点。
同时,我也不支持取消dz
【 在 byronichero 的大作中提到: 】
:
: 那取消dz,你着急什么,明明早培还在,有本事就去早培。我可挺支持早培的,难道早培没有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学习和发展吗?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PEUM00」
--
FROM 114.241.28.*
我虽然不是早培家长,但我觉得确实有超常儿童存在,他们也是需要关爱的群体。处理不当不但埋没人才,他们也会抑郁。。。
他们应该获得相应的特殊教育的机会和上升通道。
这本身对国家也是好事。
当然我也不是说早培就十全十美,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有人如鱼得水,有人可能就不适应?这些都需要学校和家长还有学生自身不断的调整。
另外从制度上看看是否有更好的管理和缓解渠道。
【 在 manutd502 的大作中提到: 】
:
: 你们家没考上早培,咋对早培有这么深的滤镜?前面早培家长也热心给大家普及了真实情况,按理说应该祛魅回归平常心了,你这咋越吹越离谱了?人家早培家长都没你这么着急啊。再说了,缩短学制对高考成绩的影响他们两家应该都是有实证数据的,也不是随便调整的。
:
: --来自微微水木3.5.14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PEUM00」
--
FROM 114.241.28.*
我臆想啥了?麻烦提醒一下
【 在 manutd502 的大作中提到: 】
:
: 你别回避问题啊,在事实面前,就说你臆想的那些情况到底存不存在吧,不存在的话你的立论就根本不成立。也别扯上人家实验,人家要是有早培这个政策,肯定比现在要强不少。
:
: --来自微微水木3.5.14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PEUM00」
--
FROM 114.241.28.*
我娃是不是普娃和我如何看待早培和dz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一定是有利于自己的就支持,不利自己的就反对?
我认为不应该取消是从客观事实出发,具体分析。和我家有啥关系呢?
【 在 Evazhang727 的大作中提到: 】
:
: 哪敢取笑啊。你这是乌鸦站在猪背上看得见别人黑,看不见自己黑,我就说一句,你承不承认你娃是普娃呀,都说人家天才,谁愿意跟你普娃在一起,你想想,骂自己也不是这么个骂法吧,这就是被水果姐卖了,还帮人数钱的主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PEUM00」
--
FROM 114.241.28.*
点招的问题不难,不过有几个问题需要回答:
1. 分层教学对排名靠后的学生是坏事吗?
2. 高端教学资源——竞赛教练、理科实验室,是否可以匹配到有需求的学生?类似的还有,体育特长生需要的运动场和训练环境,艺术生需要的教师和培训呢?
3. 取缔机构,是否可以提供相应的培优和补差的服务?
至少摇号解决不了以上问题,只会让学区房和蒸包匹配到冗余的教育资源,拉低整体效率。
那么,不通过机构的dz,比如类似BCSP机制的每年集中测试,提供在线或线下的培优资源可以吗?
--
FROM 146.56.143.*
诺奖确实配不上你薛定谔般的逻辑啊
这么多已经早配的娃,挖掘出啥深层次潜力了给咱们看看
要是这么厉害,赶紧全国推广啊
【 在 smn 的大作中提到: 】
: 第一不要拿得不得诺奖来作为成功的标准。获得诺奖的优秀,但也不代表不获得诺奖就不优秀。
: 第二,我没说没有早培生接受平均教育就是普娃呀。同等教育教育下不出意外肯定还是早培娃优秀。
: 但这个优秀也是有限的优秀,不一定挖掘出早培娃的深层次潜力啊。
: ...................
--
FROM 120.244.162.*
人大附早培项目是从2009年开始的,到目前约15年。通常早六为11岁。也就是目前毕业的最大年龄是26岁。
目前号称数学领域诺贝尔奖的菲尔兹奖最年轻得主为30岁。
最年轻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25岁。
最年轻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35岁。
最年轻的诺贝尔生物学奖得主32岁。
咱主要看理工科哈,文科不能突显早培的意义。
另外西方的评奖本身中国人就不具有优势,所以如果你以是否得诺奖为标准来评价早培的成就,是不是苛刻些呢?
【 在 univid 的大作中提到: 】
:
: 诺奖确实配不上你薛定谔般的逻辑啊
: 这么多已经早配的娃,挖掘出啥深层次潜力了给咱们看看
: 要是这么厉害,赶紧全国推广啊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PEUM00」
--
FROM 114.241.28.*
我可没说靠啥啥奖来评定啊,不要精神分裂。
早陪,以及更早的少年班,全算上,不需要有啥特别成果
只要证明其相对对照组(所有没参加类似项目的各种牛人)有明显优势就行
否则还是洗洗睡了吧。
【 在 smn 的大作中提到: 】
: 人大附早培项目是从2009年开始的,到目前约15年。通常早六为11岁。也就是目前毕业的最大年龄是26岁。
: 目前号称数学领域诺贝尔奖的菲尔兹奖最年轻得主为30岁。
: 最年轻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25岁。
: ...................
--
FROM 120.244.162.*
超常儿童更需要的不是dz,
而是家长别有神经病。
可惜很多家长有神经病而不自知:
要不相信自己娃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但不是他家最聪明的;
要不对娃的要求就是“别人都这样你咋不这样”、“别tm给我找麻烦”
【 在 smn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虽然不是早培家长,但我觉得确实有超常儿童存在,他们也是需要关爱的群体。处理不当不但埋没人才,他们也会抑郁。。。
: 他们应该获得相应的特殊教育的机会和上升通道。
: 这本身对国家也是好事。
: ...................
--来自微微水木3.5.14
--
FROM 101.249.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