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数学好但物理不行一般什么原因
因为他不会把物理抽象成数学问题。这个从现实到抽象的过程,需要训练的
【 在 kettle 的大作中提到: 】
: 数学基本可以进年级前5%,但物理始终在中游晃荡,如何提高?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
FROM 114.250.182.*
物理不是形象思维。
认知,对物理现象的认知。
人类为了认知物理现象,会用语言进行描述,也就是表示,或者表达。
在知识工程和人工智能中,经常用表示,现在有时候也用表达。
人工智能的术语叫知识表示。
所以,要学好物理,第一步是对物理现象的认知。
但是,很多物理现象,特别是网上的那些科普的物理现象,其实是非常复杂的,比如,放电现象,往往比较复杂,但是,有些lier为了吸引学生学物理,就搞这种花里胡哨的实验,但是,原理又只能简单地讲讲,里面深层次地东西,根本就不是一句两句话就能够讲清楚的。再比如,温度,有文字记载以来,人类花了一、两千多年才有温度这个概念。
本科做的实验,很多都是简化过后的实验,更不用说中学了。
所以,把教材上花了大量篇幅讲的物理现象搞清楚,才是正道。
现象的描述和认知,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老师,往往先入为主,并没有花大量的篇幅去讲,也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讲。
物理现象过后,再才是物理模型。
最著名的物理模型,就是斜坡滚球的模型,并不是忽略了次要因素,而是采用各种办法,减少影响因素的数量 。
很多物理模型,都是经过了漫长的时间,才逐渐建立起来的,走了很多弯路。
只不过教材没有讲而已。
但是,这些失败的事例,对于物理学习来说,很重要,这是一个认知、知识形成的过程。
再才是概念模型。
你可以引导孩子,从斜坡滚球实验开始,系统地掌握这个范式。
还有一个很著名的例子,就是人工神经网络的建立过程。
到了人工神经网络,科学家对这一套方法掌握得比较熟练了。
【 在 kettle 的大作中提到: 】
: 数学基本可以进年级前5%,但物理始终在中游晃荡,如何提高?
--
FROM 111.48.134.*
数学公式也一样需要记忆。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化学是记忆的多一些好多不能推导一硫二硝三木炭,只能背诵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36.101.173.*
还是拿物理现象来说。
人类对物理现象的认知,是一个充满错误的漫长过程。
比如,对于电,各个文明都是认为神明。
学生学习物理,一开始要从物理现象的认知开始。
精细地观察物理现象,正确地描述物理现象,科学地刻画物理现象。
正确的描述,例如,电这种物理现象的各个方面,而不是那些雷公电母。
物理现象的各种方面,往往也是出题者的喜爱。
中考、高考的题目,关于物理现象的,网上一搜一大堆。
物理学不好,基本上就是物理现象的认知不到位,没有全面地、深刻地掌握物理现象。
要想掌握物理现象,自己要学会用学术语言去科学地描述物理现象,以及物理现象的各个方面。
【 在 kettle 的大作中提到: 】
: 数学基本可以进年级前5%,但物理始终在中游晃荡,如何提高?
--
FROM 111.48.134.*
缺乏对生活的观察,脑子里面没有物理图像。另外,当前数学难度如何?有相当一部分初中学霸,到高中就泯然众人了。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kettle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初三
--
FROM 123.116.103.*
看课本书少,对语句理解不到位
--
FROM 223.104.3.*
哈哈哈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MianHou 的大作中提到: 】
: 可以问问医生
--
FROM 112.0.248.*
物理语言不理解。大声读课文
【 在 kettle 的大作中提到: 】
: 数学基本可以进年级前5%,但物理始终在中游晃荡,如何提高? ...
--
FROM 223.104.41.*
抽象词语比较多,需要一定的想象力。现在好了,有一些交互式的工具或者通过动画来演示,多接触一下
【 在 kettle 的大作中提到: 】
: 数学基本可以进年级前5%,但物理始终在中游晃荡,如何提高? ...
--
FROM 223.104.41.*
这样的娃将来化学也不一定好,什么是空气,什么是氧气。氧气瓶里收集完了透明无色一打开没有了。需要一些想象力和动画来演示操作,什么是重力,看不见摸不着。说没有重力人就能飞起来,那为什么鸟能飞很多现象和他的认知都是违背的。
【 在 kettle 的大作中提到: 】
: 数学基本可以进年级前5%,但物理始终在中游晃荡,如何提高? ...
--
FROM 223.1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