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两岁左右的孩子学古诗有用吗?
【 在 Yanght56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的脑子有点乱了:儿时提前大量地死记硬背古诗词,似乎几乎是真正学好理工科的充要条件,至少是必要条件。因此,要想让孩子将来真正学好理工科,就要在孩子两三岁时让其多背古诗词和古文。中国过去之所以科技发展乏力,饱读诗书的人太少似乎是其原因之一。
世界上有成就的科学家科技人才多了去了,有几个从小死记硬背诗词的。说到底这玩意就是古代科举的遗风,会几句诗就以为有啥学问自我感动有情怀了,其实啥都不是。
--
FROM 223.104.40.*
【 在 HMSSuprise 的大作中提到: 】
: 因为聪明的孩子背古诗不费劲,随口念念就能背会,不是因为背了古诗才聪明。比如我两岁半就会背唐诗三百首,我女儿四岁了还背不出三首完整的古诗。我妈说我不会教育孩子,我说我从小哄睡都是给孩子背古诗,奈何孩子就是个普通孩子,这种东西背着玩玩可以,没必要当成一件任务来执行。天才都是天生的,一家也不能中两次基因彩票。
两岁小孩都有这能力,看你的孩子的服从度而已,这更多是和孩子性格相关。看语言学的研究就知道,一两岁的孩子有所谓快照能力,就是听到啥先在大脑里记下来,后面根据词语出现和链接频率慢慢将这些快照梳理形成语言能力,不用的语言会被大脑自然抛弃。人出生后大脑最先优化的就是语言学习能力,后面这些能力会随着大脑功能优化消失。诗词这种除非你日常说话就是如此,不然对于两岁孩子没啥意义。
--
FROM 114.250.250.*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的本来就不存在
: 我已经说了,理工科学的好的,背背诗也不难
: 著名电影奥本海默,里面还有一段吟诗的片段
: ..................
其实吧你因为自己有个古文爱好,就会特别注意啥名人吟个诗之类,所谓孕妇效应(confirmation bias).诺奖得主多了去了,并不是个个都喜欢诗词的。两件同时发生的事并不一定有啥必然逻辑关系,这是常识。爱因斯坦还喜欢拉小提琴呢,很多科学家也有个音乐爱好,但你要说不喜欢音乐就搞不好科学研究那就比较没说服力。你之前提到俞敏洪,他当年北大化学楼教托福时说的段子不少,但从来不沾诗词的,但他比较喜欢拿到嘴边夸耀的是他大学因病休学一年,踏踏实实的读了一年的英语名著。他搞英文培训的这个才是他的看家本领。
--
FROM 223.104.40.*
我说了啊,你比较注意这个,因为你有这个爱好。别人未必。俞敏洪说这事时没准还蔑视那些嘲笑的同学呢,背几句诗算啥本事^_^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上面已经说了俞敏洪不读书已经被同学 嘲笑了啥叫我注意,你说诺兰为啥演奥本海默吟诗呢?说明观众喜欢,毕竟电影是 ...
--
FROM 223.104.40.*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叫啥话啊
: 看奥本海默电影的多了
: 但凡认真看的,都会发现他吟诗的
: ...................
我说的很清楚的,你自己的关注而已。至于俞敏洪,从小不读诗也没妨碍它干什么。
--
FROM 223.104.40.*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啥叫我关注点
: 看这个电影的人多了
: 我说的很清楚,没人关注那不会演
: ...................
你的逻辑比较混乱。那描写爱因斯坦的电影会出现他拉小提琴的镜头,会有人认为这爱好和相对论有必然联系?爱好就是个爱好。不要扯上没必要的关系。至于能背的事,那就是有背的能力就行,那完全没必要从小搞这玩意啊。想清楚吧^_^
--
FROM 223.104.40.*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哪里混乱?
: 如果一个国际大导演拍个爱因斯坦传记片,里面演爱因斯坦 拉琴,你觉得没人关注?
: 或者你会觉得拉琴耽误学理工?
: ...................
你偷换了概念。我可没说耽误。我说的是有没有拉琴的爱好和学理工没啥关系。你那个诗词也一样。作为爱好无可厚非,不喜欢也无所谓。
--
FROM 223.104.40.*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什么叫我偷换概念
: 是那个楼主认为背古诗词耽误学理工
: 你要是没看清讨论啥酒别掺和
我看的是后面讨论有没有必要花那么多时间。我的结论是没有必要,除非为了考试。
--
FROM 223.104.40.*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看他主贴
: 我记得是担心学古诗词耽误学理工
: 其实并不耽误
我的观点也很清楚,觉得占用时间影响其他就不用花太多时间,作为爱好自我感动没啥问题不必引申到其他。当然要是没有考试的约束学多少随意啥都不影响。
--
FROM 223.104.40.*
【 在 Yanght56 的大作中提到: 】
: 假设与确定的区别。到底是假设还是确定老杨家小时就是这么学成的?老杨小时后不仅有好的国学老师辅导,更有一流的的数学老师辅导,但既然老杨这么学不会误事,咱们普通人家的小娃这么学也就肯定不会误事。可以确定,老杨小时候这么学对他后来的获奖有帮助,至少不会耽误他获奖。因此,我们普通人家也应该这么学。一般说来,这么学才比较有希望真正学好理工科。老杨当年的情况与我们海淀现在情况的差异可以忽略不计,不会耽误事的。原命题:有人这么学已经获得成功了;逆命题:大家想获得成功就必须这么学;否命题:不这么学就不能获得成功;逆否命题:任何不能获得成功的人绝不是前面说到的那个人;
:
这玩意就是个爱好,和理工无关,基本类似于音乐美术之类,有考试需要就学,没需要也没兴趣就完全无所谓。
--
FROM 223.10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