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快乐教育的本质是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发展孩子观察力,想象力和
快乐教育这里主要指的是小学阶段是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发展孩子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对未知的探索能力,因为初高中的快乐教育更多是向知识层面,社会层面转移,而且不是每个家长都能引导的,青春期是大部分人的第一大难关,激素不是说能控制就控制的。
第一,小学阶段提前学相当于填鸭,不明白的去看看双胞胎爬行实验,明明6岁一教就会的知识,非得三岁就学会了,14岁以后娃真是那块料倒是可以提高题目的难度,加深思考,按照现在卷的程度,在娃能接受的情况下提前可以的,仅限半学期的量
第二不需要回避难度,什么年纪干什么事,让一个成年人看小猪佩奇和让一个小学阶段的娃看明白朝花夕拾一个道理,按照国家现行的教育规划符合年纪的和心理的难度是满足90%以上的孩子。
第三,不需要回避考核,能力到了,考核就没问题,既不能为了80的能力不足的娃减少区分度,也不能为了小于10%的所谓天才硬拔高,需要系统正太分布的标准考试。
--
FROM 223.104.3.*
现在筛选的不是爱学习的孩子,看看大学的躺平族,抑郁族
【 在 they 的大作中提到: 】
: 快乐教育的受益对象是整个社会,而不是单个的个体。通过快乐教育,增大不同阶段受教育者的基数,从中筛选出可以去到下一个阶段的 ...
--
FROM 223.104.3.*
国家层面,社会层面没有,但家长有发挥空间,看怎么发挥
【 在 lulalulalei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们的教育没有发挥这些的空间,程式化,流水线作业 ...
--
FROM 223.104.3.*
啥叫成功案例,我也不敢说我娃的就是成功案例,只是在我的能力范围内发现娃的特点,根据这个特点相对的因材施教,比如我娃小的时候我也想择校,因为小区对口学校我不想娃去,买学区房又买不起,而且想让娃知道凭本事自己考进去,因为少年宫的幼儿班就是考进去的,那就搜集信息,在娃上小学的前几年关注了几个学校,发现还有可以考试的学校,考上完了问娃想上哪一个,娃选择了一个,恰巧也是我们中意的比较宽松,跟家长教育理念贴合的学校,小学六年,娃的小学生活可以说丰富多彩,前三年乐考后三年疫情,中学是直升校,这些年可以说家庭的教育大于学校教育,家长提供各种资源,当然这种资源是适合娃的,不一定投入更多的财力,但是人力肯定要提供,各种陪玩,各种兴趣班,我相信板上也有很多家长送孩子上各种兴趣班陪玩,但都有kpi的要求,比如考级,比如陪你下围棋都是有要求和期待的,相对比较单一,我举个例子,比如我跟娃一块玩国际象棋的时候,我会除了单纯的下棋,我会给他讲国王和一个农夫要谷子的故事,问问在六十四格棋盘上谷物能有多少国王给不给得起,然后讲讲国际象棋的来历,如果娃想探究,那就下载一个app,里面有老师讲解国际象棋,英文的,对比讲讲中国的楚河汉界,讲讲刘邦和项羽,还可以讲一讲冷兵器时代人们是如何打仗的,从这里面发现娃对哪一些更感兴趣,培养的就是从一件事情里扩展多样事情让他的大脑动起来,培养的就是从一件事情里扩展多样事情,让他的大脑动起来不是单一的,我怎么马走日赢了,有点啰嗦,你凑合着看吧
【 在 qunqun03 的大作中提到: 】
: 您可以多举一些快乐教育路径的成功案例,普通孩子到30岁左右过得还比较幸福的那种。
感觉现在的问题是路径太少、太窄,大家不...
