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找了本搞神测的人写的老书,智力普通娃硬鸡的后果有点惨
【 在 dreamr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这个研究成本是科学严谨的,是不是说明人的智商会受到后天学习的影响?
:
当然。
新生儿大脑有390克,3岁时1000克,6岁1200多,12岁达到成人水平,也就是1400克。
大脑的发育,从脑神经科学的角度来看,最重要的就是神经元及其相互之间的连接,多少和连接强度代表了人的智力水平。这个连接的多少和强度在大脑发育关键期是变化的,但成年后也会变化,只不过变化少。
在大脑的发育早期,特别是婴幼儿时期,0~6岁,大脑接受越多的正向刺激,连接越多,强度越高,大脑皮层的相关功能区发育越好,最终表现为,智商越高。
只要新生儿遗传上没有问题,也就是正常,那么有一个恰当的成长发育环境,完全可以在智商上超出预期。
所以,智商虽然受遗传影响,但后天发育也缺一不可,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
--
FROM 111.199.186.*
【 在 Gaozilla 的大作中提到: 】
: 智商这个词内涵其实比较大,有部分会,有部分不会,他们主要研究不会受后天学习影响的这部分,即神经强度方面,神经元特征是先天的,无法更改,优秀的神经元特征相当于一个人天生学习速度快,精力旺盛,耐力好,情绪稳定,后天环境可以让他成功或者失败,但是他的能力底色是天生的,极端来讲,你把一个神经元特征优秀的人扔到一个非常差环境里,他可能会变得无知愚昧,但是他的神经反应速度和学习能力还是在的
“神经元特征”是需要经过生长发育的,在0~6岁变化最大。婴幼儿不同的生长发育环境,不同的刺激类型和强度,对他们的大脑发育,也就是神经元特征,起到了塑造或者塑型的作用,智力也就被定型了。
“神经元特征”有天生的一面,但后天的发育环境不可缺少,对此有决定性的作用。
搜一搜“蒲慕明:意义非凡的脑科学”,他明确地提出:值得注意的是,大脑神经网路的形成和修剪过程都是在出生后几年的关键期完成的,婴幼儿期的教育对一个人的智力发育比入学后还重要。
--
FROM 111.199.186.*
如此看来,婴幼儿早期教育的意义其实非常重要。当然早教也不新鲜,之前城市里常见各种早教中心,什么蒙特利梭,最近几年少见了,可能和房价高涨、实体经济萎缩有关。
可能之前的早教主要是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最近几年的脑神经科学,伴随着人工智能的大发展,进一步证明了婴幼儿后天学习对智力发育的重要性。
--
FROM 111.199.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