--
FROM 223.104.3.*
大部分人都有被后天磨灭的多,我看到一本书日本作家写的。如果孩子小,你们也可以回家问一问,就是这个零在你没有教授孩子数字零之前,你问他是个什么东西,你会发现每个孩子的回答都不一样,而每个成年人的回答都是零,这也就是说为什么一个专业的或者好的美术老师,不会建议一个太小的孩子去学美术,因为真的会限制他的想象力
【 在 huaerkai 的大作中提到: 】
: 想象力创造力感觉是天生的,不好培养。 ...
--
FROM 223.104.3.*
我还真没有这么功利的看过,可能娃读了大学才会考虑,有的时候看娃,我觉得长大了干什么都错不了我不给娃做托底的话,他随便干点什么也能养活自己,就是板上看不起的送外卖做服务员,我觉得他都能比别人做的好,有的时候看就觉得蠢出天际,干什么都不令人放心的那种
【 在 qunqun03 的大作中提到: 】
: 感觉家长可以把自己看得上的工作岗位都了解一下,看看招人的标准是什么样的,是不是都要求本科是985、211。然后再倒推需要 ...
--
FROM 223.104.3.*
我写出来的本义也不是给别人提供参考价值。你问了我就举这么个例子,而是想说教育孩子范围太广了,可能家长好好培养一个有责任心,人际关系不错的娃,也是一种培养,我教导娃总会说,我们人为什么有两只眼睛,两个耳朵一张嘴就是要告诉你,多看多听少说,你看我更多的是针对小学教育,小学教育能力上的培养比考多少分更重要,因为我娃上中学了,中学阶段,确实要更多的涉及到了学业层面了,如果你想听,我也可以跟你说说,中学的选择不在于重点班,也不在于重点校在于校风
【 在 qunqun03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出了你比较用心,对目前的状态挺满意,但是对其他人没有参考价值。 ...
--
FROM 223.104.3.*
我觉得你错了,你总是希望别人说出来的话能使人信服,那本身就是个伪命题,谁说话。其他人眼里都得辩证的看,适不适合你家娃适不适合你自己去教育。而且啥叫比大多数人过得好?也需要定义马云是不是比大多数人过得好,你觉得你们家孩子能成为马云吗,说白了,教育孩子还是培养在社会上的生存能力过去大家都不识字的时候,怎么培养,男的去打猎,女的去摘果实,现在怎么叫培养能力,首先孩子的识人辨人,其次是认清我是谁,人说有多大能力吃多的饭,那你这种能力怎么去培养,我们这一代我见过太多的人,为了适应这个社会,走向社会去喝酒抽烟,就为了融入社会的环境和大集体,前一阵华夏银行曝光出来的不就是年轻人拒绝吗,只有越来越多的人正向培养,那社会环境才能改变,如果都跟前十年二十年疯狂学小奥数的时候,国家看不过去,自然要打击
【 在 qunqun03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说家长希望孩子以后能比大多数人过得好些是“功利”,我觉得功利没什么不好。如果自己对孩子的期待还很模糊,而过于强调一个 ...
--
FROM 223.104.3.*
你如果追求成功学或者是成功复制路径,那还是算了。我推荐你看李开复的,我的成功可以复制。我提供不了给你,我的态度就是,怎么能在大环境我改变不了的情况下,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假使多想一步有一天我们都game over了,我不担心,我的孩子在社会上没法生存,事实上我担心也替他解决不了问题
【 在 qunqun03 的大作中提到: 】
: 挺想的,您说来听听吧 ...
--
FROM 223.104.3.*
大环境有什么预设不预设的,国家出了新政策,你就得适应新政策,除非你是头,想怎么改就怎么改,只能是什么样的环境,我有我的理念和想法照着走微调整,什么样的环境你也得正向培养孩子呀,能力是卷出来的,我还第一次听说。学习能力,也不是卷就卷出来的,爱因斯坦很久以前就说过。
【 在 qunqun03 的大作中提到: 】
: 上一篇贴不是说要向正向培养孩子,这篇怎么又预设“大环境改变不了”了?大环境改变不了,孩子又要又生存能力,结果是不是还得卷 ...
--
FROM 223.104.3.*